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84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50
本技术涉及一种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至少包括用于形成登高面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柱,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形成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是按照所述登高面与所述第三支柱形成三角支撑的方式设置的,并且所述第三支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登高面的长度以形成重心靠近所述登高面的所述支撑结构。本技术保证了支撑装置的轻便及机械强度,采用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为独特的设计理论。底部的固定座保证支撑装置在陡峭的山地上有较强的抓地力及稳定性。装置的各支柱能够伸缩,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及运维需要调节高度,增强了装置的适应能力,更方便光伏电站运维检修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山地光伏项目是一种新型能源项目,随着现如今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余能源的日渐匮乏,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常规能源的替代物。对于山地光伏项目的运维也直接影响到光伏发电站的经济效应。为确保光伏发电站的正常运行,需要时常对光伏发电站的组件进行检修,包括螺栓紧固,对热斑、脱焊及自爆组件进行更换,清洗组件等登高作业。但是该检修过程缺失针对山地光伏项目的合适的攀爬工具,传统攀爬工具不能在山地使用也不能适用于山地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运维需要调节的不同高度,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山地环境中进行高度需求不同的运维作业是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3、中国专利cn216588436u公开了一种光伏运维专用的折叠梯,包括扶杆和设置在扶杆之间的多根脚踏杆,所述扶杆和脚踏杆均采用方形的空心杆制成,所述扶杆由多根尺寸不同结构相同的方形空心杆连接而成,且位于上层的上扶杆可插入下层的下扶杆内部,并可通过锁紧结构锁紧;所述脚踏杆的中间设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的中间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可插装连接杆配件,最上端的脚踏杆上安装有固定卡钳配件;该专利有效地增加了运维人员高空作业的操作面积和空间,从而可适用于常规支架固定式光伏电站的运维检修使用,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以满足运维人员的安全检修;该专利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收折灵活方便、安装维修容易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但是该专利的缺陷在于:底部的抓地力较弱,对于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中,存在不牢靠以及倾倒的风险,对登高工作人员有着潜在的危险,并且该折叠梯较重,拿到崎岖不平的光伏发电站较为困难。

4、中国专利cn209556918u公开了一种新型光伏电站组件检修爬梯,包括运维小货车、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单梯,所述运维小货车包括车厢底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固定在车厢底板上,所述单梯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该专利,爬梯不受地面坡度的影响,可以任意场地爬梯和组件面成平行面,因爬梯的单梯部分可方便拆卸,并且整个爬梯安装在小货车上所以此爬梯不需人力搬运,可在整个光伏园区任意移动工作,适合于不同规模的集中式光伏电站。该专利不能用于山地光伏发电站,不能解决支撑装置的便于携带以及适用不同地形的问题。

5、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至少包括用于形成登高面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支柱,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形成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是按照所述登高面与所述第三支柱形成三角支撑的方式设置的,并且所述第三支柱的长度小于所述登高面的长度以形成重心靠近所述登高面的所述支撑结构。

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设有若干个用于登高并且均匀排布的踏杆。优选地,所述踏杆两端还连接有用于改变所述支撑结构重心的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

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依次连接若干个所述踏杆,并且所述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竖向下端。所述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的另一端连接至平台杆。

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或第三支柱分别设有用于增加支撑长度的伸缩杆。优选地,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或第三支柱的中空孔。优选地,所述伸缩杆与中空孔设有用于紧固所述伸缩杆于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或第三支柱上的第一限位夹。

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所述踏杆与所述第三支柱之间设有用于限位的固定链。优选地,所述固定链与第三支柱之间通过连接块滑动连接。

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支柱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块滑动的滑槽。优选地,所述连接块还连接有用于将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滑槽上的第二限位夹。

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平台杆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以形成所述登高面和第三支柱之间的站立平台。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分别连接至所述平台杆形成的矩形的四角以紧固所述登高面。

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支柱连接至所述平台杆形成矩形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一边的中点,以使得所述第三支柱与所述登高面形成三角支撑。

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在竖直面上分为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优选地,所述第一段与水平面形成的第一角度等于所述第三段与水平面形成的第三角度;所述第二段与水平面形成的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和第三角度。

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或第三支柱的竖向下端的所述伸缩杆上设有用于增加所述支撑结构稳定性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边缘设置为锯齿状。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或伸缩杆能够采用铝合金空心杆材料制成。

11、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保证了支撑装置的轻便及机械强度,采用的三角形支撑结构为独特的设计理论。底部的固定座保证支撑装置在陡峭的山地上有较强的抓地力及稳定性。装置的各支柱能够伸缩,使得该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及运维需要调节高度,增强了装置的适应能力,更方便光伏电站运维检修工作的开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用于形成登高面的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其中,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之间设有若干个用于登高并且均匀排布的踏杆(4),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杆(5)和第二分杆(6)依次连接若干个所述踏杆(4),并且所述第一分杆(5)和第二分杆(6)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的竖向下端,所述第一分杆(5)和第二分杆(6)的另一端连接至平台杆(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1)、第二支柱(2)和/或第三支柱(3)分别设有用于增加支撑长度的伸缩杆(8),其中,所述伸缩杆(8)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柱(1)、第二支柱(2)和/或第三支柱(3)的中空孔,其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踏杆(4)与所述第三支柱(3)之间设有用于限位的固定链(12),其中,所述固定链(12)与第三支柱(3)之间通过连接块(13)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柱(3)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块(13)滑动的滑槽(14),其中,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杆(7)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柱(1)、第二支柱(2)和第三支柱(3)以形成所述登高面和第三支柱(3)之间的站立平台,其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柱(3)连接至所述平台杆(7)形成矩形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的一边的中点,以使得所述第三支柱(3)与所述登高面形成三角支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杆(5)和第二分杆(6)在竖直面上分为第一段(15)、第二段(16)和第三段(17),其中,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1)、第二支柱(2)和/或第三支柱(3)的竖向下端的所述伸缩杆(8)上设有用于增加所述支撑结构稳定性的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边缘设置为锯齿状,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用于形成登高面的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其中,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之间设有若干个用于登高并且均匀排布的踏杆(4),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杆(5)和第二分杆(6)依次连接若干个所述踏杆(4),并且所述第一分杆(5)和第二分杆(6)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柱(1)和第二支柱(2)的竖向下端,所述第一分杆(5)和第二分杆(6)的另一端连接至平台杆(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柱(1)、第二支柱(2)和/或第三支柱(3)分别设有用于增加支撑长度的伸缩杆(8),其中,所述伸缩杆(8)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柱(1)、第二支柱(2)和/或第三支柱(3)的中空孔,其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光伏运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踏杆(4)与所述第三支柱(3)之间设有用于限位的固定链(12),其中,所述固定链(12)与第三支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孝元史仰泽潘富有胡艺文郭云坡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贵州安顺关岭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