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用钻杆运输,具体为矿用钻杆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矿用钻杆是一种专门用于采矿和地质勘探的工具,它由一系列连接在一起的管道组成,通常由钢制或合金制成,矿用钻杆通常用于从地下开采矿石、煤炭和其他有价值的矿物,通常在运输时,采用各个单组未连接状态下的矿用钻杆进行批量运输,并在钻杆一端套接保护盖,进行保护性运输。
2、现有技术中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在针对矿用钻杆运输时,通常采用人工搬运,将多组矿用钻杆搬运到运输车体上并进行堆放运输,然而由于矿用钻杆数量较多、重量较大且长度较长,在搬运堆放过程中,需要对每组矿用钻杆进行放置和推动至合适装载位置,并在堆放过程中,各个矿用钻杆彼此堆积,相互碰撞,在装载时费时费力,运输时彼此碰撞摩擦,且在卸下时,由于彼此堆积的矿用钻杆彼此靠近接触,抓取空间受到遮挡,卸下时难以便捷抓取搬运,整个运输过程中,操作麻烦,装卸难度大,使用效果不佳,同时存在碰伤或者砸伤搬运人员的安全风险。
3、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组矿用钻杆在堆放后彼此接触且放置在运输车体中,受到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影响,实际在运输时彼此接触的各个矿用钻杆彼此之间震动碰撞,相互滑动摩擦,从而使得矿用钻杆运输过程极其不稳定,且表面相互磨损严重,针对频繁的运输使用,大大提高了矿用钻杆架构损伤的风险,运输损耗严重,使用效果不佳,尤其是在煤矿井下使用时经常因巷道运输工况坑坑洼洼导致矿用钻杆构架损伤、内部高压气体泄漏,影响矿用钻杆的改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矿用钻杆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体,所述运输车体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存储套和负压组件,所述存储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号通孔和内部腔,所述存储套的一端设有分配组件,所述分配组件分别与存储套和负压组件相连通,所述内部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组件,所述内部腔内表面从外向内依次设有引导环和引导轮,所述内部腔内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套接有弹性气囊,所述存储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连通槽和环槽,所述环槽与引导环的内部连通,所述连通槽的两端分别与环槽和弹性气囊相连通,所述存储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气组件,所述通气组件的前端与引导环固定连通,所述负压组件的出气端与通气组件相连通,所述存储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3、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弹簧、连接套、中间孔和卡块,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部腔的内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活动套接在内部腔的内部,所述中间孔开设在连接套的内端面上;
4、所述通气组件包括暂存框、二号阀和引导管;
5、所述分配组件包括分配框和三号阀。
6、优选的,所述存储套的内表面分别开设有滑槽和弧腔,所述滑槽的内表面与卡块滑动套接,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连接套的外表面上,所述弹性气囊固定套接在弧腔的内部,所述滑槽和弧腔交错分布。
7、优选的,所述负压组件包括负压泵、一号管、二号管和一号阀,所述负压泵固定连接在运输车体的顶面,所述一号管和二号管分别固定连通在负压泵的吸气端和出气端上,所述一号阀固定连通在二号管上。
8、优选的,所述分配框固定连接在存储套的后端面上,所述三号阀位于分配框中且固定套接在一号通孔中,所述三号阀与内部腔一一对应。
9、优选的,所述存储套的前端开设有装配腔,所述存储套的内部开设有二号通孔,所述二号通孔的两端分别与环槽和装配腔相连通,所述二号通孔的数量与内部腔的数量相同。
10、优选的,所述暂存框固定套接在装配腔中,所述二号阀固定连通在暂存框的前端,所述引导管的一端与二号阀固定连通,所述引导管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存储套中且与环槽相连通。
11、优选的,所述二号管的出气端穿过存储套、暂存框并延伸至暂存框的内部,所述,所述一号管的进气端与分配框固定连通。
12、优选的,所述引导管与环槽一一对应,所述引导环的内部开设有环腔,所述环腔与环槽相连通。
13、优选的,所述存储套的内部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环绕分布在内部腔的外侧且与内部腔相连通,所述引导轮与装配槽一一对应并转动在装配槽的内部。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负压组件和分配组件的配合,实现存储套中每组内部腔的抽吸控制,且配合牵引组件的连接套和中间孔,使得装配柱状矿用钻杆时,配合矿用钻杆设有密封保护盖的一端套入至连接套中并密封住中间孔,在对应内部腔逐渐负压下,一方面实现套接的矿用钻杆的吸附固定,另一方面利用局部内部腔内部负压下,连接套在内外压力差下主动滑动,从而带动前端套入并固定的矿用钻杆主动牵引至存储套中,并完成快速存储用于运输,同时配合弹簧的弹性,在运输到目标位置后,随着内部腔逐渐复压时,自动将先前牵引吸入的矿用钻杆主动推出,各个矿用钻杆从装配到取出过程中,互不干扰碰撞,且各组矿用钻杆彼此间隔分布,装配和取出过程中仅仅需要投入部分人力进行定位和移出,且运输过程中利用负压实现稳定的固定,针对较大重量的多组矿用钻杆的运输过程,具有更安全、更高效、更稳定且更便捷的运输效果,使用效果好。
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再次利用多组内部腔配合牵引组件完成矿用钻杆的牵引套入,使得各组矿用钻杆彼此分离的同时,配合内部腔靠近前端的环绕分布的引导轮以及弧形外表面的引导环,在装配和取出矿用钻杆过程中,柱状矿用钻杆直径远小于内部腔的直径,且在完成取放运输时,矿用钻杆表面积与外部结构接触面积非常小,整个取放运输到作过程摩擦损耗小,且运输过程矿用钻杆采用前端(设有密封钻杆端口的保护盖的一端)处吸附固定,后端利用引导轮和引导环局部环绕的方式,而矿用钻杆中部无刚性接触,在实现快捷稳定的装配和取出的同时,整个运输过程矿用钻杆表面刚性接触少,整体摩擦损耗小,运输安全可靠,提高矿用钻杆长效运输使用的结构质量,使用效果好。
