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591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涉及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区域内分布式资源以计算分布式资源的双尺度距离,将区域内分布式资源聚合为若干个分布式资源聚合簇;S2、设置高比例多元分布式资源聚合效果评价指标对聚合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筛选;S3、对参与优化调控的分布式资源聚合簇进行调控能力评估,建立分布式资源聚合簇调控模型以确定聚合簇整体对外可调控功率区间范围;S4、建立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协调降损优化模型,并求解,根据结果制定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的降损运行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配电网持续经济高效的运行,达到推动配电网提质增效、降损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运行控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双碳”目标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降损提效技术成为低碳高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配电网线路分布广泛复杂、接入分布式电源、负荷与储能种类众多、设备和技术水平差异较大,使得电网损耗问题格外突出。而分布式资源分布广泛,具有环保、投资小、灵活性强等特点,可以通过优化调控分布式资源实现平稳功率波动、减小峰谷差从而降低配电网线损,其降损潜力巨大,成为配电网降损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分布式资源协调优化运行实现配电网降损已成为提升电力系统能效水平的重要手段。针对分布式资源单体调控性差、总体调控性模糊的问题,可以通过分布式资源聚合形成具有大规模协同需求响应能力的资源聚合体来解决。

2、然而当前在分布式资源聚合类型上多是通过性能特征的一致性实现同类型分布式资源的聚合,考虑互补型资源聚合的研究较少;在聚类过程中,大多会忽略区域的特点仅根据距离对区域聚类,或忽略地理信息仅根据特征对数据聚类,聚合模型较为单一。在分布式资源协调互补运行方面,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需求侧响应、储能充放电策略是目前配电网优化运行研究的热点,而目前研究主要局限于源网荷储的一部分或者各类分布式资源的优化控制,考虑分布式资源聚合体协调优化方面的研究较少,无法充分发挥分布式资源聚合体的协调优势,实现配电网的协调运行控制。在优化运行目标上也多集中于实现可再生能源最大消纳、运行成本最小等,以降损为导向的优化研究较少。

3、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能够促进配电网持续经济高效的运行,达到推动配电网提质增效、降损节能的目的。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4、s1、获取区域内分布式资源以计算分布式资源的双尺度距离,通过双尺度距离将区域内分布式资源聚合为若干个分布式资源聚合簇;

5、s2、根据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分时互补程度设置高比例多元分布式资源聚合效果评价指标,以对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聚合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筛选;

6、其中,分时互补程度是指分布式资源互补后聚合簇的整体净负荷功率曲线与聚合簇中每个分布式资源点的净负荷均值曲线的关联程度,指标数值越小,说明分布式资源聚合簇互补程度越高。

7、s3、基于筛选结果对参与优化调控的分布式资源聚合簇进行调控能力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建立分布式资源聚合簇调控模型,以确定聚合簇整体对外可调控功率区间范围;

8、其中,调控能力评估结果即对应模型的约束条件。

9、s4、基于聚合簇整体对外可调控功率区间范围建立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协调降损优化模型,并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优化模型,根据结果制定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的降损运行策略。

10、进一步地,步骤s1中,上述计算分布式资源的双尺度距离的过程包括:

11、计算电气距离度量:

12、

13、

14、式中,k为分布式资源点,l为分布式资源点,dk′l为k和l之间的电气距离,为k和l之间的戴维南等效阻抗,zkk为节点阻抗矩阵中的第k行第k列元素,zll为节点阻抗矩阵中的第l行第l列元素,zkl为节点阻抗矩阵中的第k行第l列元素,zlk为节点阻抗矩阵中的第l行第k列元素;

15、计算分时功率互补指标距离度量:

16、

17、pnload,i,t=pload,i,t-ppv,i,t-pwp,i,t-pc,i,t

18、

19、式中,d″kl为分布式资源点k和分布式资源点l间的指标距离;t为调控时段数;pnload,k,t为分布式资源点k在t时刻的净负荷功率;pnload,l,t为分布式资源点l在t时刻的净负荷功率;pavg为净负荷理想均值;pnload,i,t为分布式资源点i在t时刻的净负荷功率;pload,i,t为分布式资源点i在t时刻负荷功率;ppv,i,t为分布式资源点i在t时刻光伏功率;pwp,i,t为分布式资源点i在t时刻风机功率;pc,i,t为分布式资源点i在t时刻储能功率;n为分布式资源点数量;

20、将上述两种指标距离合并,并进行归一化得到双尺度距离:

21、dkl=d′kl+d″kl

22、式中,dkl为标准化后分布式资源点k和分布式资源点l间的双尺度距离,dkl'为标准化后分布式资源点k和分布式资源点l间的欧式距离,dkl”为标准化后分布式资源点k和分布式资源点l间的互补指标距离。

23、进一步地,步骤s1中,上述通过双尺度距离将区域内分布式资源聚合为若干个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过程包括:

24、计算所有分布式资源点的轮廓系数;

25、基于轮廓系数确定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数量;

26、利用轮廓系数确定最优聚合个数;

27、基于双尺度距离和最优聚合个数将区域内分布式资源聚合为若干个分布式资源聚合簇。

28、进一步地,上述轮廓系数的计算过程包括:

29、

30、

31、

32、

33、式中,si为轮廓系数,b(i)为分离度,a(i)为凝聚度,cc为当前分布式资源点所属的簇,nc为cc中分布式资源点的数量,d(xi,xj)为分布式资源点间的双尺度距离,cp为最近邻簇,np为cp中分布式资源点的数量,s为所有分布式资源点的轮廓系数的平均值。

34、进一步地,步骤s2中,上述根据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分时互补程度设置高比例多元分布式资源聚合效果评价指标的计算过程包括:

35、

36、

37、式中,ak为第k个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分时互补程度指标,pnload,k,t为分布式资源簇k在t时刻的总净负荷功率,pnload,k,t-1为分布式资源簇k在t-1时刻的总净负荷功率,pavg,k,t为分布式资源簇k在t时刻的净负荷理想均值,pavg,k,t-1分布式资源簇k在t-1时刻的净负荷理想均值,δt为调度时间间隔,为第k个分布式资源聚合簇指标的标准化值,max(a)为各分布式资源聚合簇中指标的最大值,min(a)为各分布式资源聚合簇中指标的最小值。

38、进一步地,步骤s3中,上述分布式资源聚合簇调控模型包括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储能调控模型和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多元负荷调控模型;

39、其中,布式资源聚合簇的储能调控模型的计算过程包括:

40、

41、-pcmax,w≤pc,w,t≤pcmax,w

42、qc,w,t+1=q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计算分布式资源的双尺度距离的过程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通过双尺度距离将区域内分布式资源聚合为若干个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过程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系数的计算过程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根据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分时互补程度设置高比例多元分布式资源聚合效果评价指标的计算过程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分布式资源聚合簇调控模型包括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储能调控模型和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多元负荷调控模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基于聚合簇整体对外可调控功率区间范围建立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协调降损优化模型的计算公式包括: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计算分布式资源的双尺度距离的过程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通过双尺度距离将区域内分布式资源聚合为若干个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过程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系数的计算过程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簇分时互补协调优化降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根据分布式资源聚合簇的分时互补程度设置高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喜平李亚昕梁琛董晓阳郭雷刘涛郭鹏马彦宏保承家李威武邵冲王耿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