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290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包括:车辆识别终端动态拍摄车辆驶入车位的图像;云平台从图像中识别出车辆信息;人机交互终端在识别到用户下车后,向用户发起是否需充电的询问信息,获取用户对车辆信息的确认后确定充电需求,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云平台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签约用户,则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云平台接收到用户不签约的信息后,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向人机交互终端发送充电付费订单;云平台收到付费完成信息后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通过对车辆和用户的智能识别实现自动充电,信息获取准确高效,简化充电操作,提高充电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发起方式均为人工操作,主要包括刷卡和手机扫码两种方式。即便是应用机器人充电,依然需要用上述两个方式的其中一种进行发起的操作。现有充电操作的缺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2、一、操作流程繁琐:用户停车后,要打开充电口,走到充电桩前,拔下充电枪拿到车辆的充电口处,插上充电枪,然后再走到充电桩前,拿出手机,打开app扫描充电枪对应的二维码,在手机上操作启动充电后,才能离开。

3、二、存在安全隐患:无论启动还是停止充电,都需要手机操作。手机与平台,平台与充电桩的任何一个环节通讯出现问题(包括延时),都可能出现充电枪带电操作,发生安全事故。

4、三、不易准确获取车辆信息:要与停车系统互动实现非充电占位收费和减免停车费等,必须获取车辆信息。现有充电操作方式主要是通过让用户在手机客户端上输入相关信息以便系统获得相应数据,手工输入容易导致错漏。

5、造成上述缺点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需要对用户进行认证鉴权,并且需要对充电行为进行计量计费,然后收费。现有的充电操作通过手机扫码或刷卡来实现对用户的认证鉴权,并通过手机支付实现付费,更多的需要手工输入相关信息,操作流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通过对车辆和用户的智能识别从而实现自动充电,信息获取准确高效,简化充电操作,提高了充电的安全性。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包括:车辆识别终端、云平台、人机交互终端和充电设备,

3、所述车辆识别终端用于动态拍摄车辆驶入车位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云平台;

4、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车辆识别终端发送的图像,并从图像中识别出车辆信息,并将车辆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

5、所述人机交互终端用于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车辆信息后,显示车辆信息,在识别到用户下车后,向用户发起是否需要充电的语音询问信息,在接收到用户肯定的应答信息后,获取用户对车辆信息的确认后确定充电需求,并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发送给云平台;

6、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若是,则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若不是或未识别到人脸数据,则向人机交互终端反馈识别结果;

7、所述人机交互终端用于获取到用户未签约时,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签约,将用户反馈是否签约的信息发送到云平台;

8、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到用户不签约的信息后,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向人机交互终端发送充电付费订单;

9、所述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付费完成信息,并将付费完成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10、所述云平台收到付费完成信息后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11、所述充电设备按照充电指令启动充电和停止充电。

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方法,包括:

13、车辆识别终端动态拍摄车辆驶入车位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云平台;

14、云平台接收图像,并从图像中识别出车辆信息,并将车辆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

15、人机交互终端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车辆信息后,显示车辆信息,在识别到用户下车后,向用户发起是否需要充电的语音询问信息,在接收到用户的肯定应答信息后,获取用户对车辆信息的确认后确定充电需求,并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发送给云平台;

16、云平台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若是,则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若不是或未识别到人脸数据,则向人机交互终端反馈识别结果;

17、人机交互终端获取到用户未签约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签约,将用户反馈是否签约的信息发送到云平台;

18、云平台接收到用户不签约的信息后,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向人机交互终端发送充电付费订单;

19、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付费完成信息,并将付费完成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20、云平台收到付费完成信息后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21、充电设备按照充电指令启动充电和停止充电。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方法及系统,通过全自动抓取车辆信息,采用车牌识别和车型识别算法,相互验证,保证了信息的识别率,再通过人机交互时用户的确定,达到获取信息的100%的正确。充电操作步骤少且简单,提升用户体验。充电启动和停止全由云平台控制,无需人工参与,避免了人工操作充电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充电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识别终端、云平台、人机交互终端和充电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停车管理系统,所述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发起的提前结束充电请求,并将请求发送给云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终端将识别到车辆驶离车位的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包括签约用户识别模块,所述签约用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具体判断方法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终端设置在停车场内停车位前上方,距地垂直距离为2.2~2.8米,距停车位的前端的水平距离为2~5米,所述车辆识别终端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处理装置,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车辆驶入或驶离车位的图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和充电机器人。

7.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p>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的具体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识别终端、云平台、人机交互终端和充电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停车管理系统,所述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发起的提前结束充电请求,并将请求发送给云平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终端将识别到车辆驶离车位的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包括签约用户识别模块,所述签约用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具体判断方法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终端设置在停车场内停车位前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伯川雷超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有引力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