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007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定位装置,其可以以简单的构造、较低的成本而有效地进行车辆的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车辆的定位装置(25),其设置有前后滚柱(35),其使作为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的后轮与其接触而使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侧在车宽方向上可以移动,同时设置纵滚柱(37),其通过与作为车辆的转向操纵轮的前轮抵接而施加载荷,限制车辆的前轮侧的车宽方向的位置,从而在使车辆行驶的同时调整前述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位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定位装置,其限制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开发了一种电动汽车,其以蓄电池作为驱动源而行驶,在该电动汽车中存 在一种蓄电池更换方式。这种蓄电池更换方式,是例如在电力消耗量少的夜间预先对蓄电 池充电,在搭载于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电力耗尽时,更换为充电完毕的蓄电池的方式。在这里已知一种技术,S卩,在更换蓄电池时,利用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出蓄电池车体 收容部的位置,根据其检测结果,利用位置对正单元进行蓄电池单元与蓄电池车体收容部 的位置对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5308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该现有的蓄电池更换方式中,由于使用传感器等位置检测单元和位置对 正单元,因此存在因复杂的结构而使成本提高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定位装置,其可以以简单的构造、较低的成本而 有效地进行车辆的定位。本技术涉及的车辆的定位装置,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设置非转向操纵轮用 可移动单元,其使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与其接触而使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侧在车宽方向上 可以移动,同时设置非转向操纵轮用限制单元,其通过与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抵接而施加 载荷,限制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侧的车宽方向的位置,从而在使车辆行驶的同时调整前述 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位置。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涉及的车辆的定位装置,由于不是以转向操纵轮侧,而是以车辆 的非转向操纵轮侧为基准,限制车宽方向的位置,因此可以有效地进行车辆的定位。也就是 说,在车辆中,一般地,由于转向操纵轮的转向操纵角度范围设定得比非转向操纵轮的转向 操纵角度范围大,因此如果以转向操纵轮作为基准进行定位,则定位精度可能会降低。因此,在本技术中,通过以非转向操纵轮作为基准进行车辆的定位,可以使车 辆的车宽方向的定位精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的定位系统整体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的定位装置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车辆载置于图3的定位装置上的状态的斜视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利用纵滚柱将后轮在车宽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状态的局部剖面的斜视 图。图8表示利用纵滚柱将后轮在车宽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前轮侧的纵滚柱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利用纵滚柱将前轮在车宽方向上进行限位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中(a)是表示前轮用及后轮用的前后滚柱的长度关系的俯图,(b)是表示在 这些前后滚柱上行驶的前轮和后轮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后轮用纵滚柱及前轮用前侧纵滚柱的距离,与车辆的轴距的长度关 系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设置使蓄电池组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的定位装置的斜视图。图15是表示可以改变前轮用纵滚柱的前后位置的车辆定位装置的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本实施 方式中,车辆的前轮设定为转向操纵轮,后轮设定为非转向操纵轮。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的定位系统整体的侧视图,并且,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的定位系统1,由导入区间5、 定位区间7及导出区间9构成,该导入区间5将车辆3导入,该定位区间7配置于该导入区 间5的前方侧,进行车辆3的定位,该导出区间9配置于该定位区间7的前方侧。前述导入 区间5形成上坡11,定位区间7形成平坦路12,导出区间9形成下坡15,如果使导入区间5 为上坡11,则具有容易使车辆3的速度降低的优点。此外,也可以将这些导入区间5及导出 区间9都设定为平坦路。