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引脚连接结构、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引脚连接结构、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717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脚连接结构、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包括与电池顶盖连接的顶盖连接部、与顶盖连接部的外端一体形成且与顶盖连接部呈夹角设置的电芯连接部和贯穿设置在电芯连接部上的互连部,所述电芯连接部上距离电芯较远的一侧形成有多个连接区域,电芯的极耳经所述互连部和/或电芯连接部的侧面延伸至电芯连接部距离电芯较远的一侧并与所述连接区域形成多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能够在引脚与电芯之间提供多点连接,通过增加焊接区域面积的方式降低焊接厚度,以分散焊接应力,保证各处焊接的一致性,进而提高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二次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引脚连接结构、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二次电池通常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电芯以及盖设在外壳上的顶盖,顶盖包括盖板、极柱、密封圈、上塑胶件、下塑胶件和连接电芯与极柱的引脚。现有的电芯通常采用多层叠片电极层叠或卷绕形成,二次电池的容量与叠片电极层叠或卷绕的数量相关,叠片电极层叠或卷绕的数量越多,电池容量越大,随之引脚与电芯之间的焊接难度增大。

2、现有的引脚结构通常是一体式结构,通过将电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通过片体引出后焊接在引脚上,引脚与片体的焊接区域存在于引脚的两侧,当正极片和负极片数量增加时,将出现多个正极片或负极片的片体层叠的情况,一是焊接难度大,焊接后片体与引脚上的焊接区域厚度增加,且无法保证位于不同层的片体焊接的一致性,焊接质量不稳定,二是在同一位置执行焊接作业,导致该区域的应力增加,进一步影响焊接质量,如此,在二次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振动和冲击力,可能导致引脚变形或断裂的情况,从而影响二次电池的正常使用,且使用安全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脚连接结构、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难度大、焊接一致性问题差以及焊接质量不高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引脚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电池顶盖与电芯,包括与电池顶盖连接的顶盖连接部、与顶盖连接部的外端一体形成且与顶盖连接部呈夹角设置的电芯连接部和贯穿设置在电芯连接部上的互连部,所述电芯连接部上距离电芯较远的一侧形成有多个连接区域,电芯的极耳经所述互连部和/或电芯连接部的侧面延伸至电芯连接部距离电芯较远的一侧并与所述连接区域形成多点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互连部包括至少一贯穿所述电芯连接部的互连槽,所述互连槽的长轴沿电芯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极耳的末端穿越所述互连槽和/或电芯连接部的侧面与所述连接区域连接;其中,所述电芯连接部的长度方向被限定为电芯连接部与顶盖连接部的交界处至电芯连接部的自由端的方向。

4、进一步的,所述电芯连接部的侧面包括形成在电芯连接部的宽度方向两端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互连槽的长边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设置,其中,所述电芯连接部的宽度方向被限定为平行于电芯连接部与顶盖连接部的交界线的方向;

5、所述连接区域形成于所述电芯连接部距离电芯较远一侧的表面且位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并对应于所述互连槽旁侧的位置处,所述极耳的末端一体折弯形成与所述连接区域连接的固定端部,且所述固定端部在电芯连接部距离电芯较远一侧的表面所在平面内的投影至少部分与对应侧的连接区域重叠。

6、进一步的,所述顶盖连接部上贯穿设置有供电池顶盖的极柱穿设的压装孔,所述顶盖连接部上背离电池顶盖的一侧对应所述压装孔的边缘凹设有压装槽,所述极柱的对应端压装在所述压装槽内以连接所述引脚与电池顶盖。

7、进一步的,所述顶盖连接部上还贯穿设置有熔断孔,所述熔断孔形成于所述顶盖连接部与电芯连接部的交界线与压装孔之间的区域内,且熔断孔的长轴沿平行于顶盖连接部与电芯连接部的交界线延伸。

8、进一步的,所述引脚采用金属铝或金属铜制成。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池顶盖,包括:

10、盖板,贯穿设置有极柱孔;

11、上塑胶件,支撑于所述盖板的上侧面且对应于极柱孔的位置处;

12、下塑胶件,压装于盖板的下侧面;

13、引脚连接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顶盖连接部、电芯连接部和互连部,所述顶盖连接部压装于所述下塑胶件的下侧面;以及

14、极柱,穿设在所述极柱孔内,极柱的下端压装于所述顶盖连接部的下侧面。

15、进一步的,所述极柱孔被限定为设置在盖板上的第一极柱孔和第二极柱孔,所述极柱被限定为穿设在第一极柱孔内的第一极柱和穿设在第二极柱孔内的第二极柱;

16、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穿设在第一极柱孔内的第一柱体、自第一柱体的一端沿轴向延伸并限位于所述上塑胶件上的第一限位部以及自第一柱体的另一端沿轴向延伸并压装定位于顶盖连接部的下侧面的第一压装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一柱体及第一压装部均采用金属铝制成;

17、所述第二极柱包括穿设在第二极柱孔内的第二柱体、自第二柱体的一端沿轴向延伸并限位于所述上塑胶件上的第二限位部以及自第二柱体的另一端沿轴向延伸并压装定位于顶盖连接部的下侧面的第二压装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采用金属铝制成,所述第二柱体及第二压装部均采用金属铜制成。