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再次利用负压组件对内部腔的气体抽吸,在完成多组矿用钻杆的负压吸入和套接存储后,随着多组内部腔形成负压环境,将抽吸出的气体进一步填充至通气组件中存储,并在完成装配后,通过打开通气组件并引导内部高压气体的输出,将暂存的气体配合环槽、连通槽,输入至圆弧形分布的弹性气囊中,从而利用负压抽吸套接的气体量,在完成装配后进一步填充弹性气囊并包裹在矿用钻杆的外表面,且实际填充的气体通过弹性气囊将气压力作用在矿用钻杆的外表面,实现环绕包裹下的进一步夹持,从而在柔性夹持下完成保护,在运输振动时,进一步实现柔性包裹下的保护缓冲,避免频繁振动下影响矿用钻杆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运输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体(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存储套(2)和负压组件(4),所述存储套(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号通孔(6)和内部腔(5),所述存储套(2)的一端设有分配组件(20),所述分配组件(20)分别与存储套(2)和负压组件(4)相连通,所述内部腔(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组件(7),所述内部腔(5)内表面从外向内依次设有引导环(9)和引导轮(8),所述内部腔(5)内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套接有弹性气囊(12),所述存储套(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连通槽(13)和环槽(14),所述环槽(14)与引导环(9)的内部连通,所述连通槽(13)的两端分别与环槽(14)和弹性气囊(12)相连通,所述存储套(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气组件(18),所述通气组件(18)的前端与引导环(9)固定连通,所述负压组件(4)的出气端与通气组件(18)相连通,所述存储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套(2)的内表面分别开设有滑槽(10)和弧腔(11),所述滑槽(10)的内表面与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4)包括负压泵(41)、一号管(42)、二号管(43)和一号阀(44),所述负压泵(41)固定连接在运输车体(1)的顶面,所述一号管(42)和二号管(43)分别固定连通在负压泵(41)的吸气端和出气端上,所述一号阀(44)固定连通在二号管(4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框(201)固定连接在存储套(2)的后端面上,所述三号阀(202)位于分配框(201)中且固定套接在一号通孔(6)中,所述三号阀(202)与内部腔(5)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套(2)的前端开设有装配腔(15),所述存储套(2)的内部开设有二号通孔(17),所述二号通孔(17)的两端分别与环槽(14)和装配腔(15)相连通,所述二号通孔(17)的数量与内部腔(5)的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框(181)固定套接在装配腔(15)中,所述二号阀(182)固定连通在暂存框(181)的前端,所述引导管(183)的一端与二号阀(182)固定连通,所述引导管(183)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存储套(2)中且与环槽(14)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管(43)的出气端穿过存储套(2)、暂存框(181)并延伸至暂存框(181)的内部,所述,所述一号管(42)的进气端与分配框(201)固定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183)与环槽(14)一一对应,所述引导环(9)的内部开设有环腔(19),所述环腔(19)与环槽(14)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套(2)的内部开设有装配槽(16),所述装配槽(16)环绕分布在内部腔(5)的外侧且与内部腔(5)相连通,所述引导轮(8)与装配槽(16)一一对应并转动在装配槽(16)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体(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存储套(2)和负压组件(4),所述存储套(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号通孔(6)和内部腔(5),所述存储套(2)的一端设有分配组件(20),所述分配组件(20)分别与存储套(2)和负压组件(4)相连通,所述内部腔(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组件(7),所述内部腔(5)内表面从外向内依次设有引导环(9)和引导轮(8),所述内部腔(5)内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套接有弹性气囊(12),所述存储套(2)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连通槽(13)和环槽(14),所述环槽(14)与引导环(9)的内部连通,所述连通槽(13)的两端分别与环槽(14)和弹性气囊(12)相连通,所述存储套(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气组件(18),所述通气组件(18)的前端与引导环(9)固定连通,所述负压组件(4)的出气端与通气组件(18)相连通,所述存储套(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套(2)的内表面分别开设有滑槽(10)和弧腔(11),所述滑槽(10)的内表面与卡块(74)滑动套接,所述卡块(74)固定连接在连接套(72)的外表面上,所述弹性气囊(12)固定套接在弧腔(11)的内部,所述滑槽(10)和弧腔(11)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钻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4)包括负压泵(41)、一号管(42)、二号管(43)和一号阀(44),所述负压泵(41)固定连接在运输车体(1)的顶面,所述一号管(42)和二号管(43)分别固定连通在负压泵(41)的吸气端和出气端上,所述一号阀(44)固定连通在二号管(4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生,蔺海晓,蔺钰柯,王文贞,刘伟东,陈斌,王树仁,张文颖,刘晓,康俊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