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774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涉及基站电源技术领域,包括基站电源壳体,所述基站电源壳体的外壁设置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活动连接在防撞块的内壁,所述活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撞板,所述基站电源壳体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滑块。本技术通过防撞块、防撞板、活动块、螺纹杆、限位槽、限位滑块、螺母和弹簧的共同配合,在基站电源壳体受到碰撞时通过螺母和螺纹杆将碰撞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分解抵消,从而避免碰撞力过大对基站电源壳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站电源,具体涉及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


技术介绍

1、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基站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覆盖,基站大多通过电网直接供电,另外现有的基站通常设置有备用电源,以便在停电状况下仍保持基站的运行,从而增强无线信号覆盖的稳定性。

2、根据专利公开号cn204966562u所述: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基站用电源,包括电池架和单体磷酸铁锂电池组,所述电池架包括若干上下排列的搁置层,所述单体磷酸铁锂电池组分别放置在每层搁置层上。所述单体磷酸铁锂电池组每组包括电池箱、十字形钢结构件和4块电池包,4块电池包呈田字形分布,中间采用十字形钢结构件加强,电池包使用钢条压紧加固,放置于电池箱中。本技术的基站用电源,利用路灯夜间照明用电余量为基站设备提供电力供应,同时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夜间储能,于昼间为基站设备不间断提供电力。充分发挥了磷酸铁锂电池高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的特性。可有效降低基站选址难度和建设难度。投放磷酸铁锂电池同时亦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并且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成本。

3、但上述专利中的电源主体的外部没有设置防止碰撞的结构,因此电源外部的壳体容易在搬运时受到墙壁或基站内壁的挤压碰撞导致磕碰损坏,从而增加了电源内部元件损坏的风险,另外现有技术下大多通过设置有弹簧的减震板的结构对电源壳体进行防撞处理,由于现有技术下的防撞结构大多通过焊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壳体外壁,因此当防撞结构内部的构件老化失效需要维修更换时不便于工作人员拆卸,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包括基站电源壳体,所述基站电源壳体的外壁设置有防撞块,所述防撞块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活动连接在防撞块的内壁,所述活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撞板,所述基站电源壳体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滑块。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撞块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连接在限位滑块的中间,所述螺母的侧端与活动块的内侧固定连接。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活动块带动螺母移动,从而通过螺母带动螺纹杆转动。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撞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滑块固定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防撞块随着活动块的移动将弹簧压缩,从而为弹簧施加回弹的反作用力。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活动连接在基站电源壳体的内壁,所述主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边滑板一,所述斜边滑板一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边滑板二。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滑块带动主连接杆和斜边滑板一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斜边滑板二移动。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边滑板二的侧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滑块,所述斜边滑板二的结构与斜边滑板一相同,所述连接滑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连接滑块的结构与斜边滑板一的顶部的连接杆结构相同。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斜边滑板二通过限位滑槽带动连接滑块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杆移动。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站电源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基站电源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间开设有与固定杆活动连接的限位孔,所述防撞块的侧壁开设有与固定杆活动连接且尺寸相同的孔,所述防撞块两侧的结构规格相同方向相反。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杆插入防撞块侧壁的孔,从而将防撞块固定。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通过防撞块、防撞板、活动块、螺纹杆、限位槽、限位滑块、螺母和弹簧的共同配合,在基站电源壳体受到碰撞时通过螺母和螺纹杆将碰撞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分解抵消,从而避免碰撞力过大对基站电源壳体造成损坏。

16、2、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通过滑槽、滑块、主连接杆、斜边滑板一、斜边滑板二、固定杆、限位滑槽和连接滑块的共同配合,通过滑动滑块即可将防撞块与基站电源壳体分离,从而便于对防撞块拆卸进行维修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包括基站电源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电源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防撞块(2),所述防撞块(2)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滑块(9),所述限位滑块(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活动连接在防撞块(2)的内壁,所述活动块(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撞板(5),所述基站电源壳体(1)的外壁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滑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块(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固定连接在限位滑块(9)的中间,所述螺母(10)的侧端与活动块(6)的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块(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另一端与限位滑块(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12),所述主连接杆(12)活动连接在基站电源壳体(1)的内壁,所述主连接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边滑板一(13),所述斜边滑板一(1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斜边滑板二(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边滑板二(14)的侧面开设有限位滑槽(16),所述限位滑槽(16)的侧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滑块(17),所述斜边滑板二(14)的结构与斜边滑板一(13)相同,所述连接滑块(1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连接滑块(17)的结构与斜边滑板一(13)的顶部的连接杆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电源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15),所述基站电源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间开设有与固定杆(15)活动连接的限位孔,所述防撞块(2)的侧壁开设有与固定杆(15)活动连接且尺寸相同的孔,所述防撞块(2)两侧的结构规格相同方向相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包括基站电源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电源壳体(1)的外壁设置有防撞块(2),所述防撞块(2)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滑块(9),所述限位滑块(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活动连接在防撞块(2)的内壁,所述活动块(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撞板(5),所述基站电源壳体(1)的外壁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中间活动连接有滑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块(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固定连接在限位滑块(9)的中间,所述螺母(10)的侧端与活动块(6)的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块(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另一端与限位滑块(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的基站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超李华霖肖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鑫塔通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