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变压器原边线圈的绕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570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变压器原边线圈的绕制结构,具体地说是原边的输入电压在220V与380V间相互转换时,副边输出电压保持不变。变压器的原边线圈包括第一绕线、第二绕线及第三绕线,第一绕线的匝数为N11,第一绕线具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第二绕线的匝数为N12,第二绕线具有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第三绕线的匝数为N13,第三绕线具有第四连接端及第五连接端;第三绕线的匝数N13与第二绕线的匝数N12相等;第一绕线的匝数N11与第二绕线的匝数N12的关系为N11∶N12=3∶8;当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压为220V时,第三绕线与第二绕线的并联;当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压为380V时,第三绕线与第二绕线相串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绕制方法简单,降低绕线成本,连接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变压器原边线圈的绕制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源变压 器对应原边的输入电压在220V与380V间相互转换时,所述电源变压器的副边输出电压保 持不变。
技术介绍
目前,要在同一个电源变压器上实现原边输入电压在220V和380V间转换,且使电 源变压器的副边输出电压保持不变时,需要增加所述电源变压器的体积,同时要增加变压 器的绕线成本,连接操作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源变压器原边线圈 的绕制结构,其绕制方法简单,降低绕线成本,连接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变压器原边线圈的绕制结构,所述变 压器的原边线圈包括第一绕线、第二绕线及第三绕线,所述第一绕线的匝数为mi,第一绕 线具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第二绕线的匝数为附2,第二绕线具有第二连接端及第 三连接端;第三绕线的匝数为附3,第三绕线具有第四连接端及第五连接端;所述第三绕线 的匝数附3与第二绕线的匝数N12相等;第一绕线的匝数mi与第二绕线的匝数附2的关 系为mi N12 = 3 8;当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压为220V时,第三绕线的第四连接端与 第二绕线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第三绕线的第五连接端与第二绕线的第三连接端电连接, 使第三绕线与第二绕线相并联;当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压为380V时,第三绕线的第四连接 端与第二绕线的第三连接端电连接,使第三绕线与第二绕线相串联。当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压为220V时,所述第一绕线的分压为60V ;第二绕线与第 三绕线相并联,且第二绕线与第三绕线并联后的分压为160V ;当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压为 380V时,所述第一绕线的分压为60V,第二绕线与第三绕线相串联,且第二绕线与第三绕线 的分压均为160V。所述变压器的副边上绕有第四绕线,所述第四绕线的匝数为N2,第四绕线具有第 七连接端与第八连接端。本技术的优点通过将变压器原边的绕线分为第一绕线、第二绕线及第三绕 线,第一绕线能够分压60V,第二绕线及第三绕线分压为160V,通过第二绕线与第三绕线的 对应配合,当原边的输入电压为220V或380V时,变压器副边的输出电压始终保持不变;连 接操作方便,绕制方法简单,降低绕线成本,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电源变压器的原边与副边绕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源变压器的原边输入电压为220V时的连接示意图。3图3为电源变压器的原边输入电压为380V时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变压器包括原边与副边,所述原边与副边上均绕有线圈,所述变压器 的原边输入电压为220V或380V,变压器的副边为输出电压根据输出电压要求保持不变。所述变压器原边的铁芯上绕有原边线圈,所述原边线圈包括第一绕线11、第二绕 线12及第三绕线13。所述第一绕线11的匝数为mi,第一绕线11具有第一连接端1与第 二连接端2 ;第二绕线12的匝数为附2,第二绕线12具有第二连接端2及第三连接端3,第 三绕线13的匝数为附3,第三绕线13具有第四连接端4及第五连接端5 ;其中第二绕线12 的匝数N12与第三绕线13的匝数N13相等。副边线圈包括第四绕线14,所述第四绕线14 的匝数为N2,所述第四绕线14具有第七连接端7与第八连接端8。所述原边线圈的匝数与副边线圈的匝数N2间的比值关系,应该根据副边线圈输 出电压的要求进行对应的设置。为保持副边线圈输出电压不变,当变压器的原边输入220V 电压时,第三绕线13的第四连接端4与第二绕线12的第二连接端2电连接,第三绕线13 的第五连接端5与第二绕线12的第三连接端3电连接,使第二绕线12与第三绕线13相并 联,使所述变压器的原边匝数为Ni,其中附=N11+N12,220V电压的两连接端分别与第一 连接端1及第五连接端5相连,如图2所示;。