另外,从前述导入区间5至导出区间9,沿车辆前进方向(车辆前 方)延伸设置左右一对轨道部件17、17,在这些轨道部件1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边缘部,沿车 辆前进方向延伸设置导轨19 (参照图3),以抑制车轮从轨道部件17脱离。在前述定位区间 7中设置有车辆的定位装置25,其具有后轮用车轮定位机构21及前轮用车轮定位机构23。在该车辆定位系统1中,通过驾驶员将车轮(轮胎)行驶到轨道部件17上,同时 使车辆3以较低的速度前进,从而利用后轮用车轮定位机构21将后轮27在车宽方向上定 位,并且利用前轮用车轮定位机构23将前轮29在车宽方向上定位。在前述定位区间7内设置一对轨道部件17,其以直线状相互平行地延伸,具有比 车轮的宽度(具体地说,轮胎的胎面宽度)更宽的上表面17a。一对轨道部件17的间隔,可 以与车辆3的轮距相对应而可变地设定。并且,可以从一对轨道部件17之间的下方空间, 对搭载于车辆的底盘下的蓄电池组进行拆卸及安装作业。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的定位装置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 车辆载置于图3的定位装置上的状态的斜视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 图。如前所述,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辆的定位装置具有左右一对轨道部件17、17 ;后轮用车轮定位机构21及前轮用车轮定位机构23,它们分别设置于各轨道部件17上;车轮陷入部31,其设置于后轮用车轮定位机构附近,在车宽方向上横跨左右轨道部件17、17 ’导 轨19,其设置于轨道部件17的边缘部;以及作为转向操纵轮转动阻止单元的前轮转动阻止 机构33,其设置于前轮用车轮定位机构附近,阻止前轮29的转动。后轮用车轮定位机构21具有作为非转向操纵轮用可移动单元的前后滚柱35 ;以 及作为非转向操纵轮用限制单元的后轮用纵滚柱37,其配置于该前后滚柱35的前端部的 车宽方向外侧。前后滚柱35是沿车辆行进方向FR延伸设置的圆筒状的部件,以向车辆行进方向 FR延伸的轴为中心可旋转地被支撑。其构成为,通过使车辆3的车轮(轮胎)载置于该前 后滚柱35上而前后滚柱35旋转,从而可以使车辆3在车宽方向上移动。后轮用纵滚柱37是朝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大致截圆锥状的部件,以向上方延伸的 轴为中心可旋转地被支撑。后轮用纵滚柱37配置于前后滚柱35的前端部的车宽方向外侧 部位。其构成为,如果车轮(轮胎)与该纵滚柱37的侧面抵接,则由纵滚柱37向轮胎施加 载荷,从而车辆3的车宽方向的位置被限制。另外,在前述车辆定位装置25中设置有使车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轮27)陷入 的车轮陷入部31,驾驶员使车辆3前进而使车轮陷入车轮陷入部31内,如图4 图6所示, 通过车辆3的后轮27陷入车轮陷入部31而在该位置使车辆3停止,从而车辆3在前后方 向上被定位。车轮陷入部31,例如可以通过在轨道部件17的上表面17a上设置一对平行横梁 39,39而构成,该一对平行横梁39、39沿与轨道部件17的延伸方向(车辆行进方向FR)正 交的车宽方向WD,该车轮陷入部31作为抑制车轮从陷入位置向前方及后方移动的所谓车 轮止动部而起作用。当然,在规定的作业结束时,驾驶员可以通过进行使车辆3前进或后退 的操作,使车辆从车轮陷入部31向前方或后方脱出。前述横梁39具体地说,可以将剖面为L字状的角钢,以其角部成为上方的状态配 置于轨道部件17的上表面17a上而构成。此外,横梁39,在本实施方式中架设于两根轨道 部件17、17之间,但并不一定架设,只要至少在轨道部件上形成即可。另外,车轮陷入部31 也可以作为使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其在车辆行驶的同时调整前述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非转向操纵轮用可移动单元,其使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与其接触而使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侧在车宽方向上可以移动;以及非转向操纵轮用限制单元,其通过与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抵接而施加载荷,从而限制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侧的车宽方向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8-4 2009-181626一种车辆定位装置,其在车辆行驶的同时调整前述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非转向操纵轮用可移动单元,其使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与其接触而使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侧在车宽方向上可以移动;以及非转向操纵轮用限制单元,其通过与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抵接而施加载荷,从而限制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侧的车宽方向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转向操纵轮用可移动单元,使车辆的转向操纵轮侧处于在车宽方向上可以移动的 状态,在该状态下,利用非转向操纵轮用限制单元对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侧的车宽方向位 置进行定位,其中,车辆的转向操纵轮与前述转向操纵轮用可移动单元接触而使车辆的转 向操纵轮侧在车宽方向上可以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限制单元,对前述车辆的非转向操纵轮侧和转向操纵轮侧这两者进行车宽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岸龙矢今井美久藤村正二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