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气体浓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气体浓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953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浓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气体监测模块、实时控制模块和气体净化模块;所述气体监测模块包括异味在线监测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所述实时控制模块包括PLC控制单元,所述气体净化模块包括第一净化单元和第二净化单元;所述气体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自第一净化单元排出气体中的气体浓度值,并将该浓度值信息传输至实时控制模块,所述实时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气体净化模块进行气体分级净化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恶臭气体进行分级处理,对除臭操作全流程进行监控及对除臭操作策略进行适时调整,实现除臭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更好的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监测控制,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浓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根据国家标准gb14554-93,恶臭定义为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破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工业生产、市政污水、污泥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等是恶臭气体的主要来源。例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排污泵站、进水格栅、曝气沉沙池、初沉池等处,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污泥浓缩、脱水干化、转运等处,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堆肥处理、填埋、焚烧、转运等处,以及化学制药、橡胶塑料、油漆涂料、印染皮革、牲畜养殖和发酵制药等相应的产生源处,均有大量恶臭气体产生。

2、另外,不同的处理设施产生的恶臭气体种类也不尽相同。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提升泵房产生的主要臭气为硫化氢,初沉淀池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臭气以硫化氢及其它含硫气体为主,污泥消化稳定过程中会产生氨气和其它易挥发物质。垃圾堆肥过程中会产生氨气、胺、硫化物、脂肪酸、芳香族和二甲基硫等臭气。好氧化及污泥风干过程可能产生很少量的硫化氢,但主要有硫醇和二甲基硫气体产生。恶臭物质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对人体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其中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苯乙烯等还能使人体产生畸变、癌变。因此,恶臭气体的治理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3、但是,现阶段采用的恶臭气体在线监测设备与除臭系统相互独立,仅仅局限于监测异味浓度变化情况,未与除臭系统形成联动;且除臭系统的除臭操作过程较为单一,缺少对于除臭操作全流程的监控及对于除臭操作策略的适时调整,无法实现除臭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p>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气体浓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对恶臭气体进行分级处理,对除臭操作全流程进行监控及对除臭操作策略进行适时调整,实现除臭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更好的节约资源。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浓度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气体监测模块,所述气体监测模块包括异味在线监测单元、无线通讯单元,所述异味在线监测单元与无线通讯单元通信连接;

4、实时控制模块,所述实时控制模块包括plc控制单元,所述plc控制单元与无线通讯单元通信连接;

5、气体净化模块,所述气体净化模块包括沿气体净化流路依次布置的第一净化单元以及第二净化单元,所述气体净化模块与plc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6、所述气体监测模块用于监测自第一净化单元排出气体中的气体浓度值,并将该浓度值信息传输至实时控制模块,所述实时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气体净化模块进行气体分级净化操作。

7、优选地,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包括沿气体净化流路依次布置的化学洗涤塔、生物塔,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活性炭吸附塔。

8、优选地,所述化学洗涤塔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喷淋液循环池、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液循环池设置有ph计,所述化学洗涤塔塔体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管,经由第一进气管进入化学洗涤塔塔体内的气体自下而上通过第一填料层后,从化学洗涤塔塔体顶部的第一排气管排出。

9、优选地,所述第一喷淋液循环池、第一喷淋装置之间由第一循环管线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线上沿喷淋液流向依次设置有化学段循环喷淋泵、化学段电磁流量计以及第一电动阀,位于第一电动阀下游的第一循环管线上还连通有一第一分支管线,所述第一分支管线的另一端与化学药剂储罐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线上沿喷淋液流向依次设置有化学加药泵和第一电磁阀。

10、优选地,所述生物塔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喷淋液循环池、第二填料层、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生物塔塔体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管,经由第二进气管进入生物塔塔体内的气体自下而上通过第二填料层后,从生物塔塔体顶部的第二排气管排出,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连通。

11、优选地,所述第二喷淋液循环池、第二喷淋装置之间由第二循环管线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线上沿喷淋液流向依次设置有生物段循环喷淋泵、生物段电磁流量计以及第二电动阀,所述位于电动阀下游的第二循环管线上还连通有一第二分支管线,所述第二分支管线的另一端与营养液储罐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线上沿营养液流向依次设置有营养液加药泵和第二电磁阀。

12、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吸附塔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塔塔体侧壁设置有第三进气管,经由第三进气管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塔体内的气体自下而上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后从活性炭吸附塔塔体顶部的第三排气管排出,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连通。

13、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上引出一第三分支管线,所述第三分支管线与第三排气管之间气路管线连通,并且第三分支管线与第三排气管的管路汇合后经由风机连接至排放烟囱,所述第三分支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风阀。

14、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上通过进出管线连接有异味在线监测单元,所述进出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风阀、第四风阀,所述异味在线监测单元的设置位置位于第三分支管线与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的连接点上游,第三分支管线与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的连接点与第三进气管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风阀。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体浓度控制方法,应用于气体浓度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步骤s1:plc控制单元发出指令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风阀,打开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二风阀、第三风阀、第四风阀,异味在线监测单元对生物塔塔体顶部排出的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经由无线通讯单元传输至plc控制单元;