18、进一步的,所述引脚连接结构被限定为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顶盖连接部被限定为与第一引脚对应的第一顶盖连接部和与第二引脚对应的第二顶盖连接部;

19、所述下塑胶件的下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引脚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顶盖连接部限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一容置槽具有与第一顶盖连接部的里端相对的第一限位壁;所述下塑胶件的下侧面对应所述第二引脚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顶盖连接部限位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容置槽具有与第二顶盖连接部的里端相对的第二限位壁,当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对应压装在第一顶盖连接部和第二顶盖连接部的下侧面时,第一极柱的轴线至第一限位壁的第一最短距离与第二极柱的轴线至第二限位壁的第二最短距离不等。

2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如上所述引脚连接结构和/或电池顶盖。

2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芯连接部上设置互连槽,以在电芯连接部上形成多个连接区域,电芯的极片一体引出形成多个极耳,多个极耳的末端自电芯连接部的侧面和/或互连槽穿出后折弯形成一一对应的固定端部,通过固定端部与连接区域焊接形成多点连接,以分散单个连接区域的应力,确保引脚连接结构与极耳的连接质量,提升二次电池的使用寿命,且多个连接区域可增加电流传输的截面积,在承受大电流流通的提升引脚连接结构的散热性能,确保电流稳定传输,同时,随着二次电池容量的增加,电芯层叠的极片数量增多,多个极耳可以将数量众多的极片分散引出后与连接区域分散连接,降低连接难度,避免重叠以减小同一连接区域的连接厚度,提升二次电池的使用性能。

22、另外,通过互连槽的避空设置,可以减轻引脚连接结构的重量,有利于二次电池整体的轻量化;并且通过在极柱的底部设置压装部,压装部在极柱与盖板、上塑胶件、下塑胶件、引脚组装后采用铆压工艺压持在引脚上,以固定整个顶盖,并且,利用盖板的厚度在盖板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对应设置沉槽以及限位凸环和定位凸环,可有效减小盖板的厚度,进而降低极柱的高度,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极柱底部的压装部通过设置在引脚下侧面的压装槽固定,如此,无需在下塑胶件上额外设置与极柱的配合结构,可将下塑胶件的主要高度或厚度减小,进一步有利于二次电池的轻量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脚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电池顶盖与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池顶盖连接的顶盖连接部、与顶盖连接部的外端一体形成且与顶盖连接部呈夹角设置的电芯连接部和贯穿设置在电芯连接部上的互连部,所述电芯连接部上距离电芯较远的一侧形成有多个连接区域,电芯的极耳经所述互连部和/或电芯连接部的侧面延伸至电芯连接部距离电芯较远的一侧并与所述连接区域形成多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部包括至少一贯穿所述电芯连接部的互连槽,所述互连槽的长轴沿电芯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极耳的末端穿越所述互连槽和/或电芯连接部的侧面与所述连接区域连接;其中,所述电芯连接部的长度方向被限定为电芯连接部与顶盖连接部的交界处至电芯连接部的自由端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部的侧面包括形成在电芯连接部的宽度方向两端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互连槽的长边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设置,其中,所述电芯连接部的宽度方向被限定为平行于电芯连接部与顶盖连接部的交界线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连接部上贯穿设置有供电池顶盖的极柱穿设的压装孔,所述顶盖连接部上背离电池顶盖的一侧对应所述压装孔的边缘凹设有压装槽,所述极柱的对应端压装在所述压装槽内以连接所述引脚与电池顶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连接部上还贯穿设置有熔断孔,所述熔断孔形成于所述顶盖连接部与电芯连接部的交界线与压装孔之间的区域内,且熔断孔的长轴沿平行于顶盖连接部与电芯连接部的交界线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引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采用金属铝或金属铜制成。

7.一种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孔被限定为设置在盖板上的第一极柱孔和第二极柱孔,所述极柱被限定为穿设在第一极柱孔内的第一极柱和穿设在第二极柱孔内的第二极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连接结构被限定为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顶盖连接部被限定为与第一引脚对应的第一顶盖连接部和与第二引脚对应的第二顶盖连接部;

10.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引脚连接结构和/或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脚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电池顶盖与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电池顶盖连接的顶盖连接部、与顶盖连接部的外端一体形成且与顶盖连接部呈夹角设置的电芯连接部和贯穿设置在电芯连接部上的互连部,所述电芯连接部上距离电芯较远的一侧形成有多个连接区域,电芯的极耳经所述互连部和/或电芯连接部的侧面延伸至电芯连接部距离电芯较远的一侧并与所述连接区域形成多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部包括至少一贯穿所述电芯连接部的互连槽,所述互连槽的长轴沿电芯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极耳的末端穿越所述互连槽和/或电芯连接部的侧面与所述连接区域连接;其中,所述电芯连接部的长度方向被限定为电芯连接部与顶盖连接部的交界处至电芯连接部的自由端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部的侧面包括形成在电芯连接部的宽度方向两端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互连槽的长边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设置,其中,所述电芯连接部的宽度方向被限定为平行于电芯连接部与顶盖连接部的交界线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连接部上贯穿设置有供电池顶盖的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飞鹏孙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