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206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4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包括设置于海塘堤脚护坦上的第一填充承台、桥台钢管桩、以及引桥平台;在所述第一填充承台与所述海塘及其所述堤脚护坦之间填充设置第一土工袋,所述第一土工袋对所述海塘以及所述堤脚护坦表面呈柔性承接控制状态;所述海塘塘顶设置与所述引桥平台衔接的堆土平台;所述桥台钢管桩插设于所述海塘的水岸部分内,并在所述桥台钢管桩顶部设置横梁,所述第一填充承台顶部设置基座。本技术利用第一填充承台镇压平台,支撑上部引桥平台,平衡海塘荷载,且第一填充承台与海塘、堤脚护坦之间垫土工袋,避免重载情况下对海塘造成破坏,提高了引桥平台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塘施工工程,具体涉及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土木水利工程建设中,跨江跨河较为普遍,为解决施工材料、机械、人员等运输问题,钢栈桥作为其运输通道具有显著的优点。引桥桥台的功能除传递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到基础外,还具有稳定桥头路基、使桥头线路和桥上线路平稳而可靠地连接的作用。现有钢栈桥多采用常规重力式桥台,常规桥台为现有交叉建筑物,尤其在古建筑跨越建设中,不仅施工难度大、一定程度地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抗滑移效果和稳定性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运行中,重载车辆的碾压会使引桥结构连接处发生形变,不仅可能导致连接处发生开裂,而且对下方路堤结构稳定有重大威胁。

2、在江河海塘工程建设过程中(尤其涉及国家级文物古海塘建设),强涌潮特征对堤脚造成长期掏刷,给予现有海塘一定的安全隐患,又考虑跨现有海塘引桥结构上桥机械重载例如达到70t的条件下,如何在施工中重载情况下保护海塘(尤其是国家级文物古海塘)的安全稳定性尤其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用以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海塘进行有效防护,且保障稳定性的引桥结构。

2、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包括设置于海塘堤脚护坦上的第一填充承台、桥台钢管桩、以及引桥平台;在所述第一填充承台与所述海塘及其所述堤脚护坦之间填充设置第一土工袋,所述第一土工袋对所述海塘以及所述堤脚护坦表面呈柔性承接控制状态;所述海塘塘顶设置与所述引桥平台衔接的堆土平台;所述桥台钢管桩插设于所述海塘的水岸部分内,并在所述桥台钢管桩顶部设置横梁,所述第一填充承台顶部设置基座;所述基座、所述堆土平台以及所述横梁分别对所述引桥平台在多方位上形成承载配合,以使所述引桥平台高于所述海塘塘顶。

4、进一步地:所述桥台钢管桩上设置第二填充承台,且使所述第二填充承台与所述第一填充承台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端设置与所述引桥平台连接的第一垫梁。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垫梁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连接板。

7、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内部设置预埋钢板。

8、进一步地:所述桥台钢管桩上端设置与所述引桥平台连接的第二垫梁。

9、进一步地:所述堆土平台包括第二土工袋和面板;所述第二土工袋铺设于所述海塘塘顶,并与所述引桥平台端部连接;所述面板铺设于所述第二土工袋表面,以使所述海塘塘顶与所述引桥平台之间过渡配合。

10、进一步地:所述引桥平台包括纵梁和栈桥板;所述纵梁铺设于预定行进路线上,且与所述基座、所述堆土平台以及所述横梁连接;所述栈桥板铺设于所述纵梁上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利用第一填充承台镇压平台,支撑上部引桥平台,平衡海塘荷载,且第一填充承台与海塘、堤脚护坦之间垫土工袋,避免重载情况下对海塘造成破坏,提高了引桥平台的承载能力。同时本技术利用第二填充承台镇压平台,既可避免常规钢管桩桥台侧移通病,又有效防止了水下紊流对堤脚护坦和桥墩局部的冲刷作用,保证了现有海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海塘(19)堤脚护坦(20)上的第一填充承台(2)、桥台钢管桩(1)、以及引桥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台钢管桩(1)上设置第二填充承台(3),且使所述第二填充承台(3)与所述第一填充承台(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上端设置与所述引桥平台连接的第一垫梁(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梁(5)与所述基座(4)之间设置连接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内部设置预埋钢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台钢管桩(1)上端设置与所述引桥平台连接的第二垫梁(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土平台(14)包括第二土工袋(11)和面板(13);所述第二土工袋(11)铺设于所述海塘(19)塘顶,并与所述引桥平台端部连接;所述面板(13)铺设于所述第二土工袋(11)表面,以使所述海塘(19)塘顶与所述引桥平台之间过渡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桥平台包括纵梁(8)和栈桥板(9);所述纵梁(8)铺设于预定行进路线上,且与所述基座(4)、所述堆土平台(14)以及所述横梁(7)连接;所述栈桥板(9)铺设于所述纵梁(8)上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海塘(19)堤脚护坦(20)上的第一填充承台(2)、桥台钢管桩(1)、以及引桥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台钢管桩(1)上设置第二填充承台(3),且使所述第二填充承台(3)与所述第一填充承台(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上端设置与所述引桥平台连接的第一垫梁(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梁(5)与所述基座(4)之间设置连接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现有海塘的引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内部设置预埋钢板(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徐洋洋吴家荣李建雄涂小兵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