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慧琴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214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产品配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标准品的产品工艺流程,根据产品工艺流程确定超差源;按照超差源获取超差品与标准品的超差源数据,计算超差品与标准品的超差源数据之间的超差源差值,选取出超差源差值小于等于预设超差源阈值的超差品,记为预选超差品,所述超差品包括滞品;根据预选超差品与目标装配品的安装配合状态,确定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获取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之间的超差距离,选取出超差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超差距离阈值的预选超差品,记为终选超差品;将终选超差品与目标装配品进行配合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超差品与滞品配合效率低、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配合,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会出现超差品与滞品,其中,超差品是按现行标准是不合格的但是可以安全使用的产品,只是质量比正品稍差一点,而根据库存的质量与周转状态,库存可以分为呆品、滞品与正常品,呆品和滞品都属于不正常的产品,呆品已经丧失基本功能,没有利用价值,滞品虽然可以用,但周转得太慢,时间长了也可能变成呆品。对于超差品与滞品的管理,通常是做好“两个单独”,也即单独列表与单独存放,防止与正常产品混淆。虽然超差品与滞品都不符合现行标准,但是在一定的期限内,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如果直接将其进行报废处理,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为超差品与滞品完全可以与正常产品或者其他类型的产品进行配合,使用在标准要求较低的某些领域。但是,目前有关产品配合处理的技术,均是基于正常产品或标准品进行的,也即配合处理的产品均是满足现行标准的,对于超差品与滞品来说配合效率低、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解决了超差品与滞品配合效率低、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包括:

3、s1、获取标准品的产品工艺流程,根据产品工艺流程确定超差源;

4、s2、按照超差源,获取超差品与标准品的超差源数据,计算超差品与标准品的超差源数据之间的超差源差值,选取出超差源差值小于等于预设超差源阈值的超差品,记为预选超差品,所述超差品包括滞品;

5、s3、根据预选超差品与目标装配品的安装配合状态,确定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获取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之间的超差距离,选取出超差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超差距离阈值的预选超差品,记为终选超差品;

6、s4、将终选超差品与目标装配品进行配合使用。

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由于超差品与标准品均是相同产品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但是按现行标准不合格却可以安全使用,比如,现行标准为直径误差±1mm,而超差品直径误差为±2mm,其他方面与现行标准完全一样,为了尽可能将超差品与目标装配品进行配合使用,本方案进行两个层次的挑选:首先,选取出超差源差值小于等于预设超差源阈值的超差品记为预选超差品,由于超差品与标准品之间的超差是因产品工艺流程中部分超差源造成的,以缩小超差源误差的思路,确保第一次选取出的超差品与标准品的整体相似度,为配合使用创造初步条件,提高超差品的配合效率;然后,选取出超差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超差距离阈值的预选超差品并记为终选超差品,通过虚拟安装的思路,根据安装配合状态确定超差距离,尽可能缩小装配误差,为配合使用创造终极条件,提高了超差品的配合使用效果。

8、本专利技术为了尽可能将超差品与目标装配品进行配合使用,在配合使用前进行两个层次的挑选,解决了超差品与滞品配合效率低、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9、进一步,s3中,确定的测量点有多个,确定的测量基准面只有一个,对于每个预选超差品,逐个获取多个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将最小距离作为预选超差品的超差距离,选取出超差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超差距离阈值的预选超差品,记为终选超差品。

10、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超差距离能够直接体现超差品、目标装配品之间的安装配合状态的实际情况,而超差品、目标装配品之间的安装配合状态通常又比较紧密,空间也比较狭小,这样增加测量点能够提高超差距离的准确度与精确度。

11、进一步,s4中,按照超差距离的大小,对终选超差品进行排序,选取超差距离排名靠前预设位数的终选超差品,将其逐个与目标装配品进行应力应变仿真分析,得到应力仿真值或应变仿真值,并选取应力仿真值或应变仿真值最小的超差品进行配合使用。

12、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配合使用时,超差品与目标配合品会直接接触并受力,在配合使用之前进行应力应变仿真分析,选取应力仿真值或应变仿真值最小的超差品,能够防止因配合使用出现疲劳损坏或者其他由应力应变作用导致的失效,提高了配合使用的有效性与使用寿命。

13、进一步,s3中,从预选超差品中选取出终选超差品之后,按照超差距离的大小对终选超差品进行排序,并按照超差距离的大小列表与存放。

14、有益效果在于:超差距离越小,超差品、目标装配品的之间的安装配合状态与标准品、目标装配品的之间的安装配合状态就越接近,无论是几何尺寸上的配合,还是受力性能等方面的配合,也都更好,从而便于快速选取最优的超差品进行配合使用。

15、进一步,s3中,获取预选超差品与目标装配品的三维建模数据,通过仿真分析确定预选超差品与目标装配品的安装配合状态,基于仿真分析确定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并获取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之间的超差距离。

16、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实际测量来说,采用仿真分析确定安装配合状态,并获取超差距离,既能够提高超差距离测量的精确性,又能够提高获取的效率。

17、进一步,所述超差源是影响标准品与超差品尺寸与性能的因素,包括控制状态、设备状态与环境状态。

18、有益效果在于:超差品与标准品的产品工艺流程基本都是智能的工艺流程,其超差主要由控制状态、设备状态与环境状态造成,这样能够囊括超差的大部分影响因素,确保预选超差品的选取尽可能准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确定的测量点有多个,确定的测量基准面只有一个,对于每个预选超差品,逐个获取多个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将最小距离作为预选超差品的超差距离,选取出超差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超差距离阈值的预选超差品,记为终选超差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按照超差距离的大小,对终选超差品进行排序,选取超差距离排名靠前预设位数的终选超差品,将其逐个与目标装配品进行应力应变仿真分析,得到应力仿真值或应变仿真值,并选取应力仿真值或应变仿真值最小的超差品进行配合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从预选超差品中选取出终选超差品之后,按照超差距离的大小对终选超差品进行排序,并按照超差距离的大小列表与存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获取预选超差品与目标装配品的三维建模数据,通过仿真分析确定预选超差品与目标装配品的安装配合状态,基于仿真分析确定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并获取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之间的超差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差源是影响标准品与超差品尺寸与性能的因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确定的测量点有多个,确定的测量基准面只有一个,对于每个预选超差品,逐个获取多个测量点与测量基准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将最小距离作为预选超差品的超差距离,选取出超差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超差距离阈值的预选超差品,记为终选超差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差品与滞品的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按照超差距离的大小,对终选超差品进行排序,选取超差距离排名靠前预设位数的终选超差品,将其逐个与目标装配品进行应力应变仿真分析,得到应力仿真值或应变仿真值,并选取应力仿真值或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琴侯立志张星发
申请(专利权)人:周慧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