17、步骤s2:判断所述监测结果是否超过plc控制单元中预设的恶臭气体浓度上限值且持续时间是否超过t1,若否,则维持当前工作模式;若是,则plc控制单元发出指令打开第一风阀,关闭第二风阀,将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连通,使气体经过活性炭吸附塔处理;同时,plc控制单元读取生物段电磁流量计的数值,并发出指令增大第二电动阀开度,使生物塔塔体内第二喷淋装置的循环喷淋量增大,并执行步骤s3;

18、步骤s3:维持当前工作模式t2时间,plc控制单元接收由异味在线监测单元实时监测结果,并判断监测结果是否超过plc控制单元中预设的恶臭气体浓度上限值且持续时间是否超过t1,若否,则关闭第一风阀,打开第二风阀;若是,则plc控制单元发出指令打开第二电磁阀,使营养液储罐内的新鲜营养液经由营养液加药泵供给至生物塔塔体内的第二喷淋装置,增强生物净化效果,并执行步骤s4;

19、步骤s4:plc控制单元接收由异味在线监测单元实时监测结果,并判断监测结果是否超过plc控制单元中预设的恶臭气体浓度上限值且持续时间是否超过t1,若否,则关闭第一风阀,打开第二风阀;若是,则plc控制单元读取化学段电磁流量计,并发出指令增大第一电动阀开度,使化学洗涤塔塔体内第一喷淋装置的循环喷淋量增大,并执行步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包括沿气体净化流路依次布置的化学洗涤塔、生物塔,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活性炭吸附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洗涤塔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喷淋液循环池、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液循环池设置有pH计,所述化学洗涤塔塔体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管,经由第一进气管进入化学洗涤塔塔体内的气体自下而上通过第一填料层后,从化学洗涤塔塔体顶部的第一排气管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液循环池、第一喷淋装置之间由第一循环管线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线上沿喷淋液流向依次设置有化学段循环喷淋泵、化学段电磁流量计以及第一电动阀,位于第一电动阀下游的第一循环管线上还连通有一第一分支管线,所述第一分支管线的另一端与化学药剂储罐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线上沿喷淋液流向依次设置有化学加药泵和第一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塔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喷淋液循环池、第二填料层、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生物塔塔体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管,经由第二进气管进入生物塔塔体内的气体自下而上通过第二填料层后,从生物塔塔体顶部的第二排气管排出,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液循环池、第二喷淋装置之间由第二循环管线连通,所述第二循环管线上沿喷淋液流向依次设置有生物段循环喷淋泵、生物段电磁流量计以及第二电动阀,所述位于电动阀下游的第二循环管线上还连通有一第二分支管线,所述第二分支管线的另一端与营养液储罐连通,所述第二分支管线上沿营养液流向依次设置有营养液加药泵和第二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塔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塔塔体侧壁设置有第三进气管,经由第三进气管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塔体内的气体自下而上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后从活性炭吸附塔塔体顶部的第三排气管排出,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上引出一第三分支管线,所述第三分支管线与第三排气管之间气路管线连通,并且第三分支管线与第三排气管的管路汇合后经由风机连接至排放烟囱,所述第三分支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风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上通过进出管线连接有异味在线监测单元,所述进出管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风阀、第四风阀,所述异味在线监测单元的设置位置位于第三分支管线与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的连接点上游,第三分支管线与第二排气管与第三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的连接点与第三进气管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风阀。

10.一种气体浓度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体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浓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单元包括沿气体净化流路依次布置的化学洗涤塔、生物塔,所述第二净化单元包括活性炭吸附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洗涤塔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喷淋液循环池、第一填料层、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喷淋液循环池设置有ph计,所述化学洗涤塔塔体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气管,经由第一进气管进入化学洗涤塔塔体内的气体自下而上通过第一填料层后,从化学洗涤塔塔体顶部的第一排气管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液循环池、第一喷淋装置之间由第一循环管线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线上沿喷淋液流向依次设置有化学段循环喷淋泵、化学段电磁流量计以及第一电动阀,位于第一电动阀下游的第一循环管线上还连通有一第一分支管线,所述第一分支管线的另一端与化学药剂储罐连通,所述第一分支管线上沿喷淋液流向依次设置有化学加药泵和第一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塔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喷淋液循环池、第二填料层、第二喷淋装置,所述生物塔塔体侧壁设置有第二进气管,经由第二进气管进入生物塔塔体内的气体自下而上通过第二填料层后,从生物塔塔体顶部的第二排气管排出,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第二进气管之间气路管线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液循环池、第二喷淋装置之间由第二循环管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莉峰彭鹏周娟娟刘斌刘启凯李梦琼应基光姜丽陈汝超张善伟郗家福曹晓哲张帅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