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诱虫装置,特别是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及排虫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太阳能捕虫器利用高压电网或者密闭方法将虫杀死,人工倾倒,后有无人化装置,在集虫器底端布置可左右旋转或向下旋转90°的端盖来定时拍虫,但现有的太阳能捕虫灯在清理内部死亡的害虫时,由于害虫数量多,容易卡在装置出口处,导致无法倾倒出去。而且无法完全排出的虫块还会腐败发粘,粘连在装置的底端和端盖边缘处,无法自动倾倒出去,导致装置端盖复位关闭不严,装置内部的大量害虫利用开口逃跑。
2、目前为解决倾倒不完全采用的方式为:通过装置的震动将虫块震下去,但机械装置的长期震动会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自动拍虫装置无法完全将虫块排出且在装置复位闭合时易出现开口。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包括安装箱体和水平转动布置于安装箱体底端的排虫组件,安装箱体顶部连接诱虫设备且安装箱体内部与诱虫设备内部连通,安装箱体内部设置有强光灯,排虫组件包括分布于安装箱体底端两侧的l行刮板,两个刮板的底部段抵接,顶部段分别与安装箱体的相对侧壁接触,安装箱体和刮板顶部段之间设置有限位触发开关,安装箱体上设置有供电单元和控制单元。
3、优选的,所述安装箱体成矩形箱体结构,所述安装箱体顶部设置有连通管并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诱虫设备,所述安装箱体的后盖外壁固定连接机箱,所述控制单元均设置于机箱内。
4、优选的,所述
5、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内的舵机和控制连接所述强光灯以及舵机的控制箱,所述转动轴与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刮板包括沿所述输出轴等距布置的直板,相邻直板之间设置有宽度间隙。
7、优选的,所述宽度间隙为5mm。
8、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并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机箱和端盖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限位触发开关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内侧壁的霍尔传感器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刮板顶部段的活动端的磁铁。
10、优选的,所述供电单元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外侧壁的电源。
11、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的排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s1、安装,将安装箱体通过顶部的连通管与诱虫设备连接,通过控制单元保持刮板对安装箱体内部进行封闭,进入到诱虫设备内的昆虫通过连通管进入安装箱体内部;
13、s2、致盲,在控制单元检测时间达到深夜后,控制单元控制强光灯进行高频闪烁,并持续十分钟进行害虫的致盲;
14、s3、排虫,在完成致盲步骤后,控制单元控制两个刮板相对转动,两个刮板底部段上的害虫从倾斜的底部段上掉落,并使得安装箱体底部产生开口,将安装箱体内的害虫排出;
15、s4、复位,在刮板顶部段转动至安装箱体外侧后,安装箱体侧壁上的霍尔传感器检测到刮板顶部段活动端的磁铁时,刮板顶部段处于竖直状态,顶部段的活动端接触安装箱体的侧壁。
16、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及排虫方法,通过集排虫装置连接在诱虫设备的底端,害虫通过诱虫设备进入集排虫装置内,集排虫装置对害虫进行致盲,致盲后将害虫排出,使害虫在野外自然死亡;可避免电击方法长时间后会积碳粘虫导致放电无法持续的缺陷,也可避免用加热方法加速害虫死亡耗能较大并可能引发农田火灾的缺点,也可避免让大部分虫自然死亡导致先死害虫腐败发粘的缺点。
17、2、通过霍尔传感器和磁铁进行刮板转动到位的限位控制,刮板的顶部段和底部段的长度相等,磁铁设置于顶部段上,在底部段转动至霍尔传感器时不会触发停止转动信号,并在刮板的顶部段接触霍尔传感器时触发,并使得刮板停止转动,相较于红外和机械限位开关,检测的准确性更高。
18、3、通过在刮板的旋转轴上等距布置直板,相邻的直板控制5mm的间隙,能够方便瓢虫等益虫逃生,而夜蛾,金龟子等大体积害虫无法穿过刮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体和水平转动布置于安装箱体底端的排虫组件,安装箱体顶部连接诱虫设备且安装箱体内部与诱虫设备内部连通,安装箱体内部设置有强光灯(4),排虫组件包括分布于安装箱体底端两侧的L行刮板(9),两个刮板(9)的底部段抵接,顶部段分别与安装箱体的相对侧壁接触,安装箱体和刮板(9)顶部段之间设置有限位触发开关,安装箱体上设置有供电单元和控制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成矩形箱体结构,所述安装箱体顶部设置有连通管并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诱虫设备,所述安装箱体的后盖(1)外壁固定连接机箱(3),所述控制单元均设置于机箱(3)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9)转角处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机箱(3)和安装箱体的端盖(6)之间,所述刮板(9)的底部段和顶部段的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3)内的舵机(2)和控制连接所述强光灯(4)以及舵机(2)的控制箱(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9)包括沿所述输出轴等距布置的直板,相邻直板之间设置有宽度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间隙为5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轴承(8)并通过轴承(8)分别与所述机箱(3)和端盖(6)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触发开关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内侧壁的霍尔传感器(5)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刮板(9)顶部段的活动端的磁铁(7)。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外侧壁的电源(1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的排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箱体和水平转动布置于安装箱体底端的排虫组件,安装箱体顶部连接诱虫设备且安装箱体内部与诱虫设备内部连通,安装箱体内部设置有强光灯(4),排虫组件包括分布于安装箱体底端两侧的l行刮板(9),两个刮板(9)的底部段抵接,顶部段分别与安装箱体的相对侧壁接触,安装箱体和刮板(9)顶部段之间设置有限位触发开关,安装箱体上设置有供电单元和控制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成矩形箱体结构,所述安装箱体顶部设置有连通管并通过连通管连接所述诱虫设备,所述安装箱体的后盖(1)外壁固定连接机箱(3),所述控制单元均设置于机箱(3)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9)转角处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机箱(3)和安装箱体的端盖(6)之间,所述刮板(9)的底部段和顶部段的长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长江,王小平,陆辰,朱仕俊,王海权,李明珠,邱可睿,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