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动,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1、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发动机和电机组合,既具备燃油车续航时间长,又具备新能源汽车低油耗、低排放等优点。随着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各大厂商对混合驱动装置动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会增加驱动装置挡位数量以满足动力性要求,但是挡位过多容易造成挡位冗余的问题,而且挡位数量增多需要的相应的传输轴数量也会增多,制造成本也较高,整车布置困难;当然,通常也会设置两个电机与发动机组合,通过电机辅助发动机,达到更高的动力性,而增设的电机也面临空间布局的问题。
2、公开号为cn10998694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发动机通过一双离合器连接传动轴实现挡位的切换并在不同轴设置驱动电机和发电机,通过驱动电机与传动轴连接传递动力,将发电机连接在发动机和双离合之间辅助发动机进行动力传递。这种结构的驱动系统电机与发动机分别设置在不同轴,径向尺寸较大,且发动机需要利用双离合切换挡位,双离合结构复杂,制作成本也高,驱动电机进行动力传递时,至少需要先后经过三级传动才能传递到差速器,容易出现动力传递损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有效解决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径向尺寸较大、整车布置困难、动力易损耗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发动
3、优选地,所述输出齿轮通过差速器的主减速齿轮连接差速器。
4、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为发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为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双向电机。
5、优选地,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扭矩减震器,所述扭矩减震器位于发动机与离合器的主动盘之间。
6、优选地,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均为双联齿,所述同步器两侧的齿轮为同步器的接合齿,所述同步器的齿毂周向固定在中间轴上,所述齿毂与接合齿接合或断开。
7、优选地,所述离合器采用干式离合器或湿式离合器。
8、优选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组成一挡齿轮副,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组成二挡齿轮副,所述第三主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组成纯电挡位齿轮副。
9、优选地,所述空心电机轴、空心轴均通过轴承支承在变速器壳体内部。
10、优选地,所述中间轴与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滚针轴承。
11、采用上述方案,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一端连接发动机的曲轴,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为空心电机轴,该空心电机轴间隙配合在输入轴上,所述空心电机轴上设置第三主动齿轮,所述输入轴上间隙配合一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位于第二电机与发动机之间,所述空心轴上设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离合器的从动盘,所述离合器的从动盘与固定在输入轴上的离合器的主动盘接合或断开,一中间轴上设置第三从动齿轮、输出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三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中间轴上间隙配合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之间设置同步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该驱动装置的输入轴与发动机连接,并穿过第二电机的空心电机轴与第一电机的轴连接,发动机与第一、第二电机同轴布置,减小径向尺寸,且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同侧布置,进一步减小了空间尺寸,使驱动装置结构更紧凑,便于整车空间布置;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以及中间轴上的同步器切换一挡或二挡,并通过第二电机进行动力补偿,保证动力不中断;发动机、第二电机的动力通过输入轴和中间轴就能够传递到差速器,动力传递路径短,动力损失少。
12、本技术,该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通过将发动机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同轴布置,减小径向尺寸;第二电机采用双向电机,反转时,第二电机动力通过三挡齿轮副、中间轴传递到差速器;发动机与离合器之间设置扭矩减震器,用于对发动机输出动力进行减震;该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径向尺寸小,结构紧凑,便于整车布置,且该驱动装置在换挡过程中通过第二电机进行动力补偿而保证动力不会中断,在加速过程中通过第一电机进行动力辅助,同时可以行进间启动发动机,确保了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驾驶性能;发动机通过输入轴和中间轴直接传递到差速器,动力传递路径短,动力损耗少,两个发动机直驱挡位对发动机的高效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其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经济性。
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18)、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输入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4)一端连接发动机(18)的曲轴,另一端与第一电机(1)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的电机轴为空心电机轴,该空心电机轴间隙配合在输入轴(4)上,所述空心电机轴上设置第三主动齿轮(3),所述输入轴(4)上间隙配合一空心轴(6),所述空心轴(6)位于第二电机(2)与发动机(18)之间,所述空心轴(6)上设置第一主动齿轮(7)、第二主动齿轮(5)、离合器(8)的从动盘,所述离合器(8)的从动盘与固定在输入轴(4)上的离合器(8)的主动盘接合或断开,一中间轴(10)上设置第三从动齿轮(15)、输出齿轮(14),所述第三从动齿轮(15)与第三主动齿轮(3)啮合,所述中间轴(10)上间隙配合第二从动齿轮(13)、第一从动齿轮(11),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3)与第一从动齿轮(11)之间设置同步器(12),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3)与第二主动齿轮(5)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1)与第一主动齿轮(7)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为发电机,所述第二电机(2)为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电机(2)双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4)上设置扭矩减震器(9),所述扭矩减震器(9)位于发动机(18)与离合器(8)的主动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3)、第一从动齿轮(11)均为双联齿,所述同步器(12)两侧的齿轮为同步器(12)的接合齿,所述同步器(12)的齿毂周向固定在中间轴(10)上,所述齿毂与接合齿接合或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8)采用干式离合器或湿式离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7)与第一从动齿轮(11)组成一挡齿轮副,所述第二主动齿轮(5)与第二从动齿轮(13)组成二挡齿轮副,所述第三主动齿轮(3)与第三从动齿轮(15)组成纯电挡位齿轮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电机轴、空心轴(6)均通过轴承支承在变速器壳体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10)与第二从动齿轮(13)、第一从动齿轮(11)之间设置滚针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18)、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输入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4)一端连接发动机(18)的曲轴,另一端与第一电机(1)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的电机轴为空心电机轴,该空心电机轴间隙配合在输入轴(4)上,所述空心电机轴上设置第三主动齿轮(3),所述输入轴(4)上间隙配合一空心轴(6),所述空心轴(6)位于第二电机(2)与发动机(18)之间,所述空心轴(6)上设置第一主动齿轮(7)、第二主动齿轮(5)、离合器(8)的从动盘,所述离合器(8)的从动盘与固定在输入轴(4)上的离合器(8)的主动盘接合或断开,一中间轴(10)上设置第三从动齿轮(15)、输出齿轮(14),所述第三从动齿轮(15)与第三主动齿轮(3)啮合,所述中间轴(10)上间隙配合第二从动齿轮(13)、第一从动齿轮(11),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3)与第一从动齿轮(11)之间设置同步器(12),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3)与第二主动齿轮(5)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1)与第一主动齿轮(7)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14)通过差速器(16)的主减速齿轮(17)连接差速器(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顶建,刘海涛,陈杰,蔺月萌,张子川,刁富强,李佳辉,晏继斌,侯淼,郑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