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467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涉及教学器材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连接块、转轴、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所述装置主体两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壁与装置主体滑动接触,所述连接块另一侧与转轴一端焊接,该教学板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转动压盖,从而使装置主体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能够松动,进而有利于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能够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装置主体能够保持同一方向,进而降低该教学板的收纳体积,并且通过中空状设置的装置主体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以及降低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教学器材,具体为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


技术介绍

1、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展示教学从而会使用到教学板,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1168435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教学的便于收纳的教学板,虽然该用于教学的便于收纳的教学板,便于安装和拆卸,占地面积小,方便搬运和收纳,四面书写区域,不需要使用者频繁擦拭,有效减震,使用感受较好,有效固定,稳固牢靠,解放双手,但由于底座的存在从而导致该教学板在进行收纳时体积较大,进而导致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并且该教学板重量较大,不便于进行搬运,进而降低了该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由于底座的存在从而导致该教学板在进行收纳时体积较大,进而导致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并且教学板重量较大,不便于进行搬运,进而降低了教学板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连接块、转轴、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所述装置主体两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壁与装置主体滑动接触,所述连接块另一侧与转轴一端焊接,所述转轴另一端外部套装有压盖,所述转轴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顶部两端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一侧紧密贴合。

3、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装置主体两端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内部截面呈t形状设置,所述装置主体两侧凹槽与连接块形状相吻合。p>

4、优选的,所述转轴一端表面呈螺纹状结构,所述转轴通过外部螺纹与压盖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压盖外部呈环形状分布有凸起状结构。

5、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呈u形状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内侧与装置主体两侧存在间隙,所述装置主体高度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顶部u形状凹槽高度一致。

6、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底部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凹槽内部嵌装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为柔性橡胶材质。

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相互接触面均为磁铁。

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通过各个部件的互相组合,该教学板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转动压盖,从而使装置主体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能够松动,进而有利于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能够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装置主体能够保持同一方向,进而降低该教学板的收纳体积,并且通过中空状设置的装置主体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以及降低重量,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教学板由于底座的存在从而导致该教学板在进行收纳时体积较大,进而导致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并且教学板重量较大,不便于进行搬运,进而降低了教学板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连接块(2)、转轴(3)、第一支撑架(5)以及第二支撑架(6),所述装置主体(1)两侧设置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外壁与装置主体(1)滑动接触,所述连接块(2)另一侧与转轴(3)一端焊接,所述转轴(3)另一端外部套装有压盖(4),所述转轴(3)与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顶部两端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一侧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装置主体(1)两端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内部截面呈T形状设置,所述装置主体(1)两侧凹槽与连接块(2)形状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一端表面呈螺纹状结构,所述转轴(3)通过外部螺纹与压盖(4)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压盖(4)外部呈环形状分布有凸起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5)与第二支撑架(6)呈U形状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5)与第二支撑架(6)内侧与装置主体(1)两侧存在间隙,所述装置主体(1)高度与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顶部U形状凹槽高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5)与第二支撑架(6)底部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凹槽内部嵌装有防滑条(7),所述防滑条(7)为柔性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5)与第二支撑架(6)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架(5)与第二支撑架(6)相互接触面均为磁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连接块(2)、转轴(3)、第一支撑架(5)以及第二支撑架(6),所述装置主体(1)两侧设置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外壁与装置主体(1)滑动接触,所述连接块(2)另一侧与转轴(3)一端焊接,所述转轴(3)另一端外部套装有压盖(4),所述转轴(3)与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顶部两端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5)和第二支撑架(6)一侧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呈中空状结构,且装置主体(1)两端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内部截面呈t形状设置,所述装置主体(1)两侧凹槽与连接块(2)形状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收纳的教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一端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丽霞高冯静萱
申请(专利权)人: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