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化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电化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4844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22
电化学装置包含正极、负极、烯烃系隔膜以及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和承载于负极集电体的负极材料层。负极材料层包含可逆地掺杂有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材料层的表层部具有覆膜区域,在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量覆膜区域时,在O1s谱中,在结合能为530~534eV的范围内观测到峰。O1s谱中的峰强度随着从覆膜区域的表层朝向内侧而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


技术介绍

1、已知有在负极材料层中使用嵌入锂离子的碳材料的电化学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3)。电化学装置包含正极、负极以及电解质。作为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已知有使lipf6等锂盐溶解于非水溶剂中而得到的电解液。

2、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器,该锂离子电容器具有电解液,该电解液含有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锂(lifsi)及libf4的混合物、含有环状或链状的碳酸酯化合物的至少一种的溶剂、以及覆膜形成剂,lifsi相对于libf4的摩尔比率为90/10~30/70,电解液中的混合物的浓度为1.2~1.8mol/l。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3641号公报

6、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7/88604号小册子

7、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2/036249号小册子

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7-2163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就利用锂离子的电化学装置而言,在充放电时,在负极材料层上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覆膜(即sei覆膜)。sei覆膜在充放电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如果sei覆膜形成得过厚,则电化学装置的内部电阻变高。

3、就利用锂离子的电化学装置而言,在充放电之前,预先进行向负极中预掺杂锂离子。预掺杂例如通过将负极浸渍于含有锂离子的电解液中、并向负极施加电压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sei覆膜以lif为主要成分。以lif为主要成分的sei覆膜对电解液稳定,但电阻高。

4、此外,在使用溶解有lipf6等含氟的磷酸盐的电解质的情况下,lipf6与水的反应性高,容易分解。通过分解,生成hf。所生成的hf会破坏sei覆膜。因此,难以形成优质的sei覆膜,装置的内部电阻容易变高。

5、与此相对,在使用溶解有lifsi的电解质的情况下,lifsi难以与水反应,难以生成hf。但是,容易形成以lif为主要成分的sei覆膜,装置的内部电阻变高。

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所述电化学装置包含正极、负极、隔膜以及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所述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和承载于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负极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包含可逆地掺杂有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材料层的表层部具有覆膜区域,所述隔膜含有烯烃系树脂,在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量所述覆膜区域时,在o1s谱中,在结合能(binding energy)为530~534ev的范围内观测到峰,所述o1s谱中的所述峰的强度随着从所述覆膜区域的表层朝向内侧而增加。

8、专利技术效果

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抑制电化学装置的内部电阻的上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含正极、负极、隔膜以及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含正极、负极、隔膜以及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田祥平永光健一岛村宣宽武田信敬坂田英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