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605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0
本技术涉及芳纶蜂窝芯冰雕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包括:容器、蜂窝芯、压板和内衬箱,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内衬箱,所述内衬箱内设置有蜂窝芯,所述蜂窝芯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容器上设置有防变形结构,所述内衬箱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且容器作为承载基础,该防形变的蜂窝芯,可通过防变形结构内部的软弹簧通过限位块带动连接杆移动并通过固定板带动限位杆移动,使得蜂窝芯可以牢牢固定在内衬箱内,实现便于蜂窝芯的防变形功能,且可通过固定结构内部的转杆带动卡块与贯穿腔平齐,再将固定块顺着固定滑轨内滑动脱离,并由于扭簧的作用,使固定块和固定滑轨牢牢的卡合,实现便于压板的位置固定安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芳纶蜂窝芯冰雕加工,具体为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


技术介绍

1、芳纶蜂窝芯是一种以芳纶为原材料的蜂窝装纸板,由于芳纶纸蜂窝材质比较松软,把芳纶原纸用胶粘结方法连接成无数个空心立体正六边形,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纸芯,并在其两面粘合面纸而成的一种新型夹层结构的环保节能材料,现有的芳纶蜂窝芯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2、现有的芳纶蜂窝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将纸芯和水混合并冻住,再对其进行冰雕加工,使得内部的蜂窝芯可以达到预想的形状,解决其产品精度差难以加工的问题,但是由于蜂窝芯的材质和水接触后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产生,在水还未结冰前就产生形变,影响最后的产品生产,且现有的芳纶蜂窝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为了防止蜂窝芯发生上浮的情况,会在蜂窝芯上方安装有一块压板,但是传统的压板属于直接放置,容易造成蜂窝芯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芳纶蜂窝芯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和不便于压板的安放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包括:容器、蜂窝芯、压板和内衬箱;

3、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内衬箱,所述内衬箱内设置有蜂窝芯,所述蜂窝芯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容器上设置有防变形结构,所述内衬箱内侧壁上设置有固定结构,且容器作为承载基础。

4、优选的,所述防变形结构包括:导向块、导向槽、固定杆、空腔、限位槽、限位块、连接杆、软弹簧、固定板和限位杆,所述内衬箱一侧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卡合连接在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开设在容器内侧壁上。

5、优选的,所述内衬箱内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

6、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内卡合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连接在连接杆一侧,所述连接杆贯穿连接在软弹簧内,所述软弹簧卡合连接在限位槽内。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贯穿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连接在蜂窝芯内。

8、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滑轨、固定块、通孔、定位槽、定位块、转杆、扭簧、卡槽、贯穿孔、贯穿腔和卡块,所述内衬箱内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滑轨,所述固定滑轨内卡合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在压板一侧。

9、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卡合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连接在转杆一侧,所述转杆贯穿连接在通孔内。

10、优选的,所述转杆贯穿连接在扭簧内,所述扭簧卡合连接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开设在通孔内侧壁上,所述转杆贯穿连接在贯穿孔内,所述贯穿孔开设在固定滑轨内侧壁上,所述贯穿孔内侧壁上开设有贯穿腔,所述转杆一侧连接有卡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形变的蜂窝芯,可通过防变形结构内部的软弹簧通过限位块带动连接杆移动并通过固定板带动限位杆移动,使得蜂窝芯可以牢牢固定在内衬箱内,实现便于蜂窝芯的防变形功能,且可通过固定结构内部的转杆带动卡块与贯穿腔平齐,再将固定块顺着固定滑轨内滑动脱离,并由于扭簧的作用,使固定块和固定滑轨牢牢的卡合,实现便于压板的位置固定安放,具体内容如下:

12、1.可通过将限位杆插入固定板内,同时限位杆插入蜂窝芯内,同时由于软弹簧的作用,使软弹簧挤压限位块顺着限位槽内滑动,同时限位块带动连接杆内移动,使得连接杆带动限位杆位置保持,使得蜂窝芯可以牢牢固定在内衬箱内,最后将导向块卡入导向槽内,实现便于蜂窝芯的防变形功能;

13、2.可通过转动转杆,转杆带动卡块移动,使卡块移动到与贯穿腔平齐的位置,同时定位块顺着定位槽内滑动,此时再将固定块顺着固定滑轨内滑动脱离,同时卡块顺着贯穿腔内滑动脱离,同时由于扭簧的作用,使得卡块可以与贯穿腔处于交叉的位置,实现便于压板的位置固定安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包括:容器(1)、蜂窝芯(2)、压板(3)和内衬箱(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变形结构(5)包括:导向块(501)、导向槽(502)、固定杆(503)、空腔(504)、限位槽(505)、限位块(506)、连接杆(507)、软弹簧(508)、固定板(509)和限位杆(510),所述内衬箱(4)一侧连接有导向块(501),所述导向块(501)卡合连接在导向槽(502)内,所述导向槽(502)开设在容器(1)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箱(4)内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杆(503),所述固定杆(503)一端开设有空腔(504),所述空腔(504)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05)内卡合连接有限位块(506),所述限位块(506)连接在连接杆(507)一侧,所述连接杆(507)贯穿连接在软弹簧(508)内,所述软弹簧(508)卡合连接在限位槽(505)内。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07)一端连接有固定板(509),所述固定板(509)内贯穿连接有限位杆(510),所述限位杆(510)贯穿连接在蜂窝芯(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固定滑轨(601)、固定块(602)、通孔(603)、定位槽(604)、定位块(605)、转杆(606)、扭簧(607)、卡槽(608)、贯穿孔(609)、贯穿腔(610)和卡块(611),所述内衬箱(4)内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滑轨(601),所述固定滑轨(601)内卡合连接有固定块(602),所述固定块(602)连接在压板(3)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02)内开设有通孔(603),所述通孔(603)内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604),所述定位槽(604)内卡合连接有定位块(605),所述定位块(605)连接在转杆(606)一侧,所述转杆(606)贯穿连接在通孔(603)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606)贯穿连接在扭簧(607)内,所述扭簧(607)卡合连接在卡槽(608)内,所述卡槽(608)开设在通孔(603)内侧壁上,所述转杆(606)贯穿连接在贯穿孔(609)内,所述贯穿孔(609)开设在固定滑轨(601)内侧壁上,所述贯穿孔(609)内侧壁上开设有贯穿腔(610),所述转杆(606)一侧连接有卡块(6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包括:容器(1)、蜂窝芯(2)、压板(3)和内衬箱(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变形结构(5)包括:导向块(501)、导向槽(502)、固定杆(503)、空腔(504)、限位槽(505)、限位块(506)、连接杆(507)、软弹簧(508)、固定板(509)和限位杆(510),所述内衬箱(4)一侧连接有导向块(501),所述导向块(501)卡合连接在导向槽(502)内,所述导向槽(502)开设在容器(1)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箱(4)内侧壁上连接有固定杆(503),所述固定杆(503)一端开设有空腔(504),所述空腔(504)内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05)内卡合连接有限位块(506),所述限位块(506)连接在连接杆(507)一侧,所述连接杆(507)贯穿连接在软弹簧(508)内,所述软弹簧(508)卡合连接在限位槽(50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形变的蜂窝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07)一端连接有固定板(509),所述固定板(509)内贯穿连接有限位杆(510),所述限位杆(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广奇李朝蓬张兴梅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众合鑫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