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736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该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外壳、清理组件、两个输送组件、驱动组件及打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打磨作业,且能够根据工程零部件尺寸自适应进行调节,同时能够使得打磨带更贴合于工程零部件表面,以对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且保持打磨带在打磨作业中的紧绷状态以对工程零部件表面进行有效抛光,提高了打磨效果,且在抛光中能够保证工程零部件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有助于降低抛光过程中的摩擦和热量,减少磨损和烧伤的风险,并对清洗打磨后的工程零部件表面,保持工程零部件表面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表面处理,尤其提供一种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工程零部件是指用于机械设备、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等工程领域的零部件,包括各种连接件、轴承、齿轮、轴套、阀门、泵等零部件。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程零部件的表面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工程零部件的耐腐蚀性、耐磨性、美观性等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而现如今的在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装置抛光产生的碎屑将产生迸溅,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同时更是对使用人员造成严重的危害,且由于工程零部件的尺寸及外形的原因,导致夹具在夹紧后,不易于对工程零部件全表面进行精细的抛光处理,导致打磨时打磨效率不佳,打磨效果不好,且需要人为调节的步骤也过多。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一种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外壳、清理组件、两个输送组件、驱动组件及打磨组件,处理外壳包括清理壳体、驱动壳体及打磨壳体,清理壳体内部中空形成有清理腔体,清理腔体顶面一端角部处贯穿凹设有电控槽,清理腔体顶面另一端贯穿凹设有除杂槽,除杂槽长度方向与清理腔体长度方向垂直设置,驱动壳体底面固定安装于清理壳体顶面邻近电控槽一侧,驱动壳体底面凹设有驱动腔体,驱动腔体与电控槽连通,驱动腔体内侧侧壁一端贯穿凹设有预设槽,预设槽与除杂槽相对设置,打磨壳体底面固定安装于清理壳体顶面邻近除杂槽一端,打磨壳体底面凹设有打磨腔体,且打磨腔体与除杂槽及预设槽均相连通,打磨腔体两侧侧壁分别贯穿凹设有进料孔及出料孔,清理组件安装于清理腔体中,用于对打磨处理后废水进行收集及过滤处理,两个输送组件分别安装于打磨壳体两侧侧壁且邻近进料孔及出料孔设置,用于对工程零部件进行固定及传送运输,驱动组件安装于驱动腔体中,用于为打磨提供动力,打磨组件安装于出料孔中,用于对工程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清理腔体顶面邻近打磨腔体一端贯穿凹设有落水槽,清理腔体邻近电控槽一端端壁贯穿凹设有污水孔,清理腔体邻近电控槽一端设置有电控箱,清理腔体远离电控槽一侧侧壁凹设有托板滑动槽,驱动腔体内侧侧壁邻近电控槽一端贯穿凹设有电控安装槽,电控安装槽内设置有控制面板,驱动腔体远离电控槽一端顶部贯穿凹设有两个出水孔,两个出水孔分别位于打磨壳体两侧,驱动腔体内部设置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出水孔相连接。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清理组件包括漏斗、第一滤网轴、第二滤网轴、集滤框、滤水箱、出水管及托板,漏斗两侧侧壁分别固定安装于清理腔体两侧侧壁顶部,第一滤网轴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清理腔体远离污水孔一端端壁一侧,第二滤网轴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清理腔体远离污水孔一端端壁另一侧,第一滤网轴与第二滤网轴之间卷设有滤网,且使得滤网倾斜设置于漏斗下方,滤水箱底面固定安装于清理腔体底面远离托板滑动槽且位于漏斗正下方,滤水箱顶部凹设有过滤布,集滤框固定安装于滤水箱顶部,出水管一端固定安装于滤水箱侧壁并于其内部腔体连通,出水管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污水孔中,托板滑动地安装于托板滑动槽中且位于第二滤网轴正下方。