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双层定型装置、双层拉幅定型设备、系统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双层定型装置、双层拉幅定型设备、系统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0572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定型装置、双层拉幅定型设备、系统及应用,该双层定型装置包括:具备风室的壳体,送风机构,第一出气机构与第二出气机构,分隔机构;第一出气管组与第二出气管组;第三出气管组与第四出气管组;分隔机构将风室分隔形成为多个子风室并隔离相邻子风室,并使相邻子风室分别连通上出气管组与下出气管组;送风机构包括:多个沿横向并排设置并独立配置于子风室的风机单元;相邻风机单元将热气体分别输送至相邻子风室,并单独调节上出气管组与下出气管组的出风量。通过本申请,实现了精准调节分配至上出气管组与下出气管组的风量,满足不同种类面料在不同定型工艺中所要求的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型机,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定型装置、双层拉幅定型设备、系统及应用


技术介绍

1、拉幅烘燥定型工艺技术是纺织印染后整理工艺使用最为广泛的整理技术。其适用于梭织面料、针织面料、非织造物、无纺布、毛皮与皮革、复合面料等各种类型面料拉幅烘燥定型工艺。面料在漂染、印花等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变得径向伸长,纬向收缩,幅宽不匀和纬斜等织物尺寸稳定性等问题。需经过拉幅、烘干、定型的整理得到纠正。拉幅、烘燥、定型是在拉幅机中,将含有一定湿度的棉藤、丝、毛织物以及某种吸湿化纤的幅宽控制规定的尺寸,并加以烘燥、消除内应力,调整面料的状态,使面料幅宽整齐划一,尺寸稳定。

2、公开号cn11072509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拉幅定型装置及系统,在该现有技术中由两组上下布置且由分隔板隔离的定型机组成,单组定型机通过燃烧器进行燃烧产生热量,在风机的作用下,将热量从燃烧室通过风室、固定壳传送至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喷出热风对纺织物品进行拉幅定型,两组定型机叠加在一起实现对两组纺织物分别拉幅定型的目的。

3、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双层拉幅定型装置,为实现调节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从出气孔喷出的气体量,需要通过操作员手动操控调节风阀的转动角度,以控制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从出气孔喷出的气体量,然而,不同种类面料在不同定型工艺(例如,预定型、染色后定形、成品定形等)中所要求的风量不同,操作员手动操控调节风阀的转动角度精度低,难以精准分配上出气管组和下出气管组从出气孔喷出的热气体风量,从而影响对面料的烘干定型效果。

4、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双层拉幅定型装置及系统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双层定型装置、双层拉幅定型设备、系统及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层拉幅定型装置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尤其是为了实现精准调节分配至上出气管组与下出气管组的风量,满足不同种类面料在不同定型工艺中所要求的风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定型装置,包括:具备风室的壳体,轴向配置于所述壳体的送风机构,沿所述壳体轴线对称设置并连通所述风室的第一出气机构与第二出气机构,以及配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分隔机构;

3、所述第一出气机构包括:沿竖向上下布置的第一出气管组与第二出气管组;所述第二出气机构包括:沿竖向上下布置的第三出气管组与第四出气管组;

4、所述分隔机构将所述风室分隔形成为多个子风室并隔离相邻子风室,并使相邻所述子风室分别连通由所述第一出气管组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组形成的上出气管组与由所述第二出气管组与所述第四出气管组形成的下出气管组;

5、所述送风机构包括:多个沿横向并排设置并独立配置于所述子风室的风机单元;相邻所述风机单元将热气体分别输送至相邻所述子风室,并单独调节所述上出气管组与所述下出气管组的出风量。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层定型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风机单元转速的控制系统;

7、所述控制系统单独控制相邻所述子风室内所述风机单元转速,以调节所述风机单元输送至对应所述子风室热气体风量,单独调节输送至所述上出气管组或所述下出气管组的热气体风量。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大于所述下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或者,所述上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等于所述下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或者,所述上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小于所述下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被构造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组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组的第一子管组与第三子管组,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组与所述第四出气管组的第二子管组与第四子管组,以及分隔所述第一子管组与所述第二子管组的第一弯折部,分隔所述第三子管组与所述第四子管组的第二弯折部,分隔所述第二子管组与所述第三子管组的第三弯折部。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机构包括:沿横向依次交替配置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若干第一分隔部与第二分隔部,抵持于所述第三弯折部并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的衔接隔部,若干组相邻的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通过所述衔接隔部相连接以分隔所述风室并形成至少两个子风室,并隔离相邻所述子风室,相邻所述子风室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子管组与所述第四子管组;

11、以及沿横向配置于相邻所述子风室内并相对于所述衔接隔部对向交错设置的分配管,所述分配管用于将所述子风室内形成的所述第二子管组或所述第三子管组与所述子风室相隔离,所述衔接隔部被构造出供所述子风室连通所述分配管的缺口,相邻所述子风室通过所述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子管组与所述第三子管组。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沿横向错位并且间隔设置。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沿横向部分交错设置。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隔部与至少一个第二分隔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的衔接隔部;

15、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通过所述衔接隔部相连接以分隔所述风室并形成相互隔离的第一风室与第二风室,所述第一风室连通所述第四子管组,所述第二风室连通所述第一子管组;

