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及其管模装置和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及其管模装置和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879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及其管模装置和制备方法,属于PVC管材制备技术领域。该管材的ABR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40‑100份,氯化聚乙烯5‑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3‑5份,偶联剂0.5‑2份,稳定剂1.2‑1.8份,聚乙烯醋0.2‑1.0份,抗氧剂0.08‑0.02份,酞青蓝0.02‑0.05份,钛白粉0.5‑1份,石蜡0.2‑0.8份,促进剂0.7‑1份,引发剂0.1‑0.3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20份。通过上述原料配比形成ABR管道材料,使得PVC管材具有较好的耐低温、高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pvc管材,具体涉及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及其管模装置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供水系统中,塑料管材具有不腐蚀、卫生性能好、易于安装等特点,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替代传统的镀锌铁管已是大势所趋。塑料给水管材按材料分主要包括:聚氯乙烯(pvc)、聚乙烯、聚丙烯等,由于pvc管道相比其他管道具有强度高、阻燃性好、高环刚度、优异的耐候性能等优点,因此广泛的应用。

2、但是,pvc管道在低温下韧性差是公认的事实,在运输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因此,亟需采用较好的改性方法提高管材的韧性,以满足其在给水管材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及其管模装置和制备方法,旨在解决pvc管材低温脆性、抗冲击性差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40-100份,氯化聚乙烯5-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3-5份,偶联剂0.5-2份,稳定剂1.2-1.8份,聚乙烯醋0.2-1.0份,抗氧剂0.08-0.2份,酞青蓝0. 02-0.05份,钛白粉0. 5-1份,石蜡0. 2-0.8份,促进剂0.7-1份,引发剂0.1-0.3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20份。

4、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由稀土稳定剂和有机锡稳定剂组成,其中稀土稳定剂和有机锡稳定剂的重量比为0.2-0.4:1-1.3。

5、进一步地,所述促进剂为异辛酸钴溶液。

6、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丁酮溶液或者过氧化氢异丙苯溶液。

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管材的abr材料的管模装置,包括管模本体、第一底板、以及分布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相对两侧并用于与所述管模本体相抵接的一对支撑轮,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用于分别对应支撑一对所述支撑轮的一对支撑架,所述第一底板上还设有用于带动一对所述支撑架滑动以实现调节所述管模本体高度的调节组件,一对所述支撑轮对应于所述管模本体的抵接位置开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多个齿槽,所述管模本体上设有与任意一个所述齿槽相啮合的轮齿。

8、进一步地,一对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用于将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的第一螺纹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远离所述第二丝杆一端的第一旋拧手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远离所述第一丝杆一端的第二旋拧手轮,所述第一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二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上。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上竖立有一对螺旋杆,一对所述螺旋杆分布于所述管模本体的相对两侧,各所述螺旋杆上套设有用于与所述管模本体相抵接的第二螺纹套筒,一对所述螺旋杆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管模本体相抵接的弹性夹。

10、进一步地,所述管模本体上对应所述弹性夹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弹性夹置于所述卡槽中。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底板移动的丝杆机构。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管材的制备方法,使用上述所述的管模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3、按配方量称取各原料,将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偶联剂、稳定剂、聚乙烯醋、抗氧剂、酞青蓝、钛白粉、石蜡、促进剂、引发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温度90-120℃,转速为500-1000r/min,混合4-5min得到混合物a;

14、将混合物a输送至挤出机,在机筒温度150-170℃,机头温度170-220℃,得到流体b;

15、将流体注入管模装置中,进行口模成型,口模温度190℃,得到不定型物c;

16、将不定型物c抽真空、冷却成型。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的相容性较好,通过相互键合交联形成网络结构,较大的提高了管材的抗击性能和冲击韧性;稳定剂、抗氧剂的协同作用,增加了管材的耐受性、抗氧化性能;通过聚氯乙烯树脂与促进剂、引发剂混合,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纤维丝状结构,提高了管材的耐压性;通过上述原料配比形成abr(给水用丙烯酸酯)管道材料,使得pvc管材具有较好的耐低温、高冲击性能;石蜡可以改变管材的加工流变性,提高管材的表面光洁度。

18、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40-100份,氯化聚乙烯5-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3-5份,偶联剂0.5-2份,稳定剂1.2-1.8份,聚乙烯醋0.2-1.0份,抗氧剂0.08-0.2份,酞青蓝0. 02-0.05份,钛白粉0. 5-1份,石蜡0. 2-0.8份,促进剂0.7-1份,引发剂0.1-0.3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由稀土稳定剂和有机锡稳定剂组成,其中稀土稳定剂和有机锡稳定剂的重量比为0.2-0.4: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异辛酸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丁酮溶液或者过氧化氢异丙苯溶液。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管材的ABR材料的管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模本体、第一底板、以及分布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相对两侧并用于与所述管模本体相抵接的一对支撑轮,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用于分别对应支撑一对所述支撑轮的一对支撑架,所述第一底板上还设有用于带动一对所述支撑架滑动以实现调节所述管模本体高度的调节组件,一对所述支撑轮对应于所述管模本体的抵接位置开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多个齿槽,所述管模本体上设有与任意一个所述齿槽相啮合的轮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用于将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的第一螺纹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远离所述第二丝杆一端的第一旋拧手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远离所述第一丝杆一端的第二旋拧手轮,所述第一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二滑块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竖立有一对螺旋杆,一对所述螺旋杆分布于所述管模本体的相对两侧,各所述螺旋杆上套设有用于与所述管模本体相抵接的第二螺纹套筒,一对所述螺旋杆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管模本体相抵接的弹性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模本体上对应所述弹性夹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弹性夹置于所述卡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底板移动的丝杆机构。

10.一种管材的制备方法,使用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管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氯乙烯40-100份,氯化聚乙烯5-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3-5份,偶联剂0.5-2份,稳定剂1.2-1.8份,聚乙烯醋0.2-1.0份,抗氧剂0.08-0.2份,酞青蓝0. 02-0.05份,钛白粉0. 5-1份,石蜡0. 2-0.8份,促进剂0.7-1份,引发剂0.1-0.3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8-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由稀土稳定剂和有机锡稳定剂组成,其中稀土稳定剂和有机锡稳定剂的重量比为0.2-0.4: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异辛酸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的abr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丁酮溶液或者过氧化氢异丙苯溶液。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管材的abr材料的管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模本体、第一底板、以及分布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相对两侧并用于与所述管模本体相抵接的一对支撑轮,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用于分别对应支撑一对所述支撑轮的一对支撑架,所述第一底板上还设有用于带动一对所述支撑架滑动以实现调节所述管模本体高度的调节组件,一对所述支撑轮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龙潘福渠胡少伟滕谋勇沈贵文侯兆光何德超韩瑞李秀魏秀芳张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信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