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7703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混合搅拌;步骤S2,水洗离心;步骤S3,焙烧;步骤S4,球磨;步骤S5,合格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跟踪焙烧进程,将焙烧工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焙烧炉的运行状态进行预判断,保障焙烧有效进行,第二阶段对焙烧生成的蒸汽进行检测,确定物料完全脱除结晶水的时间节点,并开始对焙烧时长的计时,减小不同批次的物料由于湿度不同而引起焙烧参数的波动,第三阶段通过对高温阶段杂质分解过程进行监控,保障杂质完全分解的同时,减少焙烧时长,且联合图像识别技术检测物料状态,避免焙烧温度过高引起粉体团聚现象,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各批次产品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尤其涉及一种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微纳米结构的无机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丰富、活性位点高、结构稳定等优点,比如:纳米片、纳米线、纳米花、海胆状空心微等,它们的成功制备对研究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氧化镧具有斜方晶,是能与大多数酸反应的金属碳酸盐,近年来,同其它无机材料一样,不同微纳米结构的氧化镧被制备出来,其在医学及电催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现有的氧化镧的制备工艺很多,但是反应条件简单、结构可控,能够有效地制出具有球形结构且较均匀的工艺却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2、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2520778a,公开了一种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点是将99.9%含量以上一定量的氧化镧与纯化水融合,离心分离后得到纯度为99.999%的氧化镧;由此可见,现有的药物制剂分离技术中,缺乏一种精准调控焙烧时间与焙烧温度的方法,避免由于各批次物料湿度不同,使焙烧时间与焙烧温度随着不同批次而波动,从而导致由于焙烧条件的不同,产品的比表面积、粒径等均不同,各批次产品差异性较大,且难以精准检测物料的焙烧状态,导致较高温度对产品造成损坏,从而使产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缺乏焙烧过程对物料状态进行跟踪,使焙烧条件适应性低,导致产品产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包括,

3、步骤s1,混合搅拌,向混合层加入纯水进行搅拌,以及将当前批次的氧化镧原料投入至所述混合层中,使其与纯水混合,形成待离心溶液;

4、步骤s2,水洗离心,开启所述混合层底部的阀门,将待离心溶液引入离心机中,对待离心溶液进行离心沉降,得到氧化镧沉淀与上清液,向氧化镧沉淀中加入纯水进行漂洗,得到氧化镧沉淀,对上清液进行排出处理;

5、步骤s3,焙烧,将所述步骤s2得到的氧化镧沉淀放入焙烧炉中进行焙烧,对焙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获取所述焙烧炉内的实时焙烧温度,根据设定的焙烧工序的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对实时焙烧温度进行判定,在判定实时焙烧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间时,绘制湿度变化曲线,根据湿度变化曲线确定计时装置是否开启,在判定实时焙烧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绘制升温曲线图,根据升温曲线图确定是否出现升温突变阶段,以根据焙烧参数确定是否对初始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温度进行调整,直至所述焙烧炉停止加热时,对氧化镧沉淀进行降温得到氧化镧成品,所述焙烧参数包括实时气体流速、第一焙烧时长、第二焙烧时长以及第二粉末面积。

6、步骤s4,球磨,用球磨机将所述氧化镧成品进行粉碎,得到氧化镧粉末;

7、步骤s5,合格检测,对当前批次的氧化镧粉末进行抽样测试,对当前批次中合格的氧化镧粉末进行混合包装,得到药用氧化镧,将当前批次中不合格的氧化镧粉末投入下一批次的水洗离心工序或球磨工序,抽样测试包括成分检测与粒径检测。

8、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设置有焙烧工序的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获取焙烧炉内温度记作实时焙烧温度,根据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对所述氧化镧沉淀的实时焙烧温度进行判定,

9、若实时焙烧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将计算升温速率,以对焙烧炉内温度进行检查,确定焙烧状态是否正常;

