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万向绕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89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万向绕线架,该绕线架包括支撑杆、上横梁、下横梁、挂架、挂钩及绕线带;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下横梁两端同轴对应设有挂架,挂架以中心为轴呈间隔均匀交错的轮条形,两侧挂架一一对应轮条分别设有绕线带连接;所述支撑杆分别设于两挂架外侧,支撑杆下端与置于挂架外侧的下横梁端头转动配合,支撑杆上端与上横梁两端连接形成一体;所述上横梁中心设有可转动的挂钩。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绕线时,可满足各个方位的任意转动,线条排列有序、不缠绕,有效保证绕线质量,实用效果非常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简易万向绕线架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的玻璃纤维绕线用工具通常为定向绕线装置,结构复杂,方 向固定无法调整,或采用手工操作往往绕线效果不佳,线条排序不够整齐,易缠绕;同时加 工成本较高。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性能可靠的简易万向绕线架,成为 该领域技术人员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效果显 著的简易万向绕线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万向绕线架,其特征在于 该绕线架包括支撑杆、上横梁、下横梁、挂架、挂钩及绕线带;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上下对应 设置,所述下横梁两端同轴对应设有挂架,挂架以中心为轴呈间隔均勻交错的轮条形,两侧 挂架一一对应轮条分别设有绕线带连接;所述支撑杆分别设于两挂架外侧,支撑杆下端与 置于挂架外侧的下横梁端头转动配合,支撑杆上端与上横梁两端连接形成一体;所述上横 梁中心设有挂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简便,应用方便;绕线时, 可满足各个方位的任意转动,线条排列有序,有效保证绕线质量,实用效果非常显著;且有 效降低成本、适于工业化大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中1支撑杆,2上横梁,3下横梁,4挂架,5挂钩,6绕线带。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 述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万向绕线架,该绕线架包括支撑杆1、上横梁2、下横梁3、挂架4、 挂钩5及绕线带6 ;所述上横梁2与下横梁3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下横梁3两端同轴对应设 有挂架4,挂架4以中心为轴呈间隔均勻交错的轮条形,两侧挂架4 一一对应轮条分别设有 绕线带6连接;所述支撑杆1分别设于两挂架4外侧,支撑杆1下端与置于挂架4外侧的下 横梁3端头转动配合,支撑杆1上端与上横梁2两端连接形成一体;所述上横梁2中心设有 可转动的挂钩5。该绕线架中的挂钩5与上横梁2的连接、支撑杆1与下横梁3的连接以及下横梁 3与挂架4的连接均采用轴与孔的转动配合结构,均可根据操作需要自由转动、调节方向非 常方便。应用时,线条缠绕于绕线带上即可,操作非常简便,且有效保证绕线质量。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简易万向绕线架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 的;因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万向绕线架,其特征在于该绕线架包括支撑杆、上横梁、下横梁、挂架、挂钩及绕线带;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下横梁两端同轴对应设有挂架,挂架以中心为轴呈间隔均匀交错的轮条形,两侧挂架一一对应轮条分别设有绕线带连接;所述支撑杆分别设于两挂架外侧,支撑杆下端与置于挂架外侧的下横梁端头转动配合,支撑杆上端与上横梁两端连接形成一体;所述上横梁中心设有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简易万向绕线架,其特征在于该绕线架包括支撑杆、上横梁、下横梁、挂架、挂钩及绕线带;所述上横梁与下横梁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下横梁两端同轴对应设有挂架,挂架以中心为轴呈间隔均匀交错的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玉华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