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及动脉瘤栓塞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2508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8
本申请提供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及动脉瘤栓塞系统,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中该装置包括可压缩支撑支架、封堵网盘和连接件,三者通过束环连接,可压缩支撑支架为具有笼状结构的切割支架,可压缩支撑支架置于动脉瘤内以从动脉瘤内部对其支撑;封堵网盘具有由编织丝构成的伞盘结构,堵网盘从瘤颈口外侧或内侧封堵所述瘤颈口。通过自扩张的可压缩支撑支架填充在瘤内,为装置整体提供支撑力,避免该装置从瘤内脱落,在可压缩支撑支架完全打开并固定在瘤内后,封堵网盘在瘤外打开,紧贴瘤颈口,达到减少此区域的血流冲击,保护瘤颈口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及动脉瘤栓塞系统


技术介绍

1、在脑血管病中,颅内动脉瘤发生率紧次于脑血栓,其发生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感染、外伤等有关,好发于中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导致死亡率高发的一种疾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法具有创口小,手术风险小,副作用少的优点,是现在治疗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2、通过在颅内动脉瘤瘤体内放置弹簧圈,或者在载瘤动脉内放置密网支架等,减少血流对瘤体血管壁的冲击,降低破裂风险。弹簧圈栓塞能够促使瘤内血栓形成,促进动脉瘤逐渐愈合,但是弹簧圈填塞密度不够高,瘤颈处无法完全封堵,甚至可能在瘤颈处残留部分弹簧圈,因而动脉瘤不易愈合,复发率高。密网支架或具有血流导向作用,放置在载瘤动脉中后即刻在动脉瘤颈处形成封堵,改变动脉瘤区域的血流动力学,促进动脉瘤瘤腔内的血流淤滞和血栓形成,进而使动脉瘤逐渐机化并缩小,降低动脉瘤复发率。

3、web作为一款经典的瘤内扰流装置,可以将该系统置于瘤内,达到封堵的效果。但是,随着血流的冲刷,该装置存在不能完全封堵住瘤颈口的风险,瘤颈口处出现残余分瘤,影响治疗效果。

4、contour是一款较新的瘤内扰流装置,为分叉部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在该装置的释放过程中,它可以适应动脉瘤的轮廓,并呈现为酒杯状形式,单支架可以适应多种瘤宽。但其突出的束环位置会增加对载瘤动脉的侵入,且支架不容易锚定。在血流的冲击下,支架有在瘤内发生位移并脱落的风险。目前瘤内扰流装置常用的是编织支架,主要靠编织支架侧壁的压力固定在瘤内,但是由于其两端受到束缚的原因,实际上支架并不能完全贴合动脉瘤瘤壁,存在容易移位的问题。

5、基于此,需要一种新技术方案,以解决残余分瘤以及扰流装置在瘤内易移位的缺陷,达到保护瘤颈口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瘤内扰流装置,本装置在瘤内切割支架和瘤外封堵网盘的共同作用下,使装置牢固紧密的与瘤颈口贴合,达到减少此区域血流冲击,保护瘤颈口的目的。

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包括:

4、可压缩支撑支架(1),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置于动脉瘤内展开成具有笼状结构的切割支架,以从动脉瘤内部对其支撑;

5、封堵网盘(2),所述封堵网盘从瘤颈口外侧或内侧封堵所述瘤颈口;

6、连接件(3);

7、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封堵网盘与所述连接件三者通过束环(22)连接;

8、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1)的自膨直径与所述动脉瘤直径之差具有第一阈值;所述封堵网盘(2)具有由编织丝构成的伞盘结构。

9、优选的,所述第一阈值≥0.5mm。

10、优选的,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1)包括若干支架杆体(11)、远端连接点(13)和近端连接点(14)。

11、优选的,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置于所述近端连接点(14)的内部,另外一端外露,所述近端连接点(14)和所述封堵网盘(2)的一部分置于所述束环(22)的内部,所述束环(22)通过物理压握的方式连接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1)、封堵网盘(2)与所述连接件(3)。

12、优选的,所述支架杆体(11)的数量n根据动脉瘤的大小进行调整,其中,3≤n≤8。

13、优选的,所述瘤内扰流装置还包括显影装置(12),所述显影装置(12)包括显影丝或显影环,所述显影装置(12)以镶嵌、绕丝或者套环的方式和支架杆体(11)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1)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

15、优选的,所述封堵网盘(2)的编织丝数量包括36根、48根、64根、72根、96根或144根。

16、一种动脉瘤栓塞系统,包括:

17、上述的瘤内扰流装置、导入鞘和推送导丝,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推送导丝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瘤内扰流装置在压缩状态下和所述推送导丝活动连接于所述导入鞘内。

18、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9、(1)本技术包括可压缩支撑支架、封堵网盘和连接件,可压缩支撑支架为具有笼状结构的切割支架,所用材料优选为形状记忆合金,装置植入动脉瘤血管后,笼状结构的可压缩支撑支架给整个装置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减少装置发生位移的风险;

20、(2)本装置植入动脉瘤血管后封堵网盘在瘤颈口充分打开,同时,可压缩支撑支架为封堵网盘提供了支撑力,辅助网盘更好的贴壁,增加了该区域的血流导向效果,能够有效阻挡血流,保护瘤颈口避免被血流冲刷,避免瘤颈口动脉瘤复发;

21、(3)本技术的封堵网盘具有由编织丝构成的伞盘结构,编织丝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与显影合金的混合,形状记忆合金与显影合金的混合使装置既具有形状恢复性能又具有显影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1)包括若干支架杆体(11)、远端连接点(13)和近端连接点(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置于所述近端连接点(14)的内部,另外一端外露,所述近端连接点(14)和所述封堵网盘(2)的一部分置于所述束环(22)的内部,所述束环(22)通过物理压握的方式连接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1)、封堵网盘(2)与所述连接件(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体(11)的数量N根据动脉瘤的大小进行调整,其中,3≤N≤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瘤内扰流装置还包括显影装置(12),所述显影装置(12)包括显影丝或显影环,所述显影装置(12)以镶嵌、绕丝或者套环的方式和支架杆体(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1)的材料包括形状记忆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网盘(2)的编织丝数量包括36根、48根、64根、72根、96根或144根。

9.一种动脉瘤栓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瘤内扰流装置、导入鞘和推送导丝,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推送导丝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瘤内扰流装置在压缩状态下和所述推送导丝活动连接于所述导入鞘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1)包括若干支架杆体(11)、远端连接点(13)和近端连接点(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的一端置于所述近端连接点(14)的内部,另外一端外露,所述近端连接点(14)和所述封堵网盘(2)的一部分置于所述束环(22)的内部,所述束环(22)通过物理压握的方式连接所述可压缩支撑支架(1)、封堵网盘(2)与所述连接件(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瘤内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体(11)的数量n根据动脉瘤的大小进行调整,其中,3≤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钰泽曾凡艳李志刚王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