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569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出水口、电机、气管、气室、电极组件、螺线圈、进水口、排泥口、搅拌器;壳体上部开有出水口,下部开有进水口,壳体底部开有排泥口,电机固定在壳体外顶部,电机输出轴穿过壳体与搅拌器固连,电极组件固定在搅拌器上,2块以上的曝气板设置在壳体内侧壁上并位于壳体内侧壁与电极组件之间,2块以上的曝气板通过管道与壳体外气源连通,电极组件包括2个阳极、2个阴极,阳极和阴极均为横截面为扇形的中空柱体且其上开有若干孔,阳极、阴极交替固定在搅拌器上且不接触;解决了污水传统好氧处理中对高含盐率、重金属和抗生素去除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该设备通过电磁强化和自热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含盐有机废水,实现废水的清洁加工。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的发展,有机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其中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传统废水处理方法如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等在处理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方面存在局限性,如处理效率低、能耗高、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传统的生物法处理高盐有机废水主要依赖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但抗生素和重金属通常难以降解,在高盐环境下微生物难以生存,影响处理效果。传统电化学法通常用于重金属去除,但在处理有机废水时存在能耗高、废水处理时间长的问题,电极容易腐蚀等缺点。cn106977044a展示了采用光伏驱动微电/磁场强化微生物厌氧降解。该系统将电化学工作系统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相互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可以为电化学工作系统提供部分能源,而电化学工作系统通过强氧化作用降解大分子有机物产生部分小分子有机物可以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子受体,提高底物电子的利用率,提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使得不同有机物降解同步进行。 cn105858857a电磁紫外协同处理有机废水,通过使废水在反应槽和电磁紫外协同反应器之间循环。

2、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处理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1)光催化产生的氧化能力处理高盐有机废水,存在处理效率低、能耗高、设备腐蚀严重等问题。此外,光催化氧化法需要使用特定的光催化剂,增加了处理成本;(2) 可能产生副产物,且处理效果受限于废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的浓度;(3) 能产生二次污染,且处理效果受限于废水中的盐分和有机物的浓度。此外,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增加了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出水口、电机、气管、气室、电极组件、螺线圈、进水口、排泥口、搅拌器;壳体上部开有出水口,下部开有进水口,壳体底部开有排泥口,电机固定在壳体外顶部,电机输出轴穿过壳体与搅拌器固连,电极组件固定在搅拌器上, 2块以上的曝气板设置在壳体内侧壁上并位于壳体内侧壁与电极组件之间,2块以上的曝气板通过管道与壳体外气源连通,电极组件包括2个阳极、2个阴极,阳极和阴极均为横截面为扇形的中空柱体且其上开有若干孔,阳极、阴极交替固定在搅拌器上且不接触;螺线圈套装在电极组件上,阳极、阴极、螺线圈分别与电源连接,壳体顶部的气管与气室连通。

2、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壳体内添加市售活性污泥,将有机废水从进水口通入壳体内,然后启动电机和搅拌器,确保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通过曝气板通入氧气进行曝气,增加废水中的氧气含量;对电极组件施加1~30v电压、电流密度1~35ma/cm2,在阴阳极间形成氧化还原区域,促使电极组件发生强化微生物活性、重金属电沉积和抗生素电催化;同时,向螺线圈提供交变电流,螺线圈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磁场,磁场对废水中的离子和分子产生激励作用,促使废水分子运动加速及废水升温,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会释放热量,使废水温度保持在10℃-50℃,利用电磁场的强化效应强化微生物活性。最终,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失活的活性污泥从排泥口排出,更换清理电极组件,以上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完全降解和彻底矿化。

3、阳极板为抗腐蚀阳极板,基底选自导电玻璃、导电陶瓷、石墨、钌铱钛等;涂层材料选自有机涂层、金属涂层;有机涂层材料选自纳米炭黑和环氧化物等,金属涂层金属选自钛、铁、钴、镍、钌、钨、锑、铑、镧、铈、镨、镥、钪、钇。

