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德专利>正文

多显根观赏树木的培育方法及其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289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显根观赏树木的培育方法及其培育装置,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建立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该装置有一个筒体,在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承托泥土的隔网,在隔网上从下往上依次敷设有下蓄水棉层和培养泥土层;在隔网的下方设有空气层,在筒体空气层的筒壁上设有人工调节开口;将植物树苗种植在上述装置的顶层培养泥土中;用手工通过人工调节开口对植物的根部进行修整和缠绕编排;让植物的根部从所述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的底部长入地下;待所述植物根部长入地面牢固后,拆除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让植物的根部的上部显露于地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培育期短,显露根部高而美观实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培育
,尤其是一种用于观赏的,育成根系显露于地面之上作为树桩的一部分的植物培育方法及这种方法所用的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植物在正常生长时,其根部大都是长在泥土当中,这种植物长成之后其根部很少显露于地面之上,达不到人们所希望能观赏到植物根系多显露在地面上形成错综复杂的美感。为了获得育成后展示根部造型的观赏树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方法如“一种榆树栽培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647361A,公开日为2010年02月17日)本专利技术申请公开的一种榆树栽培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示榆树根部造型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是按下列步骤操作的(1)堆筑土墩并用塑料编织布包围;( 在土墩上种植榆树;C3)拆除土墩。这种技术方案虽然操作简便,但是其根部生长显出地面高度有限,而且由于其根部仍完全长在土墩,根部生长较慢,而且不能够人工控制根部造型,其观赏价值、实用价值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显根观赏树木的培育方法及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这种方法及其装置所培育的显根观赏树木可以有效缩短培育期,提高根部的高度并显露出根部的造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多显根观赏树木的培育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建立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该装置有一个泥土和水分保持的筒体,在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承托培养泥土的隔网;在所述隔网的上面,从下往上依次敷设有下蓄水棉层和培养泥土层;在所述隔网的下方设有空气层,所述筒体在所述空气层的筒壁上设有人工整理根系的开口;将植物树苗种植在所述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的最上部的培养泥土中;当所述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进入所述空气层期间,用手或工具通过所述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的人工整理根系的开口对所述植物的根部进行人工整理和缠绕布置;待所述植物根部长入地下3-6年后,拆除所述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让所述植物根部的上部显露于地面之上。作为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内的培养泥土层上敷设有上蓄水棉层,在所述筒体内设有向各上蓄水棉层供水的水管出口 ; 所述下蓄水棉层厚为0. 15-0. 5米;所述培养泥土层厚为0. 3-1. 5米;所述上蓄水棉层厚为0. 15-0. 5米;所述的空气层高为0. 15-1. 5米;在植物树苗种植之前,在所述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之下地面深0. 2-0. 8米处,放置有一块搁置所述筒体,防止筒体歪倒的垫板。用于上述多显根观赏树木的培育方法的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其技术方案是有一个泥土和水分保持的筒体,在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承托泥土的隔网,所述隔网下方的所述筒体的壁上设有人工整理根系的开口。作为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隔网的下方,所述筒体的筒壁上设有供水管出口 ;所述隔网有多张,每张所述隔网的上面,从下往上依次敷设有下蓄水棉层、培养泥土层和上蓄水棉层,所述隔网的下方设有空气层,所述筒体壁上的开口设在该空气层位置上;所述下蓄水棉层厚为0. 15-0. 5米;所述培养泥土层厚为0. 3-1. 5米;所述上蓄水棉层厚为0. 15-0. 5米;所述的空气层高为0. 15-1. 