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0409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其出口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至车内冷凝器和车外换热器,车内冷凝器通过第一节流元件连接至车内换热器,车内换热器通过第二节流元件连接至车外换热器,车外换热器通过开关元件连接至压缩机进口;电池、电池冷却器、电池水泵,电池出口通过电池四通阀分别连接至电池水泵进口和电池冷却器进口,电池水泵出口连接至电池进口,车内冷凝器通过第三节流元件连接至电池冷却器进口,电池冷却器出口连接至压缩机进口;电机、电机水泵,电池冷却器出口通过电机四通阀连接至电机水泵进口,电机水泵出口连接至电机进口;电机出口连接至电机四通阀,电机四通阀连接至电池四通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1、三电系统是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部件,其中电池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进而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空调舒适性;而电机和电控的温度过高也会影响整车的驱动能力,这些特点对电动汽车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的乘客舱、电池和电机三个热管理系统互相独立,从而造成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结构复杂,管路和控制器重复、成本高、效率低。

3、现有部分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方案虽然开始由独立式热管理向电池、驱动系统和乘客舱统一的整车一体化热管理系统方向发展,但是系统方案还不成熟。此外,使用大功率的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加热虽然采暖效果好,但是ptc的成本高,消耗电量大,制热效率低。

4、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热管理系统。该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包括:

4、压缩机;

5、车内冷凝器、车外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出口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至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车外换热器;

6、车内换热器,所述车内冷凝器通过第一节流元件连接至所述车内换热器,所述车内换热器通过第二节流元件连接至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车外换热器通过开关元件连接至所述压缩机进口;

7、电池、电池冷却器、电池水泵,所述电池出口通过电池四通阀分别连接至电池水泵进口和所述电池冷却器进口,所述电池水泵出口连接至所述电池进口;所述车内冷凝器还通过第三节流元件连接至所述电池冷却器进口,所述电池冷却器出口连接至所述压缩机进口;

8、电机、电机水泵,所述电池冷却器出口通过电机四通阀连接至所述电机水泵进口,所述电机水泵出口连接至所述电机进口;所述电机出口连接至所述电机四通阀,所述电机四通阀连接至所述电池四通阀。

9、可选地,所述压缩机出口、所述三通阀a口和c口、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车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车外换热器、所述开关元件和所述压缩机进口依次相连,组成第一循环回路;其中,所述车内换热器被配置为能根据不同运行模式调整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使用。

10、可选地,在乘员舱需要采暖、电机电池无余热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所述车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所述车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

11、所述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缩至高压气态制冷剂,放热至电动汽车乘员舱;

12、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所述车内换热器后被冷凝为中压液态制冷剂,放热至电动汽车乘员舱;

13、中压液态制冷剂经过所述车外换热器,吸收外部环境中的热量,变为低压气态制冷剂;

14、低压气态制冷剂回流至所述压缩机进口。

15、可选地,所述电机出口、所述电机四通阀d口和c口、所述电池四通阀的a口和b口、所述电池水泵、所述电池进口、所述电池四通阀的c口和b口、所述电池冷却器、所述电机四通阀b口和a口、所述电机水泵和所述电机进口依次相连,组成第二循环回路;

16、在所述电机和/或所述电池有余热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电机和/或所述电池中的余热经过所述电池冷却器进行放热。

17、可选地,所述压缩机出口、所述三通阀a口和c口、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三节流元件、所述电池冷却器和所述压缩机进口依次相连,组成第三循环回路;

18、在所述电机和/或所述电池有余热的情况下,所述电池冷却器作为换热器使用,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与所述第三循环回路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器进行热交换。

19、可选地,在所述电机和/或所述电池有余热时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三循环回路,所述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缩至高压气态制冷剂,放热至电动汽车乘员舱;

20、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所述车内换热器后被冷凝为高压液态制冷剂,放热至电动汽车乘员舱;

21、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所述电池冷却器,吸收所述电池冷却器中冷却液的热量并变为低压气态制冷剂,从而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

22、低压气态制冷剂回流至压缩机进口。

23、可选地,所述电机出口、所述电机四通阀d口和c口、所述电池四通阀的a口和d口、所述电池水泵、所述电池进口、所述电池四通阀的c口和b口、所述电池冷却器、所述电机四通阀b口和a口、所述电机水泵和所述电机进口依次相连,组成第四循环回路;

24、在所述电机堵转产生热量且冷却液温度达到设定值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四循环回路,所述电机加热后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电机四通阀和所述电池四通阀流至所述电池水泵进口;

25、冷却液通过所述电池水泵出口流过所述电池,冷却液的热量被所述电池吸收;

26、冷却液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器、所述电池四通阀流和所述水泵回流至所述电机进口。

27、可选地,所述压缩机出口、所述三通阀a口和c口、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三节流元件、所述电池冷却器和所述压缩机进口依次连通,组成第五循环回路;

28、所述电机出口、所述电机四通阀d口和c口、所述电池四通阀的a口和b口、所述电池冷却器、所述电机四通阀b口和a口、所述电机水泵和所述电机进口依次相连,组成第六循环回路;

29、所述压缩机出口通过第四节流元件连接至所述电池冷却器出口,所述压缩机出口和所述电池冷却器出口通过汇合通道连接至所述压缩机进口;

30、在外部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所述电池没有热量、和所述电机热量低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第五循环回路、所述第六循环回路和所述第四节流单元,使:

31、所述电机工作后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电机四通阀、所述电池四通阀流过所述电池冷却器,从而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器放出热量;且,

32、气态制冷剂经过所述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压气态制冷剂,所述压缩机出口的部分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所述车内冷凝器后变为高压液态制冷剂从而放出热量至乘员舱,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所述电池冷却器从而吸收所述电池冷却液放出的热量并变为低压气液态制冷剂;所述压缩机出口的部分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所述第四节流元件后流过所述电池冷却器,并与所述电池冷却液的低压气液态制冷剂混合,混合后的低压气态制冷剂通过所述汇合通道回流至所述压缩机的进口。

33、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流单元、所述第二节流单元、所述第三节流单元和第四节流单元采用电子膨胀阀;

34、所述开关元件采用电磁阀。

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

36、电动汽车主体,所述电动汽车主体设有前部风道和乘员舱;和

37、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10.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耀通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