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间冷循环燃气轮机间冷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自动补水及回水装置。
技术介绍
1、燃气轮机因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大、反应迅速等特点,从诞生之日起,在民用发电、机械驱动,军用航空、舰船等领域受到各国的广泛青睐。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是在简单循环船用燃气轮机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中间冷却器,优化热力循环方式,降低空气进入高压压气机的温度,进而降低高压压气机压缩耗功,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及功率。中间冷却器通常采用淡水冷却从低压压气机进入高压压气机的空气,为了满足中间冷却器的工作要求,需配备为间冷器提供淡水的间冷系统。间冷系统通常由间冷器、补水装置、海水换热器、循环泵、海水泵等设备组成。
2、目前国内外对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间冷循环燃气轮机性能优化研究,如r.c.wilcock等人论证了提高涡轮进口温度对间冷循环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刘顺隆等人对icr循环总体与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用高阶偏差法计算分析了icr燃气轮机的变工况性能等;二是对间冷器设计的优化设计,如:文超柱等人开发出了间冷器设计程序,可设计并分析间冷器多个截面的温度、压力、速度、局部传热系数等参数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安洋等人分析了间冷器翅片高度、厚度等结构参数对间冷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而完成了间冷器结构的迭代改进和验证;马建强等人开展了两型间冷器芯体热力特性试验研究,明确了翅片轴向排布式间冷器芯体的换热特性及水侧阻力特性优于翅片周向排布式芯体等结论。对间冷系统的研究较少,高鹏等人使用vb程序语言和vs平台
3、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由于其功能需求及使用环境的限制,要求间冷系统结构紧凑,可快速投运;同时为了防止间冷器结垢,一般使用纯净水作为冷却介质,而舰船存储空间有限,这就要求间冷系统修理时应实现对纯净水的回收与再利用;另外间冷器一般采用板翅式换热器,其中空气较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排出,冷却液中气体的含量不仅影响间冷器的换热效果,过多的气体也会对间冷系统中循环泵的叶轮造成气蚀,进而影响循环泵的寿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间冷循环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补液回液装置,其结构紧凑,可实现快速为间冷系统补充冷却液,并及时将系统中的气体排出,同时实现冷却液的快速回收。
4、现有的间冷系统一般只有补水装置,不具备回水功能;同时现有间冷系统多采用运行前补水的方式,要完全排尽系统中的气体所需时间较长;另外当外系统出现渗漏时,并不能在系统运行时实现实时补水,可能造成气体再次进入系统,影响间冷器的换热性能和循环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补水及回水装置,其结构紧凑,可实现快速为间冷系统补充冷却液,并及时将系统中的气体排出,同时实现冷却液的快速回收,以满足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的使用要求。
2、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自动补水及回水装置,包括储水箱和循环水箱;所述储水箱与循环水箱连接,储水箱与循环水箱间设置有离心补水泵、止回阀、电动截止阀a、电动截止阀b、电动截止阀c和电动截止阀d,实现储水箱和循环水箱之间冷却水的自动供给与回收;所述储水箱和循环水箱均设设有排气管路;所述储水箱的排气管路与污水箱连接并安装有气动排气阀;所述循环水箱的排气管路与污水箱连接并安装有截至阀。
3、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箱安装有液位计a和压力传感器。
4、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箱出口安装变频循环水泵,实现运行时的自动补水。
5、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箱出口安装滤器,防止异物进入循环水泵及间冷器。
6、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截至阀a和电动截至阀d设置为连锁开启,连锁关闭;所述电动截至阀b和电动截至阀c设置为连锁开启,连锁关闭。
7、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安装有液位计b。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9、一、不仅可实现对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的冷却纯净水的补给,也可实现燃气轮机修理时对冷却纯净水的回收,进而节约冷却纯净水资源。
10、二、补水及回水共用一台补水泵,通过控制不同的连锁动作电动截止阀实现间冷系统的初步补水和回水,同时利用系统循环泵配合电动截至阀,实现系统运行时的实时补水,可进一步降低循环水箱的体积要求,整个装置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
11、三、利用系统循环水泵配合电动截至阀,实现系统运行时的实时补水,可保证外系统冷却水微泄露时,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的稳定运行及性能指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自动补水及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12)和循环水箱(1);所述储水箱(12)与循环水箱(1)连接,储水箱(12)与循环水箱(1)间设置有离心补水泵(9)、止回阀(10)、电动截止阀A(5)、电动截止阀B(8)、电动截止阀C(11)和电动截止阀D(15),实现储水箱(12)和循环水箱(1)之间冷却水的自动供给与回收;所述储水箱(12)和循环水箱(1)均设设有排气管路;所述储水箱(12)的排气管路与污水箱连接并安装有气动排气阀(4);所述循环水箱(1)的排气管路与污水箱连接并安装有截至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自动补水及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1)安装有液位计A(2)和压力传感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自动补水及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1)出口安装变频循环水泵(6),实现运行时的自动补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自动补水及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自动补水及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截至阀A(5)和电动截至阀D(15)设置为连锁开启,连锁关闭;所述电动截至阀B(8)和电动截至阀C(11)设置为连锁开启,连锁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自动补水及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2)安装有液位计B(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自动补水及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12)和循环水箱(1);所述储水箱(12)与循环水箱(1)连接,储水箱(12)与循环水箱(1)间设置有离心补水泵(9)、止回阀(10)、电动截止阀a(5)、电动截止阀b(8)、电动截止阀c(11)和电动截止阀d(15),实现储水箱(12)和循环水箱(1)之间冷却水的自动供给与回收;所述储水箱(12)和循环水箱(1)均设设有排气管路;所述储水箱(12)的排气管路与污水箱连接并安装有气动排气阀(4);所述循环水箱(1)的排气管路与污水箱连接并安装有截至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冷循环船用燃气轮机间冷系统自动补水及回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1)安装有液位计a(2)和压力传感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文,李贝贝,杨永波,杨正薇,张智博,王峥,张澄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