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侧墙钢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工法制造技术_技高网

侧墙钢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26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墙钢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工法,所述侧墙钢模板结构包括支撑架及调整组件,所述支撑架具有呈夹角设置的抵墙端与撑地端、以及一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用以连接至外部固定结构,所述抵墙端设置有钢模板;所述调整组件包括两个调整结构,两个所述调整结构沿所述钢模板的厚度方向呈间隔设置在所述撑地端,所述调整结构具有一撑地部,所述撑地部沿所述钢模板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可调。根据杠杆原理,通过对两个调整结构的撑地部进行调整,能够调整钢模板的垂直度,之后将固定端连接至外部固定结构,能够实现对侧墙钢模板结构的固定,而钢模板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的优点,能够保证侧墙的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侧墙施工,特别涉及一种侧墙钢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1、在隧道主体结构侧墙施工过程中,由于侧墙具有高度较高、墙身厚度较大的特点,并且施工对侧墙的垂直度、外观质量、抗渗质量有极高的要求,而现有木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侧墙的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侧墙钢模板结构及其施工工法,旨在解决隧道主体结构侧墙施工过程中木模板难以满足施工要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包括:

3、支撑架,具有呈夹角设置的抵墙端与撑地端、以及一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用以连接至地锚,所述抵墙端设置有钢模板;以及,

4、调整组件,包括两个调整结构,两个所述调整结构沿所述钢模板的厚度方向呈间隔设置在所述撑地端,所述调整结构具有一撑地部,所述撑地部沿所述钢模板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可调。

5、可选地,所述钢模板包括:

6、钢板本体,具有一朝向所述抵墙端的背面;以及,

7、加强组件,包括呈交错连接的多个第一加强件以及多个第二加强件,多个所述第二加强件沿所述钢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钢模板的高度方向呈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加强件沿所述钢模板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钢模板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

8、其中,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的其中之一安装在所述钢板本体的背面,其中另一安装在所述抵墙端。

9、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件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钢板本体贯通的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一让位孔,所述第二加强件上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加强件贯通的第二让位孔,所述第二让位孔与所述第一让位孔呈对位设置,以限定出第二连接通孔;

10、所述侧墙钢模板结构还包括多个连接螺栓,多个所述连接螺栓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连接至所述钢板本体。

11、可选地,所述钢板本体上还形成有多个安装凸部,多个所述安装凸部分别伸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其中,多个所述连接螺栓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安装凸部。

12、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三角架,所述抵墙端与所述撑地端分别形成于所述三角架的两个临接侧端,所述固定端形成于所述三角架的底角端;

13、所述三角架与所述调整组件一一对应组成支撑组,所述支撑组设置多组,且沿所述钢模板的长度方向呈间隔排布。

14、可选地,两个所述三角架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件,多个所述第三加强件包括对应所述底角端设置的锁固加强件,所述锁固加强件用以通过拉杆螺栓结构连接至地锚。

15、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

16、安装套管,沿所述钢模板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撑地端形成于所述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的底部贯通形成有翻转孔,所述调整结构对应所述翻转孔铰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套管;以及,

17、换位轴芯,沿所述钢模板的厚度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套管内,以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换位轴芯上形成有容纳槽;

18、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容纳槽对位至所述翻转孔,所述调整结构能翻转至所述容纳槽内;

19、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翻转孔呈错位设置,所述调整结构能抵接至所述换位轴芯。

20、可选地,所述调整结构包括:

21、调整座,铰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套管,所述调整座形成有沿所述钢模板的高度方向贯通的螺纹孔;以及,

22、内六角螺栓,设置于所述螺纹孔,所述撑地部形成于所述内六角螺栓伸出所述螺纹孔的一侧;

23、所述安装套管的顶部还贯通形成有第三让位孔,所述换位轴芯上形成有贯通设置的第四让位孔,在所述换位轴芯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让位孔与所述第四让位孔呈对位设置,以限定出第三连接通孔,所述第三连接通孔与所述螺纹孔对位导通,用以供外部内六角扳手伸入。

24、可选地,所述支撑架上对应所述钢模板的顶部设置有作业平台;和/或,

25、所述钢模板包括钢板本体,在所述钢模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钢板本体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呈对位设置的拼接凸块,所述拼接凸块上还形成有第五让位孔,所述第五让位孔用以供锁固螺栓穿设。

2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施工工法基于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所述施工工法包括:

27、安装步骤:在所述侧墙钢模板结构吊装至待施工侧墙后,调整两个所述调整结构的撑地部的位置,以将所述钢模板初步对位至所述施工侧墙;

28、调试步骤:使用经纬仪测量所述钢模板的第一当前垂直度,在所述第一当前垂直度在误差范围之外时,调整两个所述撑地部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一当前垂直度处于误差范围之内;

29、加固步骤:将所述固定端拉紧连接至预先设置的地锚;

30、验收步骤:使用经纬仪测量所述钢模板的第二当前垂直度,在所述第二当前垂直度在误差范围之内时,完成对所述侧墙钢模板结构的施工。

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两个所述调整结构在所述钢模板的厚度方向排布设置,且在所述钢模板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调整结构的撑地部的位置可调,基于杠杆原理,所述钢模板的倾斜程度可调,也即是垂直度可调,在将所述钢模板调整完毕后,可以将所述固定端连接锁固至预先设置好的地锚从而实现对侧墙钢模板结构的整体固定,再结合所述钢模板的设置,能够充分保证侧墙的垂直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并且由于所述钢模板具有精度高、不易变形以及整体性好的优点,能够缓解由传统侧墙木模板拼缝错台、漏浆导致墙身变形的问题,避免墙身出现蜂窝、麻面、错台等质量问题,保证了结构混凝土的密实性、抗渗性、耐久性以及整体外观质量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钢板本体贯通的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一让位孔,所述第二加强件上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加强件贯通的第二让位孔,所述第二让位孔与所述第一让位孔呈对位设置,以限定出第二连接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本体上还形成有多个安装凸部,多个所述安装凸部分别伸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其中,多个所述连接螺栓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安装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三角架,所述抵墙端与所述撑地端分别形成于所述三角架的两个临接侧端,所述固定端形成于所述三角架的底角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三角架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加强件,多个所述第三加强件包括对应所述底角端设置的锁固加强件,所述锁固加强件用以通过拉杆螺栓结构连接至地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结构包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对应所述钢模板的顶部设置有作业平台;和/或,

10.一种施工工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钢板本体贯通的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一让位孔,所述第二加强件上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加强件贯通的第二让位孔,所述第二让位孔与所述第一让位孔呈对位设置,以限定出第二连接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本体上还形成有多个安装凸部,多个所述安装凸部分别伸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其中,多个所述连接螺栓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安装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钢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三角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锟陈家亮王光耀徐青张德强陈晓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