16、所述分配管被配置为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风室与所述第二风室内的第一分配管与第二分配管,所述第一分配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以隔离形成于所述第一风室内的所述第三子管组与所述第一风室,所述第二分配管分别连接第一弯折部与第三弯折部以隔离形成于所述第二风室内的所述第二子管组与所述第二风室;

17、所述衔接隔部被构造出供所述第一风室连通所述第二分配管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风室连通所述第二子管组,以及供所述第二风室连通所述第一分配管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风室连通所述第三子管组。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层定型装置还包括: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机构与所述第二出气机构之间并连通所述风室的热风机构;

19、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燃烧室,于所述燃烧室内形成热气体的加热源,以及连通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壳体的热风管。

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管被构造出多个连通所述子风室的热风分配管,或者所述热风管被构造出多个连通所述子风室的热风分配口。

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单元包括:形成于所述子风室内的涡轮,配置于所述壳体反向于所述热风机构一侧外壁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轴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入所述子风室以连接所述涡轮,以及形成于所述子风室并与所述子风室相隔离并贯穿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引风筒,所述引风筒连通所述热风分配管或者所述热风分配口以将热气体引导至所述涡轮。

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机构还包括: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定型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风机单元转速的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大于所述下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或者,所述上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等于所述下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或者,所述上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小于所述下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被构造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组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组的第一子管组与第三子管组,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组与所述第四出气管组的第二子管组与第四子管组,以及分隔所述第一子管组与所述第二子管组的第一弯折部,分隔所述第三子管组与所述第四子管组的第二弯折部,分隔所述第二子管组与所述第三子管组的第三弯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机构包括:沿横向依次交替配置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若干第一分隔部与第二分隔部,抵持于所述第三弯折部并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的衔接隔部,若干组相邻的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通过所述衔接隔部相连接以分隔所述风室并形成至少两个子风室,并隔离相邻所述子风室,相邻所述子风室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子管组与所述第四子管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沿横向错位并且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沿横向部分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隔部与至少一个第二分隔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的衔接隔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定型装置还包括: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机构与所述第二出气机构之间并连通所述风室的热风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被构造出多个连通所述子风室的热风分配管,或者所述热风管被构造出多个连通所述子风室的热风分配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单元包括:形成于所述子风室内的涡轮,配置于所述壳体反向于所述热风机构一侧外壁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轴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入所述子风室以连接所述涡轮,以及形成于所述子风室并与所述子风室相隔离并贯穿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引风筒,所述引风筒连通所述热风分配管或者所述热风分配口以将热气体引导至所述涡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还包括:沿所述涡轮轴线中心对称设置于所述子风室内并形成于所述涡轮外围的导引件,所述导引件将所述子风室分隔形成导风道,所述导风道沿竖向形成两个出口方向相反的送风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壳体轴线倾斜延伸的导风板,构造于导风板的延伸端并向远离所述壳体轴线方向延伸的侧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包括:供所述第一风室内热气体分别流向所述第二子管组与所述第四子管组的第二风道与第四风道,供所述第二风室内热气体分别流向所述第一子管组与所述第三子管组的第一风道与第三风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子风室中的导引件相对于所述衔接隔部沿竖向镜像设置。

16.一种双层拉幅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至少一轴向配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内设于所述箱体并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管组与所述第二出气管组之间以对面料进行拉幅的第一调幅机构,以及内设于所述箱体并形成于所述第三出气管组与所述第四出气管组之间以对面料进行拉幅的第二调幅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层拉幅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拉幅定型设备包含至少两个双层定型装置,相邻所述双层定型装置均沿所述壳体纵向侧壁拼接,相邻所述双层定型装置中的导引件相对于两个所述双层定型装置所形成的拼接面沿竖向镜像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层拉幅定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拉幅定型设备还包括:沿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气机构与第二出气机构两侧的固定支架;

19.一种双层拉幅定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布单元,至少一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拉幅定型设备,以及出布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定型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风机单元转速的控制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大于所述下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或者,所述上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等于所述下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或者,所述上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小于所述下出气管组喷出的热气体风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被构造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组与所述第三出气管组的第一子管组与第三子管组,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组与所述第四出气管组的第二子管组与第四子管组,以及分隔所述第一子管组与所述第二子管组的第一弯折部,分隔所述第三子管组与所述第四子管组的第二弯折部,分隔所述第二子管组与所述第三子管组的第三弯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机构包括:沿横向依次交替配置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若干第一分隔部与第二分隔部,抵持于所述第三弯折部并连接相邻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的衔接隔部,若干组相邻的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通过所述衔接隔部相连接以分隔所述风室并形成至少两个子风室,并隔离相邻所述子风室,相邻所述子风室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子管组与所述第四子管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沿横向错位并且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沿横向部分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隔部与至少一个第二分隔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分隔部的衔接隔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定型装置还包括:沿轴向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气机构与所述第二出气机构之间并连通所述风室的热风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被构造出多个连通所述子风室的热风分配管,或者所述热风管被构造出多个连通所述子风室的热风分配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层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单元包括:形成于所述子风室内的涡轮,配置于所述壳体反向于所述热风机构一侧外壁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驱动轴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入所述子风室以连接所述涡轮,以及形成于所述子风室并与所述子风室相隔离并贯穿所述第三弯折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振霖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信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