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汽车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汽车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8757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系统包括发动机热管理模块、电池热管理模块和温差发电模块;温差发电模块利用布置在发动机热管理模块上的热端管路和布置在电池热管理模块上的冷端管路之间的温差产生电能,且产生的电能可以给电池充电。如此,通过布置温差发电模块可以将汽车热管理系统本来需要排出的废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基于温差发电的原理进行能量回收,提高整车的能量利用率。相较于利用发动机的尾气温差来发电的方式,发动机的尾气温度不稳定导致温差不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发动机热管理模块的温度和电池热管理模块的温度都比较稳定,二者之间的温差也稳定,保证了发电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化技术的成熟和进步,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及保有量的持续提升,对于新能源车的能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能耗优化主要体现在提高单个部件的效率(比如电机、电池等),或者优化整体系统效率(整体热管理优化、预测性能量管理等),很少有对车辆上面产能部件的废热进行回收的。

2、目前仅有的废热的回收主要集中在发动机的尾气的废热回收上面,主要的方式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回收以及温差发电废热回收。针对温差发电废热回收,因为汽车运行过程当中发动机工况变化较大,尾气温度也不太稳定,因此对温差发电的控制影响较大,导致发电效率较差。除此以外,为了回收尾气废热需要在尾气管上面增加换热翅片或增加旁通管路,影响排气背压,对发动机油耗和排放控制也不利。有些电动车上也有利用电机回路散热前及散热后的温差进行发电,因为电机回路水温(高温端)较低(60℃附近),且散热前后温差较小,所以整体利用效率整体也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汽车上利用废热进行温差发电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其包括:

3、发动机热管理模块,其包括第一水循环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循环管路上的发动机;

4、电池热管理模块,其包括第二水循环管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循环管路上的电池;

5、温差发电模块,其具有热端管路和冷端管路,所述热端管路耦合在所述第一水循环管路上,所述冷端管路耦合在所述第二水循环管路上,以使所述热端管路的温度与所述冷端管路之间具有温差,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温差产生电能,且所述电能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

6、可选的,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多个温差发电单元,多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彼此间隔地布置在所述热端管路和所述冷端管路之间;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金属片和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的两端均设置所述金属片。

7、可选的,所述热端管路朝向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一侧呈平面状,且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一端的金属片正对设置;所述冷端管路朝向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一侧呈平面状,且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另一端的金属片正对设置。

8、可选的,所述热端管路平行所述冷端管路。

9、可选的,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循环管路上的散热器和第一水泵;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热端管路与所述散热器并联。

10、可选的,所述温差发电模块还包括两通阀,所述两通阀设置在所述热端管路上。

11、可选的,所述电池热管理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循环管路上的第二水泵和电池冷却器,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池冷却器依次排列,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冷端管路耦合在所述电池冷却器和所述第二水泵之间的第二水循环管路上。

12、可选的,所述汽车热管系统还包括加热器热管理模块和乘客舱热管理模块,所述加热器热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二水循环管路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加热;所述乘客舱热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二水循环管路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冷却。

13、可选的,所述加热器热管理模块包括加热器、第三水泵和三通阀,所述乘客舱热管理模块包括乘客舱热管理部件和两通比例阀,所述电池热管理模块还包括热交换器;

14、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电池冷却器和所述冷端管路之间的第二水循环管路上;

15、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管路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两端,所述第三水泵、所述加热器和所述乘客舱热管理部件依次管路串联在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和第三端之间,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连接在所述热交换器上;

16、所述两通比例阀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乘客舱热管理部件之间的管路上,所述两通比例阀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热交换器上;

17、所述电池用于对所述加热器供电。

18、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热管理控制方法,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19、采集所述发动机的水温,且在所述发动机的水温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启动,从而使得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利用所述热端管路和所述冷端管路之间的温差产生电能;

20、采集所述电池的电压,且在所述电池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将所述温差发电模块产生的电能输出至所述电池。

21、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

22、如上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通过布置温差发电模块可以将汽车热管理系统本来需要排出的废热进行回收利用,从而基于温差发电的原理进行能量回收,提高整车的能量利用率。相较于利用发动机的尾气温差来发电的方式,发动机的尾气温度不稳定导致温差不稳定,本专利技术利用发动机热管理模块的温度和电池热管理模块的温度都比较稳定,二者之间的温差也稳定,保证了发电的稳定。并且,发动机热管理模块属于汽车热管理系统中的高温回路,电池热管理模块属于汽车热管理系统中的低温回路,保证温差发电模块所利用的温差足够大,提升发电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多个温差发电单元,多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彼此间隔地布置在所述热端管路和所述冷端管路之间;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金属片和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的两端均设置所述金属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管路朝向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一侧呈平面状,且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一端的金属片正对设置;所述冷端管路朝向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一侧呈平面状,且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另一端的金属片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管路平行所述冷端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循环管路上的散热器和第一水泵;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热端管路与所述散热器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模块还包括两通阀,所述两通阀设置在所述热端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循环管路上的第二水泵和电池冷却器,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电池和所述电池冷却器依次排列,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冷端管路耦合在所述电池冷却器和所述第二水泵之间的第二水循环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热管系统还包括加热器热管理模块和乘客舱热管理模块,所述加热器热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二水循环管路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加热;所述乘客舱热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二水循环管路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池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热管理模块包括加热器、第三水泵和三通阀,所述乘客舱热管理模块包括乘客舱热管理部件和两通比例阀,所述电池热管理模块还包括热交换器;

10.一种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1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模块包括多个温差发电单元,多个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彼此间隔地布置在所述热端管路和所述冷端管路之间;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金属片和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的两端均设置所述金属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管路朝向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一侧呈平面状,且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一端的金属片正对设置;所述冷端管路朝向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一侧呈平面状,且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的另一端的金属片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管路平行所述冷端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热管理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循环管路上的散热器和第一水泵;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热端管路与所述散热器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模块还包括两通阀,所述两通阀设置在所述热端管路上。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乐中苏建业丁锋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