10、若实时焙烧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间,将绘制湿度变化曲线,以根据湿度变化曲线控制计时装置开启;

11、若实时焙烧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将绘制升温曲线图,根据标准温度差值对实时温度差值进行判定,以确定焙烧进程。

12、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设定有焙烧工序的标准温度差值,在判定实时焙烧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获取所述焙烧炉内的焙烧温度,绘制焙烧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到升温曲线图,将该曲线以预设时间间隔划分为若干曲线片段,对于任一曲线片段,计算该曲线片段各点处的焙烧温度的平均值记作该片段的实时温度值,将该曲线片段对应的中间时刻记作该实时温度值对应的时间节点,计算各实时温度值的平均值记作平均温度值,使各实时温度值依次减去平均温度值,得到各曲线片段的实时温度差值,根据标准温度差值对各实时温度差值进行判定,

13、若存在实时温度差值大于标准温度差值,将根据标准空气流速对实时气体流速进行判定,以确定焙烧过程杂质的分解进程;

14、若实时温度差值均小于等于标准温度差值,将第一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时长进行对比,以确定焙烧过程是否正常。

1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在判定实时温度差值均小于等于标准温度差值时,将获取计时装置的读数记作第一焙烧时长,将第一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时长进行对比,

16、若第一焙烧时长小于初始焙烧时长,判定焙烧过程正常;

17、若第一焙烧时长大于等于初始焙烧时长,将根据第一焙烧时长对初始焙烧温度进行调整;

18、其中,uc’=uc×[1+(ts-tc)/ts],uc’为根据第一焙烧时长对初始焙烧温度调整后得到的初始焙烧温度,ts表示获取的第一焙烧时长,tc表示设定的初始焙烧时长,uc表示设定的初始焙烧温度。

19、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设定有标准空气流速,在判定存在实时温度差值大于标准温度差值时,获取焙烧炉排气管道内气体流量计检测的二氧化碳流量,计算经过预设时间间隔的实时气体流速,根据标准空气流速对实时气体流速进行判定,

20、在判定实时气体流速小于等于标准空气流速时,将第二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时长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对初始焙烧时长进行更新。

21、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在判定实时气体流速小于等于标准空气流速时,获取计时装置的读数记作第二焙烧时长,将第二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时长进行对比,

22、若第二焙烧时长小于等于初始焙烧时长,将标准团聚面积对第二粉末面积进行对比,以确定焙烧工序中氧化镧沉淀的状态。

23、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在判定实时气体流速小于等于标准空气流速时,将通过计时装置获取焙烧工序的第二焙烧时长,将第二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时长进行对比,

24、若第二焙烧时长大于初始焙烧时长,将初始焙烧时长的数据值更新为第二焙烧时长。

2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设定有所述氧化镧沉淀的面积变化率,在判定第二焙烧时长小于等于初始焙烧时长时,通过摄像装置获取当前时刻与经过预设采集间隔的时间节点对应的两氧化镧沉淀的焙烧图像,对两焙烧图像中的固体粉末进行识别与轮廓标记,分别计算粉末轮廓面积的平均值,得到预设采集间隔初始时刻与末时刻分别对应的第一粉末面积与第二粉末面积,使第一粉末面积乘以面积变化率得到氧化镧沉淀的标准团聚面积,将标准团聚面积对第二粉末面积进行对比,

