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巷道,具体为一种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煤矿巷道掘进中,围岩刚开挖后与架设永久支护之间总是有一定的间歇滞后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如不进行必要的临时支护,巷道顶板在围岩应力重新分布过程中就会拉裂破碎变形下沉,甚至冒落,特别是对于巷道顶板较破碎的情况,临时支护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而目前使用的临时支护辅助装置,由于矿巷道的宽窄不等,不便于根据矿巷道的宽窄改变支护,同时若矿巷道内掉落矿石,也不便于对支护范围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包括横板和通槽,所述通槽开设在横板内,所述通槽内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移动装置以通槽的中线为中心成两侧对称分布;
3、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挡板、弧形槽、底座、立柱和墩座;
4、所述挡板置于通槽内,所述弧形槽开设在挡板上,所述立柱安装在弧形槽内,所述墩座安装在立柱上,所述底座安装在墩座上。
5、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纹杆、螺纹套、带孔圆板和调节件;
6、所述螺纹杆安装在凹槽内,所述螺纹套套接在螺纹杆上,所述带孔圆板安装在螺纹套上,所述调节件安装在带孔圆板上,所述调节件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调节件等距分布在带孔圆板下方;
7、所述调节件包括孔板、竖杆、滚轮和弹簧;
8、
9、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横向移动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连接板;
10、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横板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挡板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二连接板上。
11、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升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u形槽和第二电动推杆;
12、所述u形槽开设在墩座内,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安装在u形槽内,所述立柱置于u形槽内,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在立柱上。
13、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橡胶框。
14、优选的,所述滚轮由支架、销轴和轱辘组成,所述轱辘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支架内。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6、1、两侧的挡板在横板上的通槽内可以同内或同外移动,根据矿巷道的宽窄进行调节支护,且挡板与横板可以阻挡矿巷道支护范围内的矿石不会掉落;
17、2、使四角的滚轮同时伸出凹槽外,方便推动整体移动运输,同时可以使四角的滚轮同时回收到凹槽内,方便整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稳定支撑在地面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包括横板(1)和通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开设在横板(1)内,所述通槽(2)内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移动装置以通槽(2)的中线为中心成两侧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安装有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螺纹杆(401)、螺纹套(402)、带孔圆板(403)和调节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7)的升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4)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4)包括U形槽(15)和第二电动推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安装有橡胶框(1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406)由支架、销轴和轱辘组成,所述轱辘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支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包括横板(1)和通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开设在横板(1)内,所述通槽(2)内安装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移动装置以通槽(2)的中线为中心成两侧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临时支护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上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安装有调节装置(4),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螺纹杆(401)、螺纹套(402)、带孔圆板(403)和调节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李华,方庆生,杜晓刚,刘锵,申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王庄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