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涉及油底壳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
技术介绍
1、随着矿卡中国化的批量生产,打破了进口矿卡的技术和价格的双重垄断。前期矿卡发动机使用的是冲压油底壳,由于矿山的环境比较恶劣,使用的冲压油底壳变形漏油严重,给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为解决冲压油底壳变形漏油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强度较好的铸铁油底壳p,来替代冲压油底壳,如图5所示:铸铁油底壳包括深储油区c和浅储油区d,深储油区和浅储油区之间通过中间立面s衔接,其中,深储油区前后(即宽度方向)两侧外壁上均设有凸起的加热管安装部e,深储油区前后两侧及左端面内壁上均设有凸起的挡油板安装部f,深储油区底部靠近左端面m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凸起部g,浅储油区右端面n外侧设有凸起的安装部。
3、由于此油底壳外形尺寸较大,长宽高分别为1100mm×370mm×340mm(深槽区的高度),壁厚较薄,易变形,加工难度较大,加工需要保证1100范围内平面度0.2mm,粗糙度ra在1.6-6.3μm之间,所有螺孔、过钉孔位置度控制在0.4mm以内,但对于机加工这种大型薄壁件,要想满足加工要求,设计一款加工尺寸稳定的工装是生产出合格零件的必要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这种大尺寸铸铁油底壳的加工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解决了类似这种外形尺寸较大、壁厚较薄易变形,加工难度较大的油底壳加工问题。
2、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x、y、z方向的夹紧定位机构,
3、x方向的夹紧定位机构用于对油底壳长度方向两侧顶压限位,包括:
4、正对油底壳深储油区左端面、油底壳浅储油区右端面,靠近油底壳宽度方向其中一侧相对设置的可调节顶压机构一,
5、y方向的夹紧定位机构用于对油底壳宽度方向两侧顶压限位,包括:
6、正对油底壳深储油区宽度方向两侧的可调节顶压机构二,每侧间隔设有两个,顶压位置与油底壳挡油板安装部的凸起位置相适应,
7、正对油底壳浅储油区宽度方向两侧的可调节顶压机构三,可调节顶压机构三的顶压位置靠近浅储油区右端面一侧设置,
8、z方向的夹紧定位机构对油底壳竖直方向压紧限位,包括:
9、与油底壳深储油区底部的两个凸起部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支撑垫块一,与油底壳深储油区底部靠近中间立面一端设有两个活动的楔形垫块一,与油底壳浅储油区底部靠近右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垫块二,支撑垫块二与两个支撑垫块一呈三角形设置,与油底壳浅储油区底部靠近右端面一端设有两个活动的楔形垫块二;
10、位于油底壳深储油区宽度方向两侧、加热管安装部的正上方分别设有弹性按压机构一,弹性按压机构一位于同侧的两个可调节顶压机构二之间,
11、位于油底壳浅储油区底部靠近右端面一侧、该端面凸起的安装部的正上方设有弹性按压机构二;
12、还包括内支撑板,内支撑板上设有与油底壳挡油板安装部相适应的安装孔,内支撑板与油底壳深储油区两侧内壁相抵接安装于挡油板安装部上、形成内支撑结构。
13、作为优选,所述可调节顶压机构一、可调节顶压机构二、可调节顶压机构三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倒t形座,倒t形座的上部设有正对油底壳一侧的螺纹孔,螺纹孔中设有带把手的t形螺杆,t形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中,靠近把手一侧的螺纹杆上设有防退螺母。这种结构设计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便于维护。
14、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按压机构一、弹性按压机构二结构相同,均包括正对油底壳呈前后设置的内支撑柱和外支撑柱,外支撑柱的顶部卡设有滑动配合、可前后移动的压板,压板上设有腰形孔,内支撑柱从腰形孔穿出,压板底面下方的内支撑柱上设有压缩弹簧,内支撑柱上端向下延伸设有外螺纹,压板顶面上方的内支撑柱上通过外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这种结构可前后移动压板,并通过固定螺母压紧,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低、便于维护。
15、作为优选,使用时,所述x方向的夹紧定位机构其中一侧采用硬限位、即调整好位置后用螺母锁紧固定,另一侧为辅助限位、即采用t型螺杆压紧;y方向的夹紧定位机构其中一侧的可调节顶压机构二和可调节顶压机构三中、靠近油底壳两端面的两个采用硬限位,另外的均为辅助限位;z方向的夹紧定位机构其中支撑垫块二与两个支撑垫块为硬限位,其他的为辅助限位。目的是在放置时可以对铸铁油底壳进行初定位。
16、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前端底部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压紧部,压紧部下端面设有与压紧部轮廓相适应的卡口。设置卡口以保证z方向的限位稳定。
