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用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90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采煤机用软电缆,包括包裹在护套内的动力线、地线芯导体及由多股控制线芯构成的控制线缆,控制线芯由复绞在加强元件上的铜导体以及包裹在铜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多股控制线芯外包裹有同时硫化的内包层和外包层,内包层和外包层之间设有纤维编织加强层;加强元件为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煤机用软电缆,克服了现有软电缆控制线芯易折断的缺点,延长了采矿机用电缆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增加电缆的重量情况下,可以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至2-3年;加强元件选用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进一步增加了电缆弯曲时的柔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煤矿采煤机的软电缆。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采煤机软电缆通常由三根动力线芯及包覆在导体上的橡皮绝缘层、地线 芯、控制线芯以及护套构成,不足之处是电缆在使用过程中需频繁弯曲,控制线芯极容易断 线。采煤机用电缆的控制线芯主要起到信号监控的作用,但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因受到频繁 弯曲、拉伸等多种机械应力作用,易导致控制线芯的断裂,而控制线芯一旦断裂将失去监控 保护作用,并造成设备停止转动,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给用户造成很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煤机用软电缆,克服了现有软电缆控制 线芯易折断的缺点,延长了采矿机用电缆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煤机用软电缆,包括包 裹在护套内的动力线、地线芯导体及由多股控制线芯构成的控制线缆,控制线芯由复绞在 加强元件上的铜导体以及包裹在铜导体外的绝缘套构成,多股控制线芯外包裹有同时硫化 的内包层和外包层,内包层和外包层之间设有纤维编织加强层。加强元件为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煤机用软电缆,由于在控制电缆的控制线芯的铜导体复绞在 加强元件上,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控制线芯便于弯曲伸缩,使施加于控制线芯上的力,能因加 强元件的弹性和柔软性而得以缓冲,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控制线芯弯曲易断芯的缺点,增 加了电缆弯曲时的柔软性,使得电缆在承受6倍电缆直径的弯曲时不容易折断,多股控制 线芯外的的内包层和外包层同时硫化,使得内包层和外包层紧密结合在一起,配合纤维编 织加强层,增强了控制线缆内控制线芯的相对滑移性,使控制线芯在受力时能够得到一定 的缓冲,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在不增加电缆的重量情况下,可以提高电缆的使用寿 命至2-3年;加强元件选用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冲击吸收能比对位芳酰胺纤维高近 一倍,耐磨性好,摩擦系数小,进一步增加了电缆弯曲时的柔软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包裹在护套13内的动力线14、地线芯导体12及由多股控 制线芯构成的控制线缆,控制线芯由复绞在加强元件6上的铜导体7以及包裹在铜导体7 外的绝缘套8构成,多股控制线芯外包裹有内包层9和外包层11,内包层9和外包层11之间设有纤维编织加强层10。加强元件6为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在加强元件6外采用镀锡铜丝编织2至3层形成控制线芯导体,控制线芯的内包 层9与外包层11中设置的纤维编织加强层10的编织密度应控制在40 60%之间,挤制时 先挤制暂不硫化的内包层9,再编织纤维编织加强层10,编织完成后再挤制外包层11,挤制 完成后将内包层9和外包层11 一起硫化。动力线14由动力线芯导体1、包裹在动力线芯导体1外的隔离层2和动力线芯绝 缘套3、以及包裹在动力线芯绝缘套3外的半导体层4和金属纤维屏蔽层5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煤机用软电缆,包括包裹在护套(13)内的动力线(14)、地线芯导体(12)及由多股控制线芯构成的控制线缆,其特征在于:控制线芯由复绞在加强元件(6)上的铜导体(7)以及包裹在铜导体(7)外的绝缘套(8)构成,多股控制线芯外包裹有同时硫化的内包层(9)和外包层(11),内包层(9)和外包层(11)之间设有纤维编织加强层(10)。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采煤机用软电缆,包括包裹在护套(13)内的动力线(14)、地线芯导体(12)及由多股控制线芯构成的控制线缆,其特征在于控制线芯由复绞在加强元件(6)上的铜导体(7)以及包裹在铜导体(7)外的绝缘套(8)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甲田杨发新熊宜徐振富朱应平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华润红旗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