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0347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包括底座和铰臂,所述铰臂一体延伸成型有连接部,还包括摆臂、连杆、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分别沿呈垂直布置的第三轴线和第四轴线与底座相铰接配合;所述摆臂两端分别与连接部和连杆相铰接配合,所述连杆铰接于第一转动座上,所述连接部与第二转动座相铰接配合;通过优化改善底座与铰臂之间的各个部件组成及连接结构,从而达到优化改善剪刀门铰链的稳定性、装配难度以及精度要求等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铰链结构的,尤其是指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发展,车企研发生产的新颖结构的车辆在市场上能够获得较好反响,例如:轿车上应用剪刀门的车门结构,其中,现有的剪刀门构主要包括有铰链、伸缩拉杆以及弹簧推杆三部分组成,铰链对于车门开启高度、开度、稳定性等参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铰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门开/关动作。

2、目前的剪刀门铰链形式多样,如专利“cn114233126a、一种剪刀门铰链及车辆”以及本申请人在前申请的“cn115559629a、一种双交点剪刀门铰链”等。这类剪刀门铰链为了提升稳定性,通过重新设计铰链结构,用于提升其稳定性以及直接平替应用在传统平开门方式的车门上。但是这类铰链结构对于装配要求非常高,对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也更高,导致其制造成本还是相对过高。

3、因此,如果改善优化现有的铰链结构,使其在翻转启闭过程中具有更佳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降低装配难度以及精度要求,无疑是能够进一步降低剪刀门汽车的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加稳定可靠、装配难度低的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包括底座和铰臂,所述铰臂一体延伸成型有连接部,还包括摆臂、连杆、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分别沿呈垂直布置的第三轴线和第四轴线与底座相铰接配合;所述摆臂两端分别与连接部和连杆相铰接配合,所述连杆铰接于第一转动座上,所述连接部与第二转动座相铰接配合。

3、进一步,所述摆臂的一端与连接部相铰接形成第一轴线,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连杆相铰接形成第二轴线。

4、进一步,所述第一轴线与第二轴向不平行。

5、进一步,所述连杆与第一转动座相铰接形成第五轴线,所述连接部与第二转动座相铰接形成第六轴线,其中,所述第二轴线、第三轴线和第五轴线三者相交于第一交点a;所述第一轴线、第四轴线和第六轴线三者相交于第二交点b。

6、进一步,所述第一交点a与第二交点b不重合。

7、进一步,所述第二轴线、第三轴线和第五轴线中的任意一条轴线与第二交点不重合,所述第一轴线、第四轴线和第六轴线中的任意一条轴线与第一交点不重合。

8、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有用于与第二转动座相铰接的转接块,其中,所述转接块与第二转动座相铰接形成第六轴线。

9、进一步,所述第二轴线与第五轴线之间以及第三轴线与第五轴线之间均呈垂直布置。

10、进一步,所述第六轴线与第四轴线之间呈垂直布置。

11、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座与底座之间铰接形成的第三轴线呈垂直于底座表面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转动座与底座之间形成的第四轴线呈平行底座表面方向布置。

12、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优化改善底座与铰臂之间的各个部件组成及连接结构,从而达到优化改善剪刀门铰链的稳定性、装配难度以及精度要求等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包括底座(1)和铰臂(2),所述铰臂(2)一体延伸成型有连接部(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臂(3)、连杆(4)、第一转动座(5)和第二转动座(6),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座(5)和第二转动座(6)分别沿呈垂直布置的第三轴线(c)和第四轴线(d)与底座(1)相铰接配合;所述摆臂(3)两端分别与连接部(21)和连杆(4)相铰接配合,所述连杆(4)铰接于第一转动座(5)上,所述连接部(21)与第二转动座(6)相铰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的一端与连接部(21)相铰接形成第一轴线(a),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与连杆(4)相铰接形成第二轴线(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a)与第二轴向不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与第一转动座(5)相铰接形成第五轴线(e),所述连接部(21)与第二转动座(6)相铰接形成第六轴线(f),其中,所述第二轴线(b)、第三轴线(c)和第五轴线(e)三者相交于第一交点(A);所述第一轴线(a)、第四轴线(d)和第六轴线(f)三者相交于第二交点(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点(A)与第二交点(B)不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线(b)、第三轴线(c)和第五轴线(e)中的任意一条轴线与第二交点(B)不重合,所述第一轴线(a)、第四轴线(d)和第六轴线(f)中的任意一条轴线与第一交点(A)不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一体成型有用于与第二转动座(6)相铰接的转接块(22),其中,所述转接块(22)与第二转动座(6)相铰接形成第六轴线(f)。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线(b)与第五轴线(e)之间以及第三轴线(c)与第五轴线(e)之间均呈垂直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轴线(f)与第四轴线(d)之间呈垂直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座(5)与底座(1)之间铰接形成的第三轴线(c)呈垂直于底座(1)表面方向布置,所述第二转动座(6)与底座(1)之间形成的第四轴线(d)呈平行底座(1)表面方向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包括底座(1)和铰臂(2),所述铰臂(2)一体延伸成型有连接部(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臂(3)、连杆(4)、第一转动座(5)和第二转动座(6),其中,所述第一转动座(5)和第二转动座(6)分别沿呈垂直布置的第三轴线(c)和第四轴线(d)与底座(1)相铰接配合;所述摆臂(3)两端分别与连接部(21)和连杆(4)相铰接配合,所述连杆(4)铰接于第一转动座(5)上,所述连接部(21)与第二转动座(6)相铰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的一端与连接部(21)相铰接形成第一轴线(a),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与连杆(4)相铰接形成第二轴线(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a)与第二轴向不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轴双交点的剪刀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与第一转动座(5)相铰接形成第五轴线(e),所述连接部(21)与第二转动座(6)相铰接形成第六轴线(f),其中,所述第二轴线(b)、第三轴线(c)和第五轴线(e)三者相交于第一交点(a);所述第一轴线(a)、第四轴线(d)和第六轴线(f)三者相交于第二交点(b)。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必主朱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佐尔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