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格构梁吊装,具体涉及一种格构梁吊装装置及其抓取工装。
技术介绍
1、格构加固技术是利用格构梁(包括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进行边坡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加以固定的一种边坡加固技术,应用广范。
2、其中,格构梁一般通过吊车进行吊装搬运,吊车上设置有吊具,格构梁上预先绑扎有钢筋。在吊装格构梁前,人工连接吊具与钢筋;在将格构梁吊装至指定位置后,又需要人工解除吊具与钢筋的连接。即格构梁吊装前与吊具的安装以及吊装后与吊具的拆卸均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干预,格构梁与吊车的拆装效率较低。且吊装作业为低高空作业,工人在吊车下进行施工,施工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格构梁吊装装置及其抓取工装,其解决了格构梁与吊车的拆装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包括吊钩、抓手、伸缩驱动器、铰接杆和格构梁工装;
5、所述吊钩上设置有第一吊钩;
6、所述抓手与所述吊钩通过铰接杆铰接;所述抓手上设置有第二吊钩;
7、所述伸缩驱动器的一端与所述吊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抓手连接;
8、其中,所述伸缩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吊钩绕所述铰接杆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相互远离或靠近;
9、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相互靠近时能够夹持所述格构
10、可选地,一对所述第二吊钩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吊钩的下方;一对所述第二吊钩和一对所述第一吊钩的自由端能够一一对应地抵接。
11、可选地,一对所述第二吊钩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吊钩的内侧。
12、可选地,格构梁吊装装置还包括顶撑板和托板;
13、所述顶撑板与所述抓手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抓手的下方;
14、所述托板与所述顶撑板连接,并朝向所述格构梁工装设置。
15、可选地,所述格构梁工装包括吊杆、连接板、一对连接块和多根u形抱箍;
16、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吊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一对所述连接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吊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相互靠近时能够夹持所述吊杆;
17、所述u形抱箍的两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
18、可选地,所述格构梁工装还包括一对侧挡板;
19、所述侧挡板垂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顶面;
20、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托板避空槽;所述托板避空槽设置于一对所述侧挡板之间。
21、可选地,所述吊钩上设置有耳板;
22、所述耳板与所述侧挡板通过安全销连接。
23、可选地,沿垂直于所述吊杆的轴线方向,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对螺纹孔;
24、所述u形抱箍与所述螺纹孔通过螺母连接。
25、可选地,所述格构梁工装包括连杆、一对提钩、一对钢丝绳、多根第一插杆和多根第二插杆;
26、所述提钩的一端插接有多根所述第一插杆,另一端与连杆连接;一对所述提钩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连杆的两端;
27、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另一端插接有多根所述第二插杆;一对所述钢丝绳一一对应设置于一对所述提钩的内侧;
28、所述第一吊钩和所述第二吊钩相互靠近时能够夹持所述连杆。
2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抓取工装,所述抓取工装包括如上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
30、(三)有益效果
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2、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均为弯钩形状,弯钩内部有钩槽,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在靠近闭合后,两者的钩槽叠加形成容纳腔,铰接杆被卡合于容纳腔内,实现格构梁吊装装置对格构梁的自动抓取,从而能够对格构梁进行起吊。当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相互远离时,容纳腔打开,铰接杆能够脱出容纳腔,实现格构梁吊装装置对格构梁的自动卸料。格构梁吊装装置能够自动完成对格构梁的抓取和卸料,操作简单,耗时短,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及劳动强度。
33、格构梁工装安装于格构梁上,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相互靠近时能够夹持格构梁工装,也即格构梁工装与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可拆卸连接,实现自动脱钩卸料,因此可以在完成一次吊装后,将格构梁工装拆卸下来并安装至下一准备吊装的格构梁上,实现格构梁工装的重复利用,节省成功成本。当然,也可以在吊装前,在多根格构梁上对应安装多个格构梁工装,加快施工效率,多个格构梁工装在完成吊装后同样能够回收再利用。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格构梁工装,可以对应吊装不同规格的格构梁,且均能够通过第一吊钩和第二吊钩进行吊装,格构梁吊装装置的适用范围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吊装装置包括吊钩(1)、抓手(2)、伸缩驱动器(3)、铰接杆(4)和格构梁工装(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二吊钩(21)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吊钩(11)的下方;一对所述第二吊钩(21)和一对所述第一吊钩(11)的自由端能够一一对应地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二吊钩(21)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吊钩(1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格构梁吊装装置还包括顶撑板(22)和托板(23);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工装(5)包括吊杆(51)、连接板(52)、一对连接块(53)和多根U形抱箍(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工装(5)还包括一对侧挡板(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1)上设置有耳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吊装装置包括吊钩(1)、抓手(2)、伸缩驱动器(3)、铰接杆(4)和格构梁工装(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二吊钩(21)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吊钩(11)的下方;一对所述第二吊钩(21)和一对所述第一吊钩(11)的自由端能够一一对应地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二吊钩(21)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吊钩(1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格构梁吊装装置还包括顶撑板(22)和托板(23);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格构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梁工装(5)包括吊杆(51)、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通正,张海涛,欧阳新池,蔡岗础,张贤福,张延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