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包装盒成型纸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96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8
本技术涉及包装盒领域,特别为一种包装盒成型纸板。包括方形的底板,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翼板,第二翼板,第一折痕,第二折痕和第三折痕,第一凹腔侧板,底板的中部形成有方形开口,在方形开口中设置有方形折片,每个方形折片与方形开口边缘通过与第一折痕相平行的第四折痕连接,方形折片在与第四折痕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插齿孔,第一凹腔侧板的外侧设有第二插齿孔,且第一盒体顶板沿左右方向的宽度与第四折痕与第一折痕之间宽度相一致,本技术在包装时可在兼顾展示的同时用于提升缓冲效果,并且具有使用方便,更为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盒领域,特别为一种缓冲包装盒成型纸板


技术介绍

1、包装盒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产品包装,包装盒除了满足放置物品功能之外,还要求美观、环保、保护使用等。玻璃杯作为易碎品,在包装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防碰撞。现有包装盒的防碰撞设计一般采用多放置海绵、泡沫等缓冲材料,这样的包装盒不仅打包费时,包装材料成本高,而且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缓冲包装盒成型纸板,它在包装时可在兼顾展示的同时用于提升缓冲效果,并且具有使用方便,更为环保的优点。

2、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缓冲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在盒体的中部设有上端开口的凹腔,所述盒体在凹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中空的缓冲室,左右两侧的缓冲室分别通过左右腔壁与凹腔分隔开,所述凹腔中固设有用于支撑被包装物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限位凸起,两个限位凸起之间、左右腔壁之间以及支架上方形成所述被包装物的放置空间;所述盒体在凹腔上端开口旁设有用于启闭凹腔上端开口的翻盖,所述翻盖与盒体翻折设置,所述翻盖的端部设置有压料头,所述翻盖在下翻状态时,所述翻盖部分遮挡凹腔上方开口,在凹腔上方开口处形成可视区域,且所述压料头跟随翻盖顶压在被包装物上,在翻盖和盒体之间还设有用于使翻盖可选择地锁定于下翻状态的锁定部件。

3、上述本技术一种缓冲包装盒,该包装盒的盒体将被包装物包裹住,并且缓冲室,支架和压料头将被包装物与盒体分隔开,避免直接接触,从而起到四周保护的效果,无需填充缓冲材料,更为环保,并且设置有可视区域起到展示的作用。并且其中翻盖是可开合,这样被包装物的取放均极为方便。

4、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翻盖上的插件,以及设置在盒体上与插件位置大小相对应的插孔,所述翻盖在下翻状态时,所述插件能相对翻盖翻折并插接在插孔中。采用插孔与插件的配合安装,这样翻盖的开合操作简单。

5、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翻盖的数量是两个并分设在凹腔的前后两侧,两个翻盖相对盒体翻折到贴合于盒体上方后,两个翻盖之间的间距形成可视区域。采用两个翻盖互相对折的结构,相比于单个翻盖结构,稳定性和保护效果更优。

6、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压料头的端部边缘呈贴合扣压在被包装物上侧的弧形,所述支架的上端中部形成有贴合支撑于被包装物下侧的弧形的凹陷部。由于设有弧形结构,可以适用于柱形的杯子包装使用。当然不限于柱形的杯子,还可以是方形或其它,相应的支架与压料头做相应的变形即可。

7、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盒体呈长方体状,所述凹腔为长方形。

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冲包装盒采用瓦楞纸制作。

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装盒成型纸板,包括方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翼板,底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二翼板,所述第一翼板与底板的连接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折痕,所述第一翼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折痕相平行的第二折痕和第三折痕,从而将第一翼板分隔为靠近底板的第一盒体侧板,位于第二折痕和第三折痕之间的第一盒体顶板以及位于第一盒体顶板外侧的第一凹腔侧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形成有方形开口,在方形开口中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方形折片,每个方形折片与方形开口边缘通过与第一折痕相平行的第四折痕连接,所述方形折片在与第四折痕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插齿孔,所述第一凹腔侧板的外侧设有多个与各第一插齿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插齿孔,所述第一盒体顶板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底板沿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且所述第一盒体顶板沿左右方向的宽度与第四折痕与第一折痕之间宽度相一致,使得两个第一翼板沿各折痕折叠,且配合两个方形折片上折后,从而形成盒体的左右侧壁、缓冲室、以及凹腔的左右侧壁;

10、所述包装盒成型纸板还包括用于插接连接在两个方形折片的两个对应第一插齿孔之间的第一支架片,所述第一支架片的数量与方形折片上的第一插齿孔的数量相对应,并且第一支架片的下端设有与第一插齿孔相配合插接的第三插齿孔,各第一支架片可配合组成位于凹腔中用于支撑被包装物的支架;所述第二翼板与底板的连接处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五折痕,所述第二翼板上设有与第五折痕相平行的第六折痕和第七折痕,从而将第二翼板分隔为靠近底板的第二盒体侧板,位于第五折痕和第六折痕之间的第二盒体顶板以及位于端部的压料片,所述压料片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方形开口沿左右方向的宽度,使得压料片在组装过程中可进入凹腔并顶压在被包装物上;

