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高层建筑减震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对于高烈度区(大于等于8度)、高层高(大于等于10米)的建筑框架结构,由于地震作用较大,建筑结构侧向刚度不足,通过采用减震设计的方法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附加阻尼比降低地震作用,且拥有较好的经济价值。
2、目前对于高层高框架建筑一般采用墙式连接的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是否能够取得理想的减震效果取决于附加阻尼比,而附加阻尼比与阻尼器的变形有关。现有技术中,更多是关注子结构变形与阻尼器变形的关系,对于支撑(悬臂墙)的刚度与阻尼器效率的关系研究较少。《抗震规范》也仅给出了线性阻尼器面内支撑刚度与线性阻尼系数之比的下限取值,对于非线性阻尼器面内、面外刚度取值未进行考虑,不考虑此因素会造成减震设计不安全。现行设计软件,对于上、下悬臂墙,现行软件仅考虑其平面内的相互作用,对其平面外其连接是自由,故无法得出悬臂墙的面外内力,若上、下连接墙变形差异较大时,会造成连接阻尼器的连接板平面外受弯破坏。
3、此外,虽然传统抗震结构和消能减震结构基本可以满足单次地震作用下的设计性能目标,但在强余震作用下可能会出现严重损伤甚至倒塌,主余震序列的共同作用会增加结构的累积损伤,要求结构具有更高的耗能能力。然而,世界各国现有抗震设计规范中均主要考虑单次地震动作用,未对强余震作用对结构的不利影响进行量化规定,使得强余震下结构的破坏程度可能会比单次主震作用时严重,即所设计的结构在主余震作用下未必完全满足预期设计性能,其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提出了更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减震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未考虑强余震对结构的破坏和结构变形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4、获取阻尼器参数,所述阻尼器参数包括阻尼器数量和阻尼器位置,所述阻尼器参数满足目标建筑结构在小震时的减震要求;
5、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结构在大震时对应的目标连接墙厚度;
6、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和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确定在大震时的第一最大阻尼器行程和在余震时的第二最大阻尼器行程;
7、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所述第一最大阻尼器行程以及第二最大阻尼器行程对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进行减震。
8、在一种实施方法中,获取阻尼器参数的方法,包括:
9、计算所述目标建筑结构对应的总应变能;
10、获取预设附加阻尼比,根据所述预设附加阻尼比和所述总应变能确定所述阻尼器参数。
11、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结构在大震时对应的目标连接墙厚度,包括:
12、获取初始连接墙厚度,基于所述阻尼器参数对所述初始连接墙厚度进行迭代优化,确定优化连接墙厚度;
13、对所述优化连接墙厚度进行配筋验算,确定配筋验算结果;
14、获取配筋验算规范,当所述配筋验算结果符合所述配筋验算规范,确定所述优化连接墙厚度为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
15、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所述基于所述阻尼器参数对所述初始连接墙厚度进行迭代优化,确定优化连接墙厚度,包括:
16、基于所述阻尼器参数计算所述初始连接墙厚度对应的附加阻尼比;
17、获取第一预设迭代值,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迭代值迭代更新所述初始连接墙厚度,并基于所述阻尼器参数计算每次更新后的初始连接墙厚度对应的附加阻尼比;
18、获取第一预设阈值,根据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对每次更新后的初始连接墙厚度对应的附加阻尼比与更新前的初始连接墙厚度对应的附加阻尼比之间的第一比值进行判断;
19、当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确定更新后的初始连接墙厚度为所述优化连接墙厚度。
20、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所述第一最大阻尼器行程以及第二最大阻尼器行程对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进行减震,包括:
21、计算所述第二最大阻尼器行程和所述第一最大阻尼器行程之间的第二比值;
22、获取第二预设阈值,根据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对所述第二比值进行判断;
23、当所述第二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不为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设置型钢,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对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进行减震。
24、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25、当所述第二比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获取初始型钢截面,根据所述初始型钢截面、所述阻尼器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确定目标型钢截面;
26、为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设置截面为目标型钢截面的型钢,并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对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进行减震。
27、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型钢截面、所述阻尼器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确定目标型钢截面,包括:
28、根据所述初始型钢截面、所述阻尼器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确定在余震时的第三最大阻尼器行程;
29、计算所述第三最大阻尼器行程和所述第一最大阻尼器行程之间的第三比值;
30、当所述第三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初始型钢截面为所述目标型钢截面;
31、当所述第三比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预设迭代值,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迭代值更新所述初始型钢截面,并基于更新后的初始型钢截面继续执行根据所述初始型钢截面、所述阻尼器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确定在余震时的第三最大阻尼器行程的步骤,直到第三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确定该次更新后的初始型钢截面为所述目标型钢截面。
3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减震装置,其中,所述高层建筑减震装置包括:
33、阻尼器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阻尼器参数,所述阻尼器参数包括阻尼器数量和阻尼器位置,所述阻尼器参数满足目标建筑结构在小震时的减震要求;
34、连接墙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结构在大震时对应的目标连接墙厚度;
35、阻尼器行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和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确定在大震时的第一最大阻尼器行程和在余震时的第二最大阻尼器行程;
36、减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所述第一最大阻尼器行程以及第二最大阻尼器行程对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进行减震。
3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有存储器和一个以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一个以上的程序;所述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的指令;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阻尼器参数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结构在大震时对应的目标连接墙厚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阻尼器参数对所述初始连接墙厚度进行迭代优化,确定优化连接墙厚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所述第一最大阻尼器行程以及第二最大阻尼器行程对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进行减震,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型钢截面、所述阻尼器参数以及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确定目标型钢截面,包括:
8.一种高层建筑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有存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阻尼器参数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结构在大震时对应的目标连接墙厚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阻尼器参数对所述初始连接墙厚度进行迭代优化,确定优化连接墙厚度,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阻尼器参数、所述目标连接墙厚度、所述第一最大阻尼器行程以及第二最大阻尼器行程对所述目标建筑结构进行减震,包括: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斌,张琳,储倩,陈诗学,王泽华,刘乐,曾圳杰,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