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gm节气门端盖压装领域,特别涉及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
技术介绍
1、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是一种节气门端盖与节气门之间进行压装固定的支撑设备,节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的一道可控阀门,气体进入进气管后会和汽油混合变成可燃混合气,从而燃烧形成做功,在节气门进行制备的时候,需要将节气门与节气门端盖进行压装制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2、现有的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gm节气门端盖进行压装的时候不能很方便快速的对端盖的位置进行定位,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降低压装效果,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进行使用的时候,压装的效率较差,给实际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取料机构把端盖放在下部压装机构头部,节气门固定于立式夹具上,前面气缸驱动两根杆把节气门阀片关住,后部气缸驱动支撑柱伸入节气门喉管内部,上面小气缸下移推动支撑柱贴住节气门喉管,再用锁紧气缸固定住支撑柱,最后,下部伺服压机把节气门端盖压入节气门,压装简单快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包括压装机构主体与立式夹具,所述压装机构主体的底部定位安装有伺服压机与驱动器,所述压装机构主体的内侧安装有后气缸支座,
3、优选的,所述伺服压机与驱动器的底部定位安装有压机座,所述伺服压机的上端活动设置有升降轴,所述伺服压机与压装机构主体之间安装有定位结构,所述前驱动气缸的底部定位安装有前气缸支座,所述升降轴的上端连接有压紧杆。
4、优选的,所述后气缸支座上定位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活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连接有调节板,所述小气缸安装在调节板上,所述小气缸与调节板之间安装有上气缸支座。
5、优选的,所述端盖体通过取料机构放在压装机构主体的头部位置,所述节气门固定于立式夹具上,所述前驱动气缸驱动两根杆将节气门的阀片关住,所述后驱动气缸驱动支撑柱伸入节气门的喉管内部,所述小气缸下移推动支撑柱贴住节气门的喉管,且锁紧缸固定住支撑柱,所述端盖体卡入节气门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伺服压机、驱动器与压机座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伺服压机驱动升降轴升降活动,且升降轴带动压紧杆的位置升降活动,所述前驱动气缸的底部通过前气缸支座进行固定。
7、优选的,所述滑板通过滑轨在后气缸支座上平移活动,所述调节板在压装机构主体的顶部内侧平移活动,所述小气缸通过上气缸支座安装在调节板上。
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取料机构把端盖放在下部压装机构头部,节气门固定于立式夹具上,前面气缸驱动两根杆把节气门阀片关住,后部气缸驱动支撑柱伸入节气门喉管内部,上面小气缸下移推动支撑柱贴住节气门喉管,再用锁紧气缸固定住支撑柱,最后,下部伺服压机把节气门端盖压入节气门,压装简单快速,整个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包括压装机构主体(1)与立式夹具(8),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主体(1)的底部定位安装有伺服压机(12)与驱动器(14),所述压装机构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后气缸支座(2),所述立式夹具(8)上安装有节气门(7),所述节气门(7)上设置有端盖体(6),所述立式夹具(8)的外侧设置有前驱动气缸(9),所述后气缸支座(2)的前端设置有后驱动气缸(19),所述压装机构主体(1)的顶部位置安装有小气缸(3),所述小气缸(3)的底部安装有锁紧缸(4),所述锁紧缸(4)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压机(12)与驱动器(14)的底部定位安装有压机座(13),所述伺服压机(12)的上端活动设置有升降轴(11),所述伺服压机(12)与压装机构主体(1)之间安装有定位结构(16),所述前驱动气缸(9)的底部定位安装有前气缸支座(15),所述升降轴(11)的上端连接有压紧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气缸支座(2)上定位有滑轨(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体(6)通过取料机构放在压装机构主体(1)的头部位置,所述节气门(7)固定于立式夹具(8)上,所述前驱动气缸(9)驱动两根杆将节气门(7)的阀片关住,所述后驱动气缸(19)驱动支撑柱(5)伸入节气门(7)的喉管内部,所述小气缸(3)下移推动支撑柱(5)贴住节气门(7)的喉管,且锁紧缸(4)固定住支撑柱(5),所述端盖体(6)卡入节气门(7)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压机(12)、驱动器(14)与压机座(13)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伺服压机(12)驱动升降轴(11)升降活动,且升降轴(11)带动压紧杆(10)的位置升降活动,所述前驱动气缸(9)的底部通过前气缸支座(15)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20)通过滑轨(21)在后气缸支座(2)上平移活动,所述调节板(18)在压装机构主体(1)的顶部内侧平移活动,所述小气缸(3)通过上气缸支座(17)安装在调节板(18)上。
...【技术特征摘要】
1.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包括压装机构主体(1)与立式夹具(8),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构主体(1)的底部定位安装有伺服压机(12)与驱动器(14),所述压装机构主体(1)的内侧安装有后气缸支座(2),所述立式夹具(8)上安装有节气门(7),所述节气门(7)上设置有端盖体(6),所述立式夹具(8)的外侧设置有前驱动气缸(9),所述后气缸支座(2)的前端设置有后驱动气缸(19),所述压装机构主体(1)的顶部位置安装有小气缸(3),所述小气缸(3)的底部安装有锁紧缸(4),所述锁紧缸(4)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压机(12)与驱动器(14)的底部定位安装有压机座(13),所述伺服压机(12)的上端活动设置有升降轴(11),所述伺服压机(12)与压装机构主体(1)之间安装有定位结构(16),所述前驱动气缸(9)的底部定位安装有前气缸支座(15),所述升降轴(11)的上端连接有压紧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m节气门端盖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气缸支座(2)上定位有滑轨(21),所述滑轨(21)上活动设置有滑板(20),所述滑板(20)上连接有调节板(18),所述小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