17、作为优选,所述楔形垫块一、楔形垫块二的表面淬火至hrc45-50度。以保证楔形垫块一、楔形垫块二的耐磨性。
18、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采用45号钢材质,经调质处理消除应力,平面度≤0.05mm,底座上设有多个螺孔分别用于安装夹紧定位机构、及将底座固定在设备上。保证稳定性,同时方便安装。
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架由2块500mm×200mm×20mm,2块200mm×160mm×20mm,6块160mm×90mm×20mm,1块460mm×160mm×20mm的45号钢板焊接而成。采用45号钢材质,可在加工时起到消除应力的作用,防止加工震动。
20、作为优选,所述内支撑板的材质采用cr12mov,平面度保证在0.02mm。
2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针对铸铁油底壳的结构特点,设置相应的夹紧部,从而解决了外形尺寸较大、壁厚较薄易变形,加工难度较大的铸铁油底壳的加工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X、Y、Z方向的夹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右侧设有支撑台架,对油底壳深储油区进行支撑限位的夹紧定位机构设于底座上,对油底壳浅储油区进行支撑限位的夹紧定位机构设于支撑台架上,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顶压机构一、可调节顶压机构二、可调节顶压机构三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倒T形座,倒T形座的上部设有正对油底壳一侧的螺纹孔,螺纹孔中设有带把手的T形螺杆,T形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中,靠近把手一侧的螺纹杆上设有防退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压机构一、弹性按压机构二结构相同,均包括正对油底壳呈前后设置的内支撑柱和外支撑柱,外支撑柱的顶部卡设有滑动配合可前后移动的压板,压板上设有腰形孔,内支撑柱从腰形孔穿出,压板底面下方的内支撑柱上设有压缩弹簧,内支撑柱上端向下延伸设有外螺纹,压板顶面上方的内支撑柱上通过外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前端底部设有向下延伸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垫块一、楔形垫块二的表面淬火至HRC45-5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采用45号钢材质,经调质处理消除应力,平面度≤0.05mm,底座上设有多个螺孔分别用于安装夹紧定位机构、及将底座固定在设备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架由2块500mm×200mm×20mm,2块200 mm×160 mm×20 mm,6块160 mm×90 mm×20 mm,1块460 mm×160mm×20 mm的45号钢板焊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板的材质采用Cr12MoV,平面度保证在0.02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x、y、z方向的夹紧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右侧设有支撑台架,对油底壳深储油区进行支撑限位的夹紧定位机构设于底座上,对油底壳浅储油区进行支撑限位的夹紧定位机构设于支撑台架上,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顶压机构一、可调节顶压机构二、可调节顶压机构三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倒t形座,倒t形座的上部设有正对油底壳一侧的螺纹孔,螺纹孔中设有带把手的t形螺杆,t形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中,靠近把手一侧的螺纹杆上设有防退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铸铁油底壳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压机构一、弹性按压机构二结构相同,均包括正对油底壳呈前后设置的内支撑柱和外支撑柱,外支撑柱的顶部卡设有滑动配合可前后移动的压板,压板上设有腰形孔,内支撑柱从腰形孔穿出,压板底面下方的内支撑柱上设有压缩弹簧,内支撑柱上端向下延伸设有外螺纹,压板顶面上方的内支撑柱上通过外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生,钱飞,杨坤,周青海,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众柴发动机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