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1、模组或者整包内的电池在快充过程中温度会升高,而电池在高温工况下使用会导致电池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现有电池冷却方案为在电池底部通过液冷板传热,换热面单一,会导致电池温差不均匀。
2、另外在电池成组过程中,需要通过在两两电池之间设置缓冲垫,使得两两电池之间存在缓冲间隙,用以适应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膨胀力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电池底部通过液冷板传热,换热面单一,会导致电池温差不均匀,以及在电池成组过程中需要设置缓冲垫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包括:壳体,包括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壳体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内部形成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包括设置于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内部的第一冷却流道,以及设置于第二壁面内部的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相互连通;所述冷却流道内设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沿着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循环,以对电池进行冷却;所述第二壁面上的第一冷却流道的截面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壁面上的第二冷却流道的截面厚度。
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位于第二壁面的中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壁面的第一冷却流道位于第二冷却流道的两侧。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位于壳体第二壁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均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支沿垂直于电池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分支与第一分支连接处形成一夹角。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支包括横向流道和竖向流道,所述横向流道与竖向流道连通,所述横向流道一端与第一冷却流道连通,所述竖向流道与第一分支连通。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流道与竖向流道形成“l”形结构,所述横向流道与竖向流道连接处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90°。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连接于内壳的表面,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所述冷却流道。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和内壳通过钎焊连接。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变材料为液-气相变材料。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为液化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为汽化流道。
12、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相比于在电池底部设置液冷板的方式,该装置在壳体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内部设置了冷却流道,增加了电池冷却区域,增大冷却效率,由于第二壁面上的第一冷却流道的截面厚度大于第二壁面上的第二冷却流道的截面厚度,在电池成组过程中,相互贴合在一起的两块电池,其邻近第二壁面上的第一冷却流道相互贴合,而邻近第二壁面上的第二冷却流道则相互隔开,存在一定间隔,该间隔为缓冲间隙,用以适应电池充、放电循环膨胀力的变化,同时在电池成组过程中,无需设置额外的缓冲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31)位于第二壁面(23)的中部,所述第二壁面(23)的第一冷却流道(30)位于第二冷却流道(3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31)包括第一分支(310)和第二分支(311),所述第一分支(310)位于壳体(2)第二壁面(23)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分支(310)和第二分支(311)均与第一冷却流道(3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310)沿垂直于电池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分支(311)与第一分支(310)连接处形成一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311)包括横向流道(3110)和竖向流道(3111),所述横向流道(3110)与竖向流道(3111)连通,所述横向流道(3110)一端与第一冷却流道(30)连通,所述竖向流道(3111)与第一分支(310)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流道(3110)与竖向流道(3111)形成“L”形结构,所述横向流道(3110)与竖向流道(3111)连接处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外壳(20)和内壳(21),所述外壳(20)连接于内壳(21)的表面,所述外壳(20)和内壳(21)之间形成所述冷却流道(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和内壳(21)通过钎焊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液-气相变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30)为液化流道,所述第二冷却流道(31)为汽化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31)位于第二壁面(23)的中部,所述第二壁面(23)的第一冷却流道(30)位于第二冷却流道(3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31)包括第一分支(310)和第二分支(311),所述第一分支(310)位于壳体(2)第二壁面(23)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分支(310)和第二分支(311)均与第一冷却流道(3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310)沿垂直于电池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分支(311)与第一分支(310)连接处形成一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的相变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311)包括横向流道(3110)和竖向流道(3111),所述横向流道(3110)与竖向流道(3111)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元,陈英旗,曹楷,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