当第二绕线12与第三绕线13相并联时,变 压器的原边匝数与副边匝数分别为m及N2,原边电压与副边电压Vf的关系为220 Nl = Vf N2。当变压器的原边输入380V电压时,第三绕线13的第四连接端4与第二绕线12的 第三连接端3电连接,输入电压380V的两连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1及第五连接端5相 连;此时,变压器原边的匝数附=N11+N12+N13,副边的匝数为N2,如图3所示。从而能够 得到,变压器原边与副边电压Vf的关系为380 Nl = Vf N2。为了使副边电SVf的电压 保持不变,因此能够得到第一绕线11的匝数mi与第二绕线12或第三绕线13的匝数N12 的关系为3N12 = 8N11。具体实施时,第一绕线11的分压始终为60V,第二绕线12与第三 绕线13的分压为160V ;由于变压器的线圈相并联时,线圈的分压不变,因此当第二绕线12 与第三绕线13相并联时,第二绕线12与第三绕线13的能共同分压为160V,因此60+160 = 220V,满足输入电压220V的电压关系。当第二绕线12与第三绕线13相串联时,第二绕线 12与第三绕线13分别分压160V,因此60+160+160 = 380V,满足输入电压380V的电压关 系;从而能够使副边输出电压Vf保持不变。如图2 图3所示下面以1000W的变压器,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压为220V或 380V,变压器副边的输出电压为保持30V不变为例,来具体说明本技术变压器原边线 圈的绕制结构。所述第一绕线11对应的匝数为54匝,第二绕线12对应的匝数为144匝, 第三绕线13对应的匝数为144匝;副边对应的第四绕线14的匝数为27匝。第一绕线11 对应的绕线截面为2mm2,第二绕线12及第三绕线13的绕线截面为1mm2。第一绕线11的分 压为60V,第二绕线12及第三绕线13间均能够分压160V。如图2所示当原边输入电压为 220V时,所述第三绕线13的第四连接端4与第二绕线12的第二连接端2电连接,第三绕线 13的第五连接端5与第二绕线12的第三连接端3电连接;220V电压的两连接端分别接在第一连接端1及第五连接端5上,第一绕线11上的电压60V与第二绕线12及第三绕线13 上共同的分压为160V,满足原边输入电压间的电压关系。因上能够得到变压器原边的匝数 为附=N11+N12 = 54+144 = 198匝,根据变压器副边电压与原边电压的关系,能够得到Vf = (220 X N2)/Ni = (220 X 27)/198 = 30V (1)如图3所示当原边输入电压为380V时,所述第三绕线13的第四连接端4与第二 绕线12的第二连接端2电连接,第三绕线13的第五连接端5与第二绕线12的第三连接端 3电连接;380V电压的两连接端分别接在第一连接端1及第五连接端5上。因此能够得到 变压器原边的匝数为附=N11+N12 = 54+144+144 = 342匝,根据变压器副边电压与原边 电压的关系,能够得到Vf = (220 X N2)/Ni = (380 X 27)/342 = 30V (2)从上述可以得到,第一绕线的匝数mi与第二绕线12的匝数附2的关系为3N12 =8N11。因此,当变压器的原边输入电压为380或220V时,只要改变第二绕线12与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变压器原边线圈的绕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线圈包括第一绕线、第二绕线及第三绕线,所述第一绕线的匝数为N11,第一绕线具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第二绕线的匝数为N12,第二绕线具有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第三绕线的匝数为N13,第三绕线具有第四连接端及第五连接端;所述第三绕线的匝数N13与第二绕线的匝数N12相等;第一绕线的匝数N11与第二绕线的匝数N12的关系为N11∶N12=3∶8;当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压为220V时,第三绕线的第四连接端与第二绕线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第三绕线的第五连接端与第二绕线的第三连接端电连接,使第三绕线与第二绕线相并联;当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压为380V时,第三绕线的第四连接端与第二绕线的第三连接端电连接,使第三绕线与第二绕线相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源变压器原边线圈的绕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线圈包括第一绕线、第二绕线及第三绕线,所述第一绕线的匝数为N11,第一绕线具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第二绕线的匝数为N12,第二绕线具有第二连接端及第三连接端;第三绕线的匝数为N13,第三绕线具有第四连接端及第五连接端;所述第三绕线的匝数N13与第二绕线的匝数N12相等;第一绕线的匝数N11与第二绕线的匝数N12的关系为N11∶N12=3∶8;当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压为220V时,第三绕线的第四连接端与第二绕线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第三绕线的第五连接端与第二绕线的第三连接端电连接,使第三绕线与第二绕线相并联;当变压器原边的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嘉清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聚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