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安装板、安装竖板、输送对接板、输送螺纹杆、滑移杆、两个输送板、电机安装架、输送电机及四个输送管,输送安装板一端固定安装于打磨壳体一侧侧壁,安装竖板底面固定安装于输送安装板顶面一端且其内侧侧壁固定安装于打磨壳体一侧侧壁,输送对接板一侧固定安装于安装竖板外侧侧壁顶部,输送螺纹杆两端分别转动地安装于输送安装板及输送对接板中部,滑移杆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输送安装板及输送对接板内侧,两个输送板顶面中部及内侧分别贯穿凹设有第一螺纹孔及滑移孔,且两个输送板呈对称设置,两个输送板分别通过第一螺纹孔及滑移孔安装于输送螺纹杆及滑移杆顶部及底部,每个输送板一端端壁外侧贯穿凹设有输送转动孔,每个输送板一端端壁内侧贯穿凹设有倾斜滑动槽,电机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底部的输送板端壁,且电机安装架侧壁凹设有输送槽,输送槽与输送转动孔及倾斜滑动槽均连通,输送电机固定安装于电机安装架顶部,且输送电机输出轴位于输送槽中,四个输送管中部分别转动地安装于两个输送转动孔及两个倾斜滑动槽中,位于底部输送板上的两个输送管邻近电机安装架一端与输送电机输出轴之间套设有第三传动带,以实现传动连接,四个输送管另一端外壁设置有锥形海绵,四个输送管另一端外壁沿圆周方向贯穿凹设有多个输水孔,四个输送管远离锥形海绵一端均转动地设置有水管,且水管另一端与出水孔连接,输送管由磁性材料制成。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分别固定安装于驱动腔体邻近打磨腔体一端顶部及底部。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打磨组件包括从动元件、打磨盘、两个夹持元件及两个打磨元件,从动元件一端固定安装于出料孔中,打磨盘一侧侧壁中部贯穿凹设有打磨安装孔,打磨安装孔转动地安装于从动元件另一端,两个夹持元件对称设置于打磨盘远离出料孔一侧,两个打磨元件对称设置于打磨盘另一侧。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从动元件包括安装管及从动轴,安装管一端固定安装于出料孔中,从动轴一侧贯穿凹设有从动转动孔,从动轴通过从动转动孔转动地安装于安装管邻近出料孔一端,从动轴沿外壁沿长度方向等距间隔凹设有三个从动转动槽,邻近出料孔的从动转动槽与其中一个驱动电机输出轴套设有第一传动带,以实现传动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打磨盘通过打磨安装孔转动地安装于安装管远离出料孔一端,打磨盘外壁凹设有打磨转动槽,打磨转动槽与另一个驱动电机输出轴套设有第二传动带,以实现传动连接,打磨盘侧壁两端分别贯穿凹设有第一转动孔,且两个第一转动孔呈交错设置,打磨盘侧壁两端分别贯穿凹设有倾斜地打磨滑动槽,且两个打磨滑动槽分别相对设置于打磨盘远离第一转动孔一端,打磨盘侧壁两端分别贯穿凹设有第二螺纹孔,两个第二螺纹孔分别邻近两个打磨滑动槽设置,打磨盘侧壁顶部及底部均贯穿凹设有第一弧形滑动槽及第二弧形滑动槽,第二弧形滑动槽位于第一弧形滑动槽一端且呈相对设置,打磨盘邻近出料孔一侧侧壁顶部及底部分别凹设有第二转动孔,第二转动孔设置于第一弧形滑动槽远离第二弧形滑动槽一端,打磨盘邻近出料孔一侧侧壁两端还凹设有张紧转动孔,张紧转动孔上设置有张紧轮。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夹持元件包括驱动转轴、夹持滑杆、夹持螺纹杆、伸缩杆、张紧转动杆、调节板、第一调节滑杆及第二调节滑杆,驱动转轴中部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转动孔中,驱动转轴邻近出料孔一端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与从动转动槽之间套设有第四传动带,以实现传动连接,夹持滑杆中部滑动地安装于打磨滑动槽中,夹持螺纹杆中部安装于第二螺纹孔中,且夹持滑杆中部转动地设置有弹簧,弹簧另一端与打磨滑动槽端壁固定连接,夹持螺纹杆邻近出料孔一端与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另一端与夹持滑杆邻近出料孔一端转动连接,张紧转动杆一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转动孔中,调节板中部固定安装于张紧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外壳(10)、清理组件(20)、两个输送组件(30)、驱动组件(40)及打磨组件(50),所述处理外壳(10)包括清理壳体(11)、驱动壳体(12)及打磨壳体(13),所述清理壳体(11)内部中空形成有清理腔体(14),所述清理腔体(14)顶面一端角部处贯穿凹设有电控槽(141),所述清理腔体(14)顶面另一端贯穿凹设有除杂槽(142),所述除杂槽(142)长度方向与所述清理腔体(14)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驱动壳体(12)底面固定安装于所述清理壳体(11)顶面邻近所述电控槽(141)一侧,所述驱动壳体(12)底面凹设有驱动腔体(15),所述驱动腔体(15)与所述电控槽(141)连通,所述驱动腔体(15)内侧侧壁一端贯穿凹设有预设槽(151),所述预设槽(151)与所述除杂槽(142)相对设置,所述打磨壳体(13)底面固定安装于所述清理壳体(11)顶面邻近所述除杂槽(142)一端,所述打磨壳体(13)底面凹设有打磨腔体(131),且所述打磨腔体(131)与所述除杂槽(142)及所述预设槽(151)均相连通,所述打磨腔体(131)两侧侧壁分别贯穿凹设有进料孔(132)及出料孔,所述清理组件(20)安装于所述清理腔体(14)中,用于对打磨处理后废水进行收集及过滤处理,两个所述输送组件(30)分别安装于所述打磨壳体(13)两侧侧壁且邻近所述进料孔(132)及出料孔设置,用于对工程零部件进行固定及传送运输,所述驱动组件(40)安装于所述驱动腔体(15)中,用于为打磨提供动力,所述打磨组件(50)安装于出料孔中,用于对工程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