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3236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模板的上端,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内部,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上端,且所述养护机构和填充机构之间相连接,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之间一一对应,同时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混凝土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机构对顶板和模板进行连接,并通过填充机构对支撑机构进行填充,且通过填充机构与养护机构进行活动连接,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养护机构和外部水泵的连通,直接进行混凝土的洒水浇筑,从而不仅可以节省施工材料,同时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是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


技术介绍

1、现浇空心楼盖又叫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安装芯模产品后的空心无明梁楼盖,其包括钢筋、砼和芯模,将芯模埋置在钢筋砼中,芯模为轻质材料具有填充作用,并且不影响施工质量,节省了大量混凝土,为施工节约了大量成本。同时还可将芯模埋置在钢筋组成的架子中,其中芯模可代替大部分混凝土,起到填充作用,并在浇筑混凝土后,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其中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在其初凝前进行洒水养护,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干缩裂缝的产生。同时通过洒水等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可极大节约施工成本,且对施工质量较低,具有受力好、自重轻和省材料等优点。

2、目前在对空心楼盖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人工通过水管对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也增强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包括有模板、支撑机构、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模板的上端,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内部,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上端,且所述养护机构和填充机构之间相连接,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之间一一对应,同时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混凝土的上端。

3、更进一步地讲,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板和限位组件,所述支撑板和限位组件均设置在模板的上端,且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板朝内的一侧,同时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限位组件的内部,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限位组件的上端,且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均设置在模板的上端侧边。

4、更进一步地讲,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均设置在支撑板朝内的一侧,所述顶板设置在底板的上端,所述底板设置在模板的上端,同时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顶板的下端,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顶板的上端,且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底板上端。

5、更进一步地讲,所述底板和顶板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底板之间相交叉设置,多个所述顶板之间相交叉设置,同时所述模板的上端开设有多个支撑开口,所述顶板的端部和支撑开口相连接。

6、更进一步地讲,所述填充机构包括有芯模,所述芯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养护机构的下端,同时所述芯模的下端侧边设置有防浮组件,且所述防浮组件设置在底板的上端。

7、更进一步地讲,所述防浮组件包括有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和芯模的下端侧边进行连接,所述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底板的上端,且所述底板和挂钩之间相连接。

8、更进一步地讲,所述养护机构包括有供水管和洒水管,所述洒水管设置在供水管的下端,所述供水管的上端和外部水泵进行连接,且所述供水管和洒水管之间通过连通管进行连接,同时所述洒水管设置在连接杆的上端,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和洒水管的下端相连接。

9、更进一步地讲,所述连通管的下端和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进行连接。

10、更进一步地讲,所述洒水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洒水管圆周分布在连通管的端部。

1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2、其一:本专利技术的易养护型空心楼盖通过支撑机构对顶板和模板进行连接,并通过填充机构对支撑机构进行填充,且通过填充机构与养护机构进行活动连接,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养护机构和外部水泵的连通,直接进行混凝土的洒水浇筑,从而不仅可以节省施工材料,同时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13、其二:本专利技术的易养护型空心楼盖通过钢筋交错捆绑在模板顶部,并在模板顶部通过支撑板和顶板进行连接,且支撑板和顶板之间通过开设相应匹配的支撑开口进行焊接,从而不仅可以节省施工材料的使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对顶板的支撑;

14、其三:本专利技术的易养护型空心楼盖通过将芯模放置在底板上,同时将挂钩和相对应的底板钢筋进行连接,将连接杆与养护机构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预防芯模由于被混凝土挤压,产生上浮的现象,进而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施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板(1)、支撑机构、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模板(1)的上端,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内部,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上端,且所述养护机构和填充机构之间相连接,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之间一一对应,同时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混凝土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板(2)和限位组件,所述支撑板(2)和限位组件均设置在模板(1)的上端,且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板(2)朝内的一侧,同时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限位组件的内部,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限位组件的上端,且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均设置在模板(1)的上端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底板(3)和顶板(4),所述底板(3)和顶板(4)均设置在支撑板(2)朝内的一侧,所述顶板(4)设置在底板(3)的上端,所述底板(3)设置在模板(1)的上端,同时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顶板(4)的下端,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顶板(4)的上端,且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底板(3)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和顶板(4)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底板(3)之间相交叉设置,多个所述顶板(4)之间相交叉设置,同时所述模板(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支撑开口,所述顶板(4)的端部和支撑开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机构包括有芯模(5),所述芯模(5)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设置在养护机构的下端,同时所述芯模(5)的下端侧边设置有防浮组件,且所述防浮组件设置在底板(3)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浮组件包括有弯管(7),所述弯管(7)的一端和芯模(5)的下端侧边进行连接,所述弯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挂钩(8),所述挂钩(8)设置在底板(3)的上端,且所述底板(3)和挂钩(8)之间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机构包括有供水管(10)和洒水管(11),所述洒水管(11)设置在供水管(10)的下端,所述供水管(10)的上端和外部水泵进行连接,且所述供水管(10)和洒水管(11)之间通过连通管(9)进行连接,同时所述洒水管(11)设置在连接杆(6)的上端,且所述连接杆(6)的上端和洒水管(11)的下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9)的下端和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杆(6)的上端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管(1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洒水管(11)圆周分布在连通管(9)的端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板(1)、支撑机构、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模板(1)的上端,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内部,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的上端,且所述养护机构和填充机构之间相连接,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之间一一对应,同时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混凝土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板(2)和限位组件,所述支撑板(2)和限位组件均设置在模板(1)的上端,且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支撑板(2)朝内的一侧,同时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限位组件的内部,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限位组件的上端,且所述填充机构和养护机构均设置在模板(1)的上端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底板(3)和顶板(4),所述底板(3)和顶板(4)均设置在支撑板(2)朝内的一侧,所述顶板(4)设置在底板(3)的上端,所述底板(3)设置在模板(1)的上端,同时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顶板(4)的下端,所述养护机构设置在顶板(4)的上端,且所述填充机构设置在底板(3)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养护型空心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和顶板(4)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底板(3)之间相交叉设置,多个所述顶板(4)之间相交叉设置,同时所述模板(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支撑开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烨成昊凌徐亮生余嘉伟燕雪骋何举鹏王雪洁李向前罗子峰李增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甘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