11、所述第一盒体顶板上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二盒体顶板在靠近压料片的一端左右两侧设有凹部,在两凹部位置上设有能相对第二盒体顶板翻折的可与插接孔配合连接的插接件。

12、该纸板结构,通过折叠组装后可以完成上述缓冲包装盒的成型,其中成型纸板为一体结构,无需粘胶等进行黏连,整体防保而且使用方便。

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盒体侧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旁侧折片,所述旁侧折片与第一盒体侧板的连接位置设有第八折痕。

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包装盒成型纸板还包括用于横跨连接各第一支架片的第二支架片,所述第一支架片上端的中部设有第四插齿,所述第二支架片的下端设有多个与各第一支架片上的第四插齿相配合连接的第五插齿,所述第二支架片的两端设有向上凸出的限位凸起。

1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料片的端部呈与被包装物上侧壁相配合的弧形,所述第一支架片的上端设有与被包装物下侧壁相配合的弧形凹部。

16、较之前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技术一种缓冲包装盒,该包装盒的盒体将被包装物包裹住,并且缓冲室,支架和压料头将被包装物与盒体分隔开,避免直接接触,从而起到四周保护的效果,并且设置有可视区域起到展示的作用。并且其中翻盖是可开合,这样被包装物的取放均极为方便

18、2.本技术一种缓冲包装盒,采用插孔与插件的配合安装,这样翻盖的开合操作简单。

19、3.本技术一种缓冲包装盒,采用两个翻盖互相对折的结构,相比于单个翻盖结构,稳定性和保护效果更优。

20、4.本技术一种包装盒成型纸板,通过折叠组装后可以上述缓冲包装盒的成型,其中成型纸板为一体结构,无需粘胶等进行黏连,整体环保而且使用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包装盒成型纸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的底板(a1),所述底板(a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翼板(a2),底板(a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二翼板(a3),所述第一翼板(a2)与底板(a1)的连接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折痕(a21),所述第一翼板(a2)上设置有与第一折痕(a21)相平行的第二折痕(a22)和第三折痕(a23),从而将第一翼板(a2)分隔为靠近底板(a1)的第一盒体侧板(a24),位于第二折痕(a22)和第三折痕(a23)之间的第一盒体顶板(a25)以及位于第一盒体顶板(a25)外侧的第一凹腔侧板(a26),所述底板(a1)的中部形成有方形开口(a4),在方形开口(a4)中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方形折片(a5),每个方形折片(a5)与方形开口(a4)边缘通过与第一折痕(a21)相平行的第四折痕(a41)连接,所述方形折片(a5)在与第四折痕(a4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插齿孔(a51),所述第一凹腔侧板(a26)的外侧设有多个与各第一插齿孔(a5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插齿孔(a261),所述第一盒体顶板(a25)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底板(a1)沿左右方向宽度的二分之一,且所述第一盒体顶板(a25)沿左右方向的宽度与第四折痕(a41)与第一折痕(a21)之间宽度相一致,使得两个第一翼板(a2)沿各折痕折叠,且配合两个方形折片(a5)上折后,从而形成盒体的左右侧壁、缓冲室、以及凹腔的左右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包装盒成型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侧板(a2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旁侧折片(a28),所述旁侧折片(a28)与第一盒体侧板(a24)的连接位置设有第八折痕(a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包装盒成型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成型纸板还包括用于横跨连接各第一支架片(a6)的第二支架片(a7),所述第一支架片(a6)上端的中部设有第四插齿(a63),所述第二支架片(a7)的下端设有多个与各第一支架片(a6)上的第四插齿(a63)相配合连接的第五插齿(a71),所述第二支架片(a7)的两端设有向上凸出的限位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冲包装盒成型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片(a36)的端部呈与被包装物上侧壁相配合的弧形,所述第一支架片(a6)的上端设有与被包装物下侧壁相配合的弧形凹部(a6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包装盒成型纸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的底板(a1),所述底板(a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翼板(a2),底板(a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二翼板(a3),所述第一翼板(a2)与底板(a1)的连接处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折痕(a21),所述第一翼板(a2)上设置有与第一折痕(a21)相平行的第二折痕(a22)和第三折痕(a23),从而将第一翼板(a2)分隔为靠近底板(a1)的第一盒体侧板(a24),位于第二折痕(a22)和第三折痕(a23)之间的第一盒体顶板(a25)以及位于第一盒体顶板(a25)外侧的第一凹腔侧板(a26),所述底板(a1)的中部形成有方形开口(a4),在方形开口(a4)中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方形折片(a5),每个方形折片(a5)与方形开口(a4)边缘通过与第一折痕(a21)相平行的第四折痕(a41)连接,所述方形折片(a5)在与第四折痕(a4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分布的第一插齿孔(a51),所述第一凹腔侧板(a26)的外侧设有多个与各第一插齿孔(a5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插齿孔(a261),所述第一盒体顶板(a25)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底板(a1)沿左右方向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宁宁陈淑琴苏茹婷张惠玲洪欣怡吴陈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