腔体(14)顶面邻近所述打磨腔体(131)一端贯穿凹设有落水槽,所述清理腔体(14)邻近所述电控槽(141)一端端壁贯穿凹设有污水孔(145),所述清理腔体(14)邻近所述电控槽(141)一端设置有电控箱(143),所述清理腔体(14)远离所述电控槽(141)一侧侧壁凹设有托板滑动槽(144),所述驱动腔体(15)内侧侧壁邻近所述电控槽(141)一端贯穿凹设有电控安装槽(152),所述电控安装槽(152)内设置有控制面板(153),所述驱动腔体(15)远离所述电控槽(141)一端顶部贯穿凹设有两个出水孔(154),两个所述出水孔(154)分别位于所述打磨壳体(13)两侧,所述驱动腔体(15)内部设置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水孔(15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20)包括漏斗(21)、第一滤网轴(22)、第二滤网轴(23)、集滤框(24)、滤水箱(25)、出水管(26)及托板(29),所述漏斗(21)两侧侧壁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清理腔体(14)两侧侧壁顶部,所述第一滤网轴(22)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清理腔体(14)远离所述污水孔(145)一端端壁一侧,所述第二滤网轴(23)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清理腔体(14)远离所述污水孔(145)一端端壁另一侧,所述第一滤网轴(22)与所述第二滤网轴(23)之间卷设有滤网,且使得滤网倾斜设置于所述漏斗(21)下方,所述滤水箱(25)底面固定安装于所述清理腔体(14)底面远离所述托板滑动槽(144)且位于所述漏斗(21)正下方,所述滤水箱(25)顶部凹设有过滤布,所述集滤框(24)固定安装于所述滤水箱(25)顶部,所述出水管(26)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滤水箱(25)侧壁并于其内部腔体连通,所述出水管(26)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污水孔(145)中,所述托板(29)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托板滑动槽(144)中且位于所述第二滤网轴(23)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送组件(30)包括输送安装板(31)、安装竖板(32)、输送对接板(33)、输送螺纹杆(34)、滑移杆(35)、两个输送板(36)、电机安装架(39)、输送电机(37)及四个输送管(38),所述输送安装板(31)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打磨壳体(13)一侧侧壁,所述安装竖板(32)底面固定安装于所述输送安装板(31)顶面一端且其内侧侧壁固定安装于所述打磨壳体(13)一侧侧壁,所述输送对接板(33)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竖板(32)外侧侧壁顶部,所述输送螺纹杆(34)两端分别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输送安装板(31)及所述输送对接板(33)中部,所述滑移杆(35)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输送安装板(31)及所述输送对接板(33)内侧,两个所述输送板(36)顶面中部及内侧分别贯穿凹设有第一螺纹孔(361)及滑移孔(362),且两个所述输送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外壳(10)、清理组件(20)、两个输送组件(30)、驱动组件(40)及打磨组件(50),所述处理外壳(10)包括清理壳体(11)、驱动壳体(12)及打磨壳体(13),所述清理壳体(11)内部中空形成有清理腔体(14),所述清理腔体(14)顶面一端角部处贯穿凹设有电控槽(141),所述清理腔体(14)顶面另一端贯穿凹设有除杂槽(142),所述除杂槽(142)长度方向与所述清理腔体(14)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驱动壳体(12)底面固定安装于所述清理壳体(11)顶面邻近所述电控槽(141)一侧,所述驱动壳体(12)底面凹设有驱动腔体(15),所述驱动腔体(15)与所述电控槽(141)连通,所述驱动腔体(15)内侧侧壁一端贯穿凹设有预设槽(151),所述预设槽(151)与所述除杂槽(142)相对设置,所述打磨壳体(13)底面固定安装于所述清理壳体(11)顶面邻近所述除杂槽(142)一端,所述打磨壳体(13)底面凹设有打磨腔体(131),且所述打磨腔体(131)与所述除杂槽(142)及所述预设槽(151)均相连通,所述打磨腔体(131)两侧侧壁分别贯穿凹设有进料孔(132)及出料孔,所述清理组件(20)安装于所述清理腔体(14)中,用于对打磨处理后废水进行收集及过滤处理,两个所述输送组件(30)分别安装于所述打磨壳体(13)两侧侧壁且邻近所述进料孔(132)及出料孔设置,用于对工程零部件进行固定及传送运输,所述驱动组件(40)安装于所述驱动腔体(15)中,用于为打磨提供动力,所述打磨组件(50)安装于出料孔中,用于对工程零部件表面进行打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腔体(14)顶面邻近所述打磨腔体(131)一端贯穿凹设有落水槽,所述清理腔体(14)邻近所述电控槽(141)一端端壁贯穿凹设有污水孔(145),所述清理腔体