4、有机废水中盐的盐度为10%~55%;

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6、1、多重增氧系统:装置采用了2块以上的曝气板和电磁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曝气板引入外部气体,同时通过电磁场提高废水中的氧气溶解度,多重增氧系统有效地提供了微生物进行好氧发酵所需的充足氧气,从而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

7、2、电磁强化自热:装置利用螺线圈在电源的作用下形成电磁场,并通过与电极组件的交互,增强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在好氧发酵过程中,利用电磁场对废水中的离子和分子产生激励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释放热量,有效提高了废水的温度。而电磁场的强化效应进一步促进了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进而提高废水的温度。这种电磁强化效应不仅加速了有机废水的自热好氧发酵速率,同时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8、3、分离式电极组件:电极组件中阴阳极采用分离式设计,阳极和阴极交替排列且不直接接触,这种设计既增加了电极表面积,有利于提高电极效果,又避免了阳极和阴极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电解反应的干扰,保持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延长了电极寿命,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寿命。同时将电极组件固定在搅拌器上,它们可以同时转动,有效地促进了电极组件与废水的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了电化学效果。搅拌器的转动不仅保持了废水中微生物和废物的均匀混合,还有助于维持电极表面的清洁,防止污垢的积聚,从而保证了电极的稳定运行。电极组件和搅拌器同时转动有效地协同作用,使得装置在提高电极效果的同时,实现了对有机废水更加高效的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出水口(2)、电机(3)、气管(4)、气室(5)、电极组件(6)、螺线圈(7)、进水口(8)、排泥口(9)、搅拌器(10);壳体(1)上部开有出水口(2),下部开有进水口(8),壳体底部开有排泥口(9),电机(3)固定在壳体外顶部,电机输出轴穿过壳体与搅拌器(10)固连,电极组件(6)固定在搅拌器(10)上, 2块以上的曝气板(14)设置在壳体(1)内侧壁上并位于壳体内侧壁与电极组件(6)之间,2块以上的曝气板通过进气口(15)与壳体外气源连通,电极组件(6)包括2个阳极、2个阴极,阳极和阴极均为横截面为扇形的中空柱体且其上开有若干孔,阳极、阴极交替固定在搅拌器上且不接;螺线圈(7)套装在电极组件(6)上,阳极、阴极、螺线圈分别与电源连接,壳体顶部的气管(4)与气室(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极组件施加电压1~30V、电流密度1~35mA/cm2;螺线圈(7)提供交变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产热使废水的温度在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阳极为抗腐蚀阳极板,阳极基底选自导电玻璃、导电陶瓷、石墨、钌铱钛;涂层材料选自有机涂层、金属涂层;有机涂层材料选自纳米炭黑、环氧化物,金属涂层金属选自钛、铁、钴、镍、钌、钨、锑、铑、镧、铈、镨、镥、钪、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放置活性污泥,在电场作用下强化微生物活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机废水中盐的盐度为10%~5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强化自热好氧发酵有机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出水口(2)、电机(3)、气管(4)、气室(5)、电极组件(6)、螺线圈(7)、进水口(8)、排泥口(9)、搅拌器(10);壳体(1)上部开有出水口(2),下部开有进水口(8),壳体底部开有排泥口(9),电机(3)固定在壳体外顶部,电机输出轴穿过壳体与搅拌器(10)固连,电极组件(6)固定在搅拌器(10)上, 2块以上的曝气板(14)设置在壳体(1)内侧壁上并位于壳体内侧壁与电极组件(6)之间,2块以上的曝气板通过进气口(15)与壳体外气源连通,电极组件(6)包括2个阳极、2个阴极,阳极和阴极均为横截面为扇形的中空柱体且其上开有若干孔,阳极、阴极交替固定在搅拌器上且不接;螺线圈(7)套装在电极组件(6)上,阳极、阴极、螺线圈分别与电源连接,壳体顶部的气管(4)与气室(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广飞路萍高海均任远川王军刘国军张婷吴丰辉
申请(专利权)人:铁骑力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