26、在判定第二粉末面积大于等于标准团聚面积时,控制所述焙烧炉停止加热,根据第二粉末面积对初始焙烧温度进行调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设置有焙烧工序的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获取焙烧炉内温度记作实时焙烧温度,根据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对所述氧化镧沉淀的实时焙烧温度进行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设定有焙烧工序的标准温度差值,在判定实时焙烧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获取所述焙烧炉内的焙烧温度,绘制焙烧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到升温曲线图,将该曲线以预设时间间隔划分为若干曲线片段,对于任一曲线片段,计算该曲线片段各点处的焙烧温度的平均值记作该片段的实时温度值,将该曲线片段对应的中间时刻记作该实时温度值对应的时间节点,计算各实时温度值的平均值记作平均温度值,使各实时温度值依次减去平均温度值,得到各曲线片段的实时温度差值,根据标准温度差值对各实时温度差值进行判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在判定实时温度差值均小于等于标准温度差值时,将获取计时装置的读数记作第一焙烧时长,将第一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时长进行对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设定有标准空气流速,在判定存在实时温度差值大于标准温度差值时,获取焙烧炉排气管道内气体流量计检测的二氧化碳流量,计算经过预设时间间隔的实时气体流速,根据标准空气流速对实时气体流速进行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在判定实时气体流速小于等于标准空气流速时,将通过计时装置获取焙烧工序的第二焙烧时长,将第二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时长进行对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在判定实时气体流速小于等于标准空气流速时,获取计时装置的读数记作第二焙烧时长,将第二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时长进行对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设定有所述氧化镧沉淀的面积变化率,在判定第二焙烧时长小于等于初始焙烧时长时,通过摄像装置获取当前时刻与经过预设采集间隔的时间节点对应的两氧化镧沉淀的焙烧图像,对两焙烧图像中的固体粉末进行识别与轮廓标记,分别计算粉末轮廓面积的平均值,得到预设采集间隔初始时刻与末时刻分别对应的第一粉末面积与第二粉末面积,使第一粉末面积乘以面积变化率得到氧化镧沉淀的标准团聚面积,将标准团聚面积对第二粉末面积进行对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设定有所述氧化镧沉淀的面积变化率,在判定第二焙烧时长小于等于初始焙烧时长时,通过摄像装置获取当前时刻与经过预设采集间隔的时间节点对应的两氧化镧沉淀的焙烧图像,对两焙烧图像中的固体粉末进行识别与轮廓标记,分别计算粉末轮廓面积的平均值,得到预设采集间隔初始时刻与末时刻分别对应的第一粉末面积与第二粉末面积,使第一粉末面积乘以面积变化率得到氧化镧沉淀的标准团聚面积,将标准团聚面积对第二粉末面积进行对比,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设定有标准湿度变化速率,在判定实时焙烧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间时,通过湿度传感器对所述焙烧炉的排气管道内的水蒸气含量进行检测,在预设采样点获取对应的湿度值,绘制湿度变化曲线,根据湿度变化曲线计算曲线上各点的导数,得到各点对应的湿度变化速率,根据标准湿度变化速率对湿度变化速率进行判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设置有焙烧工序的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获取焙烧炉内温度记作实时焙烧温度,根据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对所述氧化镧沉淀的实时焙烧温度进行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设定有焙烧工序的标准温度差值,在判定实时焙烧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获取所述焙烧炉内的焙烧温度,绘制焙烧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到升温曲线图,将该曲线以预设时间间隔划分为若干曲线片段,对于任一曲线片段,计算该曲线片段各点处的焙烧温度的平均值记作该片段的实时温度值,将该曲线片段对应的中间时刻记作该实时温度值对应的时间节点,计算各实时温度值的平均值记作平均温度值,使各实时温度值依次减去平均温度值,得到各曲线片段的实时温度差值,根据标准温度差值对各实时温度差值进行判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在判定实时温度差值均小于等于标准温度差值时,将获取计时装置的读数记作第一焙烧时长,将第一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时长进行对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设定有标准空气流速,在判定存在实时温度差值大于标准温度差值时,获取焙烧炉排气管道内气体流量计检测的二氧化碳流量,计算经过预设时间间隔的实时气体流速,根据标准空气流速对实时气体流速进行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用氧化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在判定实时气体流速小于等于标准空气流速时,将通过计时装置获取焙烧工序的第二焙烧时长,将第二焙烧时长与初始焙烧时长进行对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斌李超平龙慧玲邱朝晖何清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本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