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肩托和钻头位姿调整功能的冲击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935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肩托和钻头位姿调整功能的冲击钻,包括钻体和钻头,所述钻体的后侧设置有能够伸缩的肩托,钻体的侧部设置有照明手电,钻体的底部设置有竖直的前把手,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激光测距仪,钻体在激光测距仪、前把手和照明手电的安装位置均设置有直线型的导轨,激光测距仪、前把手和照明手电与导轨滑动配合。本技术旨在提供能够提升钻墙的效率、准确度和舒适度,实现钻墙位姿矫正调整功能的冲击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钻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肩托和钻头位姿调整功能的冲击钻


技术介绍

1、现有冲击钻在钻墙的效率、钻墙位姿的矫正两个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如下:1、钻墙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使用者躯干的力量,使得钻孔的人体前推力得不到有效发挥,降低钻墙的速度。同时,钻墙时产生的巨大振动集中在后手柄后方与人手虎口紧贴的位置,再加上躯干对后手柄以及前手柄的施压,给用户造成明显的双手虎口、双手手心肌肉的疲劳和阵痛。2、钻头钻墙位姿的矫正功能缺失,不论熟练用户还是新手用户,在钻墙时都无法确保钻头与墙面在左右和上下方位均为垂直状态,无法得到精准量化的可视化钻头位姿反馈,通常导致钻头以倾斜的位姿钻入墙体,导致钻孔歪斜,对后续的安装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现亟需能够提升钻墙的效率、准确度和舒适度,实现钻墙位姿矫正调整功能的冲击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能够提升钻墙的效率、准确度和舒适度,实现钻墙位姿矫正调整功能的冲击钻。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3、一种具有肩托和钻头位姿调整功能的冲击钻,包括钻体和钻头,所述钻体的后侧设置有能够伸缩的肩托,钻体的侧部设置有照明手电,钻体的底部设置有竖直的前把手,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激光测距仪,钻体在激光测距仪、前把手和照明手电的安装位置均设置有直线型的导轨,激光测距仪、前把手和照明手电与导轨滑动配合。

4、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皮卡汀尼导轨。

5、进一步的,所述前把手的截面为椭圆形。

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本技术进行墙壁钻孔时,可依靠人体躯干的力量顶住肩托,可以更好的将人体躯干的力量调动在钻头上,使得躯干、双臂、冲击钻三者之间形成紧密的受力关系,依靠上半身前推的力量,实现冲击钻钻头的高效钻墙打孔。由于人体对钻头的控制更牢固,钻孔过程中能够避免钻孔歪斜。钻孔过程中,激光测距仪可起到辅助测距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肩托和钻头位姿调整功能的冲击钻,包括钻体(7)和钻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7)的后侧设置有能够伸缩的肩托(1),钻体(7)的侧部设置有照明手电(5),钻体(7)的底部设置有竖直的前把手(4),钻体(7)的上端面设置有激光测距仪(3),钻体(7)在激光测距仪(3)、前把手(4)和照明手电(5)的安装位置均设置有直线型的导轨(2),激光测距仪(3)、前把手(4)和照明手电(5)与导轨(2)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肩托和钻头位姿调整功能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为皮卡汀尼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肩托和钻头位姿调整功能的冲击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把手(4)的截面为椭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肩托和钻头位姿调整功能的冲击钻,包括钻体(7)和钻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体(7)的后侧设置有能够伸缩的肩托(1),钻体(7)的侧部设置有照明手电(5),钻体(7)的底部设置有竖直的前把手(4),钻体(7)的上端面设置有激光测距仪(3),钻体(7)在激光测距仪(3)、前把手(4)和照明手电(5)的安装位置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明康
申请(专利权)人:阿奇卡尔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