(14)邻近所述电控槽(141)一端设置有电控箱(143),所述清理腔体(14)远离所述电控槽(141)一侧侧壁凹设有托板滑动槽(144),所述驱动腔体(15)内侧侧壁邻近所述电控槽(141)一端贯穿凹设有电控安装槽(152),所述电控安装槽(152)内设置有控制面板(153),所述驱动腔体(15)远离所述电控槽(141)一端顶部贯穿凹设有两个出水孔(154),两个所述出水孔(154)分别位于所述打磨壳体(13)两侧,所述驱动腔体(15)内部设置有水箱,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水泵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水孔(15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20)包括漏斗(21)、第一滤网轴(22)、第二滤网轴(23)、集滤框(24)、滤水箱(25)、出水管(26)及托板(29),所述漏斗(21)两侧侧壁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清理腔体(14)两侧侧壁顶部,所述第一滤网轴(22)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清理腔体(14)远离所述污水孔(145)一端端壁一侧,所述第二滤网轴(23)一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清理腔体(14)远离所述污水孔(145)一端端壁另一侧,所述第一滤网轴(22)与所述第二滤网轴(23)之间卷设有滤网,且使得滤网倾斜设置于所述漏斗(21)下方,所述滤水箱(25)底面固定安装于所述清理腔体(14)底面远离所述托板滑动槽(144)且位于所述漏斗(21)正下方,所述滤水箱(25)顶部凹设有过滤布,所述集滤框(24)固定安装于所述滤水箱(25)顶部,所述出水管(26)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滤水箱(25)侧壁并于其内部腔体连通,所述出水管(26)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污水孔(145)中,所述托板(29)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托板滑动槽(144)中且位于所述第二滤网轴(23)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零部件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送组件(30)包括输送安装板(31)、安装竖板(32)、输送对接板(33)、输送螺纹杆(34)、滑移杆(35)、两个输送板(36)、电机安装架(39)、输送电机(37)及四个输送管(38),所述输送安装板(31)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打磨壳体(13)一侧侧壁,所述安装竖板(32)底面固定安装于所述输送安装板(31)顶面一端且其内侧侧壁固定安装于所述打磨壳体(13)一侧侧壁,所述输送对接板(33)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竖板(32)外侧侧壁顶部,所述输送螺纹杆(34)两端分别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输送安装板(31)及所述输送对接板(33)中部,所述滑移杆(35)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输送安装板(31)及所述输送对接板(33)内侧,两个所述输送板(36)顶面中部及内侧分别贯穿凹设有第一螺纹孔(361)及滑移孔(362),且两个所述输送板(36)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输送板(36)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361)及所述滑移孔(362)安装于所述输送螺纹杆(34)及所述滑移杆(35)顶部及底部,每个所述输送板(36)一端端壁外侧贯穿凹设有输送转动孔(363),每个所述输送板(36)一端端壁内侧贯穿凹设有倾斜滑动槽(364),所述电机安装架(39)固定安装于底部的所述输送板(36)端壁,且所述电机安装架(39)侧壁凹设有输送槽(391),所述输送槽(391)与所述输送转动孔(363)及所述倾斜滑动槽(364)均连通,所述输送电机(37)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架(39)顶部,且所述输送电机(37)输出轴位于所述输送槽(391)中,四个所述输送管(38)中部分别转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输送转动孔(363)及两个所述倾斜滑动槽(364)中,位于底部所述输送板(36)上的两个所述输送管(38)邻近所述电机安装架(39)一端与所述输送电机(37)输出轴之间套设有第三传动带,以实现传动连接,四个所述输送管(38)另一端外壁设置有锥形海绵(381),四个所述输送管(38)另一端外壁沿圆周方向贯穿凹设有多个输水孔,四个所述输送管(38)远离所述锥形海绵(381)一端均转动地设置有水管,且水管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伏云王群汪辉向江桃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国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