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13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平屋面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包括若干个配合安装在墙体上的平屋面单元;所述平屋面单元包括混凝土主体板,所述混凝土主体板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固定有互相紧贴设置的泡沫板和隔热板;所述混凝土主体板成型后经过高温养护,使得所述泡沫板融化形成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两端为薄壁,薄壁破碎后形成通风道;所述泡沫板包括多个文丘里单元连续设置;墙体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凸起以及与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适配的固定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模块化和一体化相结合设计,便于施工及维护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了平屋面的通风、隔热和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屋面及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


技术介绍

1、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平屋面的通风、隔热和防水问题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传统的平屋面通常采用架空层来增加通风,但这种结构存在维护困难的问题,需要定期清理内部杂物,否则容易引发霉变和排水不畅。此外,隔热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水汽,如不能及时排出,会引发屋面鼓包和影响散热效率等问题。防水层位于混凝土浇筑层下方,一旦受到损坏,维修困难。

3、针对上述问题,虽然现有技术中针对一些技术进行了改进,但仍然存在结构强度、稳定性、成本与施工难度以及美观性等方面的问题。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集通风、隔热、防水功能于一体的平屋面构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包括若干个配合安装在墙体上的平屋面单元;

4、所述平屋面单元包括混凝土主体板,所述混凝土主体板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固定有互相紧贴设置的泡沫板和隔热板;

5、所述钢筋笼、泡沫板和隔热板泡沫板经混凝土浇筑为一体成型的混凝土主体板;

6、所述混凝土主体板成型后经过高温养护,使得所述泡沫板融化形成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两端为薄壁,薄壁破碎后形成通风道;

7、所述泡沫板包括多个文丘里单元连续设置的中心板,每个所述文丘里单元还设置有与通风道端口处一体设置的旁通部;所述文丘里单元融化后形成多个文丘里收缩部连续设置的通风道,所述旁通部融化后形成旁通支道,所述旁通支道使得每个所述文丘里收缩部横截面积最小处与通风道端口扩张部位连通;

8、所述混凝土主体板两侧设置有适配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所述平屋面单元之间通过所述翼板和下翼板卡接配合,所述翼板和下翼板之间配合设有密封条;

9、所述通风道使得所述混凝土主体板形成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厚度大于上支撑板;

10、所述下支撑板内设置有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上的第一预埋连接件,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的下方配合固定有泡沫块,第一预埋连接件的端部紧贴所述泡沫块或伸入所述泡沫块内,所述泡沫块经高温养护融化后形成空腔,空腔破碎后形成定位槽,所述墙体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凸起以及与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适配的固定座。

11、作为优选,所述泡沫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板两侧的侧板部,所述侧板部经过高温养护融化后形成侧通道,所述侧通道为直通道。

12、作为优选,所述泡沫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板两端的端板部,所述端板部与所述中心板和侧板部为一体结构;

13、所述端板部的上下左右均凸出,所述端板部经高温养护融化后形成沉台,所述沉台内安装有滤网。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包括与钢筋笼卡接固定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套管座,所述第一螺纹套管座内配合有第一防堵螺栓,所述第一螺纹套管座侧部设有互相垂直设置的横卡板和纵卡板,所述横卡板和纵卡板设置有与钢筋笼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配合卡接的卡槽。

15、作为优选,所述端板部一侧的钢筋笼内还固定有用以安装所述滤网的第二预埋连接件,所述第二预埋连接件端部与所述端板部紧贴设置或伸入所述端板部内;

16、所述第二预埋连接件包括第二螺纹套管座,所述第二螺纹套管座内配合有第二防堵螺栓,所述第二螺纹套管座的侧部设置有与钢筋笼的竖向钢筋和纵向钢筋配合卡接的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

17、作为优选,所述泡沫板通过粘接层粘接固定在所述隔热板上,所述隔热板通过预埋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钢筋笼内。

18、作为优选,所述预埋固定件包括与钢筋笼的竖向钢筋卡接的竖向卡套,所述竖向卡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安装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钢筋笼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卡接的横向卡套和纵向卡套。

19、作为优选,所述泡沫块通过扎带绑扎固定;所述隔热板的下侧粘接有热熔胶层。

20、作为优选,所述泡沫板的文丘里单元的大小呈依次递减或递增设置,使得所述通风道内的文丘里收缩部呈依次递减或递增设置。

21、作为优选,位于端部的文丘里单元的旁通部与其另一端所对应的文丘里单元之间的关系为:随着距离的增大依次靠近通风道端口排列设置。

22、本专利技术协同散热原理:通风道内自然通风,可以带走上支撑面板吸收的太阳光热量,同时,带走隔热板产生的排汽,并带走隔热板吸收的热量,协同作用之下,达到有效隔热。

23、在此基础上,通风道的文丘里收缩部随着横截面积的变小,气流流速变大,产生负压,使得通风道端口处的气流受到吸引通过旁通支道再次进入通风道内,形成气流循环,可提升通气道内的气流流速;进一步地,通过多个连续的文丘里收缩部的相互促进与协同配合,进一步提升了通气道内的气流流速,从而提高了通风效率和散热效率,实现更有效的散热。

2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通过模块化和一体化相结合设计,便于施工及维护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了平屋面的通风、隔热和防水功能,简化了平屋面的构造,减少了传统设计中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和可能的泄漏点。

26、平屋面单元在工厂预制,且预制过程简便,浇筑成型后,在高温养护的过程中即可实现通风腔和定位槽都已成型的一体成型混凝土结构,到现场只需敲碎薄壁,而后进行简单的装配操作,大大简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27、通风道内的文丘里收缩部与旁通支道的设计,提高了通风效率和散热效率,如此设计使得通风道内的气流流速增加,形成气流循环,从而更有效地带走热量和隔热层产生的水汽。

28、平屋面单元是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有助于抵抗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变形和损坏。

29、在定位槽和墙体凸起以及第一预埋连接件和固定座连接固定的基础上,通过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卡接配合,保证了平屋面单元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并设置密封条,进而保证了密封性,提高了防水性能。

30、整体结构简洁,无多余的突出部件,提高了平屋面的外观整洁和美观性。同时,由于采用预制构件,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同时减少了现场的湿作业,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5.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6.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7.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8.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4.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5.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隔热、防水一体化平屋面构造,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佳丁军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