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753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加工方法。其中,光伏组件包括:背板;前面板,与背板相对设置且围绕形成安装空间;电池组件,设置在安装空间内,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各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片和胶膜,电池片具有相背设置的两个板面,胶膜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贴合部,至少两个贴合部分别包覆在各板面的至少部分上;其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之间通过胶膜和焊带连接,胶膜与电池片之间通过辐照方式进行预交联,且预交联度为50%~90%。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串间距较大而导致电池片之间的间距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降本增效是光伏组件设计开发的永恒主题,在增效方面,主要通过电池提效以及组件端降低片间电池密度对有效封装面积进行优化,也有通过叠片或者叠瓦封装进行优化的方式。

2、然而,传统电池成串过程采用焊带将电池进行互联,其层叠过程中因电池串无阻隔,需要设计较宽的串间距进行电气隔离绝缘,以避免电池串在层压过程中由于胶膜的流动带动电池发生交叠而导致串间距较大、电池片之间的间距无法有效利用,最终导致200cm2的区域无法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串间距较大而导致电池片之间的间距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背板;前面板,与背板相对设置且围绕形成安装空间;电池组件,设置在安装空间内,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各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片和胶膜,电池片具有相背设置的两个板面,胶膜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贴合部,至少两个贴合部分别包覆在各板面的至少部分上;其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之间通过胶膜和焊带连接,胶膜与电池片之间通过辐照方式进行预交联,且预交联度为50%~90%。

3、进一步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一胶膜层,背板通过第一胶膜层与电池组件连接;第二胶膜层,前面板通过第二胶膜层与电池组件连接。

4、进一步地,各电池单元包括两个胶膜,两个胶膜分别位于电池片的两端,各胶膜还包括与贴合部连接的延伸部,延伸部延伸至板面外,且延伸部的长度l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10mm。

5、进一步地,胶膜的厚度d大于或等于5um。

6、进一步地,各电池单元还包括连接部,两个贴合部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包覆电池片的侧边,连接部或者胶膜具有连接面,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之间通过连接面连接。

7、进一步地,辐照交联电压大于等于108v且小于等于400v,辐照剂量大于等于5kgy且小于等于100kgy。

8、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片之间叠置;或者,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片沿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和/或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间距小于或等于1.5mm。

9、进一步地,焊带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一个电池片的正极或负极连接,第二连接段与另一个电池片的负极或正极连接。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加工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加工方法包括:步骤s1:在基板上铺设电池片、胶膜以及焊带,对基板进行加热并将胶膜和电池片相压合以形成电池单元,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通过焊带连接以形成电池组件;步骤s2:对电池组件的正面和背面进行辐照;步骤s3:将背板和前面板分别叠置在电池组件的两侧并进行层压。

11、进一步地,光伏组件加工方法还包括位于步骤s3之后的步骤s4,步骤s4包括:对完成层压后形成的层压件的边缘进行封装,以形成光伏组件。

12、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光伏组件包括背板、前面板以及电池组件,前面板与背板相对设置且围绕形成安装空间,电池组件设置在安装空间内,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各电池单元包括电池片和胶膜,电池片具有相背设置的两个板面,胶膜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贴合部,至少两个贴合部分别包覆在各板面的至少部分上。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之间通过胶膜和焊带连接。这样,由于胶膜与电池片之间通过辐照方式进行预交联,且预交联度为50%~90%,以使胶膜具有较低的流动性,而上述低流动性可以确保不同极性的电池片之间通过胶膜进行隔离,进而无需设计较宽的串间距进行电气隔离绝缘,减小了串间距,以确保电池片之间的间距被有效地利用,避免空间浪费,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串间距较大而导致电池片之间的间距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增大了光伏组件的封装密度,提升了光伏组件的运行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单元(31)包括两个所述胶膜(312),两个所述胶膜(312)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片(311)的两端,各所述胶膜(312)还包括与所述贴合部(3121)连接的延伸部(3122),所述延伸部(3122)延伸至所述板面(3111)外,且所述延伸部(3122)的长度L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312)的厚度D大于或等于5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单元(31)还包括连接部(313),两个所述贴合部(3121)通过所述连接部(313)连接,所述连接部(313)包覆所述电池片(311)的侧边,所述连接部(313)或者所述胶膜(312)具有连接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元(3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辐照交联电压大于等于108V且小于等于400V,辐照剂量大于等于5KGY且小于等于100KGY。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元(31)的电池片(311)之间叠置;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元(31)的电池片(311)沿所述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和/或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间距小于或等于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4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一个电池片(311)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另一个电池片(311)的负极或正极连接。

9.一种光伏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加工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加工方法还包括位于所述步骤S3之后的步骤S4,所述步骤S4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单元(31)包括两个所述胶膜(312),两个所述胶膜(312)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片(311)的两端,各所述胶膜(312)还包括与所述贴合部(3121)连接的延伸部(3122),所述延伸部(3122)延伸至所述板面(3111)外,且所述延伸部(3122)的长度l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膜(312)的厚度d大于或等于5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单元(31)还包括连接部(313),两个所述贴合部(3121)通过所述连接部(313)连接,所述连接部(313)包覆所述电池片(311)的侧边,所述连接部(313)或者所述胶膜(312)具有连接面,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单元(3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面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星金叶义何晨旭徐伟智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