5米采用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获得树根多显露于地面之上,而且树根可以作为树的主干的树桩的观赏树木;2、获得树根显露在地面上的高度较现有技术得到大大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获得植物的观赏价值;3、与现有采用堆筑土墩并用塑料编织布包围的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培育周期可以大大缩短,而且所用筒体较堆筑土墩小得很多,由于可以人工整理和布置筒体内的根系,因此可以获得露出地面的根缠绕得更集中、更富美感;如果采用堆筑土墩并用塑料编织布包围的方法要获得其根部显露于地面的高度与本专利技术的相同,则需要比本专利技术长得多得多的培育时间和堆筑多得多的培养土;4、拆除培育装置后,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观赏树木成活率大,抗倒伏能力强;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对树根直接进行人工干预;6、要获得较高且各种形状的树根露出地面,本专利技术较可靠可行;7、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筒体可做成各种形状,因此可获得与筒体形状相似的根部造型;8、多株苗木集中种植时,可以对各株树根直接进行人工干预,因此可以获得多株树木树根相互缠绕的组合型大树;9、因为能够获得树根显露在地面上的高度较高和各种形状的根部造型,因此,显根树木的观赏和实用价值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多显根观赏树木的培育方法及其培育装置的原理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所示为显根的小叶榕树木的培育方法和装置。培育方法的步骤是第1步,在地面0. 3米深处水平放置一块混凝土垫板15。第2步,建立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用混凝土制作一个多节弯曲易拆装的筒体3,筒体3的上端直径为0. 8米,下端直径为1. 2米。筒体3下端放入地面下的一节的筒壁四周分布有4个直径为0. 3米的根系出口,将筒体3平放在可以防止筒体歪倒的混凝土垫板15上,并用6根拉索将筒体3锚固在地面上。在筒体3内通过筒壁上的小孔和网勾张设有两张用于承托松肥土的塑料隔网7、13。在塑料隔网7的上面,从下往上依次敷设有厚度为0. 3米的下蓄水棉层6、厚度为1米的培养松肥土层5和厚度为0. 3米的上蓄水棉层 4,在上蓄水棉层4的上方装有出水口朝向上蓄水棉层4的供水管2。在塑料隔网13的上面,从下往上依次敷设有厚度为0. 3米的下蓄水棉层12、厚度为1米的培养松肥土层11和厚度为0. 4米的上蓄水棉层10,在上蓄水棉层10的上面与塑料隔网7之间留置有高度为 0. 8米的空气层8,在空气层8周围的筒体3的筒壁四周分布有两个直径为0. 2米的人工整理根系的开口,在其中一个开口处伸入有一根供水管9,供水管9的出水口设在上蓄水棉层 10的上面。在塑料隔网13的下面设有一段高度为0. 4米的空气层14,在空气层14周围的筒体3的筒壁四周分布有两个直径为0. 2米的人工整理根系的开口。第3步,将小叶榕树苗种植在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的培养松肥土层5中,再将上蓄水棉层4敷设在培养松肥土层5的上面,对树苗根据气候按照现有技术对苗木进行浇水、施肥防虫等树木种植管理。第4步,当小叶榕的根向下生长进入空气层8之后,在进入上蓄水棉层10之前的期间,用手或工具通过上空气层8外围筒体3的开口对植物的根系进行修剪、缠绕结构的编排整理,同样,当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进入空气层14之后,在进入地面之前的期间,用手或工具通过空气层14外围筒体3的开口对小叶榕的根系进行修剪、缠绕结构的编排整理。第5步,当小叶榕的根向下生长进入地面后,对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周围的地面进行松土、施肥和浇水,让长入地面下的植物根系向地下四周生长;第6步,当小叶榕树根长入地面5年后,拆除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让所述小叶榕根部的上部显露于地面上。权利要求1.一种多显根观赏树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下列步骤建立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该装置有一个泥土和水分保持的筒体,在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承托培养泥土的隔网;在所述隔网的上面,从下往上依次敷设有下蓄水棉层和培养泥土层;在所述隔网的下方设有空气层,所述筒体在所述空气层的筒壁上设有人工整理根系的开口;将植物树苗种植在所述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的最上部培养泥土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显根观赏树木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下列步骤:建立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该装置有一个泥土和水分保持的筒体,在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承托培养泥土的隔网;在所述隔网的上面,从下往上依次敷设有下蓄水棉层和培养泥土层;在所述隔网的下方设有空气层,所述筒体在所述空气层的筒壁上设有人工整理根系的开口;将植物树苗种植在所述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的最上部培养泥土中;当所述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进入所述空气层期间,用手或工具通过所述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的人工调节开口对所述植物的根部进行人工整理和缠绕布置;待所述植物根部长入地下3-6年后,拆除所述多显根观赏树木培育装置,让所述植物根部的上部显露于地面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
申请(专利权)人:吴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