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463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4
本技术涉及拉链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结构包括有固定轴包括主顶头、设置在主顶头上的内陷槽且内陷槽正中间直接连接有呈椭圆形的凸块、设置在主顶头靠近活动副座水平高度低于内陷槽的主顶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在固定轴上主顶口放置拉头后,由平行运动的活动轴通过电缸轴带动配合上端的槽口顶触拉头一侧将拉头稳固在定位机构上方,且因为固定轴正中的定位槽可嵌入拉头上的凸起部分由此通过物理结构有效减少拉头稳固时的误差,随后由主电缸轴带动带动块将定位机构提升至合模部位,通过机械手拉动拉链将两者进行合模,综上通过主轴上定位槽与平行运动的活动轴的设置有效提高合模的容错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拉链机械,具体为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1、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自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基于以往穿拉链机在震盘机输送拉链头至链头定位机构时,因为双侧夹持件中,活动夹持件为旋转运动形成进行夹持固定,此方式容错率低,极易出现链条穿不进链头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具有通过平行运动的活动轴配合固定轴对锁链头减少提高拉料与拉头合模时的容错率,解决了以往因为夹持机构尺寸误差导致合模时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结构包括有主座、正中间设有通孔的固定板、固定在主座一侧的固定轴、滑连在主座上的活动轴且主座下方设有活动副座,固定轴包括主顶头、设置在主顶头上的内陷槽且内陷槽正中间直接连接有呈椭圆形的凸块、设置在主顶头靠近活动副座水平高度低于内陷槽的主顶口,上述主顶口在一侧的拉头横推机构将拉链头推至主顶口位置,此时拉链头的凸起部分套在定位槽中,且链头弧形端放置在主顶口上,届时活动轴通过底端连接块被电缸轴带动以此将活动轴向固定轴侧移动,故利用副顶头顶触拉链头一侧,链头另一侧顶触到凸块上,以此稳定链头。

6、作为优化,活动轴包括上端直接连接有副顶头且靠近固定轴一侧设有配合主顶口实现双向顶触得以固定链头的槽口。

7、作为优化,主座包括固定在上端的滑条以及直接连接在下方的配合块。

8、作为优化,活动轴包括底端与滑条滑动连接的滑槽、设置下方与电缸轴连接实现活动轴可在滑条滑动的连接块。

9、作为优化,活动副座包括设置在正中间与配合块滑接的连接槽且两者利用螺栓对锁固定、设置在连接槽一端的卡槽。

10、作为优化,卡槽与带动块卡接配合且带动块与主电缸轴连接以此带动定位结构整体上下运动,上述带动块因其卡接在卡槽中,使得主电缸轴运动时可将其顶起或降低,在上述链头稳固在主顶口与槽口中时,届时通过主电缸轴带动带动块将定位机构a升高达到机械手a拉动链条的行程中,通过机械手a拉动将链条与链头连接合模,届时通过伺服控制,通过主电缸轴带动将定位机构a降低以让合模好的链条可从主顶口与槽口中脱出,实现集中化堆积,且定位机构a降低后重复固定链头的步骤以此实现链头与链条自动化定位合模。

11、作为优化,主顶口呈可与拉链头弧形边对应的弧形结构。

12、作为优化,固定轴包括贯穿在轴体正中间可让链头凸起部位放置的定位槽。

13、作为优化,定位机构设在机体上且位于拉链出链口处,拉链通过滑动在机体上的机械手进行拉动实现拉链与链头的合模。

14、3.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通过设置在固定轴上主顶口放置拉头后,由平行运动的活动轴通过电缸轴带动配合上端的槽口顶触拉头一侧将拉头稳固在定位机构上方,且因为固定轴正中的定位槽可嵌入拉头上的凸起部分由此通过物理结构有效减少拉头稳固时的误差,随后由主电缸轴带动带动块将定位机构提升至合模部位,通过机械手拉动拉链将两者进行合模,综上通过主轴上定位槽与平行运动的活动轴的设置有效提高合模的容错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结构包括主座(9)、正中间设有通孔的固定板(7)、固定在主座(9)一侧的固定轴(17)、滑连在主座(9)上的活动轴(5)且主座(9)下方设有活动副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7)包括主顶头(1)、设置在主顶头(1)上的内陷槽(95)且内陷槽(95)正中间直接连接有呈椭圆形的凸块(90)、设置在主顶头(1)靠近活动副座(13)水平高度低于内陷槽(95)的主顶口(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9)包括固定在上端的滑条(53)以及直接连接在下方的配合块(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5)包括底端与滑条(53)滑动连接的滑槽(31)、设置下方与电缸轴连接实现活动轴(5)可在滑条(53)滑动的连接块(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副座(13)包括设置在正中间与配合块(50)滑接的连接槽(73)且两者利用螺栓对锁固定、设置在连接槽(73)一端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带动块(70)卡接配合且带动块(70)与主电缸轴连接以此带动定位结构整体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顶口(91)呈可与拉链头弧形边对应的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7)包括贯穿在轴体正中间可让链头凸起部位放置的定位槽(9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结构包括主座(9)、正中间设有通孔的固定板(7)、固定在主座(9)一侧的固定轴(17)、滑连在主座(9)上的活动轴(5)且主座(9)下方设有活动副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7)包括主顶头(1)、设置在主顶头(1)上的内陷槽(95)且内陷槽(95)正中间直接连接有呈椭圆形的凸块(90)、设置在主顶头(1)靠近活动副座(13)水平高度低于内陷槽(95)的主顶口(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9)包括固定在上端的滑条(53)以及直接连接在下方的配合块(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链自动衔接拉头合模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5)包括底端与滑条(53)滑动连接的滑槽(31)、设置下方与电缸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健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优冠拉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