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保温结构安装时,先将保温板通过锚固件固定于建筑外墙面,然后在保温板上安装外墙饰面层。
2、然而既有建筑的框架结构中多采用空心砖砌体、烧结多孔砖、炉渣砖等轻质多孔砌体材料,墙体承载能力弱,锚固件在固定时嵌入轻质多孔砌体材料空腔时会对原有腔体产生破坏,锚固件的锚固作用失效,导致目前以锚固粘贴为主的外墙保温做法无法应用于老旧建筑;现有技术中,对于空心砖砌体本身不具备固定后置埋件的强度要求、直接在空心砌体上安装后置埋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对空心砌体进行局部加强后安装后置埋件,完成保温板的安装,但其仅适用于空心砖,对于不便进行加固的烧结多孔砖、炉渣砖等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及方法,采用外墙砌体区域粘贴保温板、框架梁和框架柱区域锚固保温板的方式,在减少对原有墙体的扰动及破坏的基础上实现保温板的安装,建立保温层,并形成面积较小的保温安全系统单元,阻断保温板失效蔓延,控制失效范围,提高外墙保温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采用以下方案:
3、包括:
4、托架,固定于既有建筑的框架梁和框架柱;
5、保温板,布置于既有建筑的外墙,外墙的砌体分布区域粘贴固定保温板,外墙的框架梁和框架柱分布区域锚固保温板,托架位于相邻保温板之间并承托保温板
6、相邻两根框架梁和相邻两根框架柱围绕呈矩形区域,每个矩形区域周向的托架结合矩形区域内的保温板共同形成保温安全系统单元。
7、进一步地,还包括墙面基层,墙面基层位于外墙和保温板之间,控制线和基准线沿墙面基层布置。
8、进一步地,沿外墙竖向上,托架设有间隔布置的多层,每层沿框架梁分布方向间隔布置托架。
9、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的截面呈l型,托架包括相连的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上设有配合固定件的固定孔,水平部探入相邻保温板之间,水平部同时承载水平方向相邻两块保温板的一端;
10、位于外墙拐角位置的托架为弯折结构,弯折位置的两侧分别对应相异外墙,保温板于拐角位置错缝搭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部远离竖直部的一端位于保温板外侧面与保温板内侧面之间。
12、进一步地,位于框架梁和框架柱分布区域的保温板上分布有锚固件,锚固件一端穿过保温板后固定于框架梁或框架柱。
13、进一步地,位于框架梁区域内的保温板上沿框架梁分布方向间隔布置锚固件,位于框架柱区域内的保温板上沿框架柱分布方向间隔布置锚固件。
14、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粘贴固定的区域不少于所有保温板覆盖区域的五分之四。
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如第一目的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
16、处理外墙表面,标注框架梁及框架柱;
17、与框架梁和框架柱上分层布置托架;
18、于外墙表面布置保温板,形成保温层,外墙的砌体分布区域的保温板粘贴于外墙,框架梁和框架柱分布区域保温板锚固于框架梁和框架柱;托架位于相邻保温板之间并承托保温板,拐角位置保温板错缝搭接;
19、于外墙上形成多个阵列布置的保温安全系统单元。
20、进一步地,通过锚固件将保温板固定于框架梁或框架柱,在保温板安装后,施工外墙外饰面。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2、(1)针对目前轻质多孔砌体材料的外墙不便安装保温层的问题,采用外墙砌体区域粘贴保温板、框架梁和框架柱区域锚固保温板的方式,在减少对原有墙体的扰动及破坏的基础上实现保温板的安装,建立保温层,提高外墙保温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23、(2)采用l型托架,结合设置于框架梁及框架柱的锚固件,形成了独立的保温安全系统单元,能够阻断保温板失效蔓延,控制失效范围,提高了外墙保温体系的整体安全性能。
24、(3)在保温板敷设在空心砌块等轻质多孔材料时不采用锚栓固定,采用粘贴进行固定,提高保温板粘贴面积比例,提高外墙保温体系的抗拉拔性能,保留原有墙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可保护既有建筑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主体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墙面基层,墙面基层位于外墙和保温板之间,控制线和基准线沿墙面基层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外墙竖向上,托架设有间隔布置的多层,每层沿框架梁分布方向间隔布置托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截面呈L型,托架包括相连的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上设有配合固定件的固定孔,水平部探入相邻保温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远离竖直部的一端位于保温板外侧面与保温板内侧面之间,水平部同时承载水平方向相邻两块保温板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框架梁和框架柱分布区域的保温板上分布有锚固件,锚固件一端穿过保温板后固定于框架梁或框架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框架梁区域内的保温板上沿框架梁分布方向间隔布置锚固件,位于框架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粘贴固定的区域不少于所有保温板覆盖区域的五分之四。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锚固件将保温板固定于框架梁或框架柱,在保温板安装后,施工外墙外饰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墙面基层,墙面基层位于外墙和保温板之间,控制线和基准线沿墙面基层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外墙竖向上,托架设有间隔布置的多层,每层沿框架梁分布方向间隔布置托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截面呈l型,托架包括相连的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上设有配合固定件的固定孔,水平部探入相邻保温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既有建筑外加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远离竖直部的一端位于保温板外侧面与保温板内侧面之间,水平部同时承载水平方向相邻两块保温板的一端;
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李雷,马骁驰,胡敏,
申请(专利权)人: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