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628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6: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稀释装置,涉及稀释技术领域,包括稀释筒、第四齿轮和第一搅拌杆,所述稀释筒顶端设置有传动壳,所述传动壳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刮除组件,通过向上推动转动杆,带动推板向上移动,继而带动固定筒向上移动,通过固定筒侧壁的锯齿,对第四齿轮进行限位,同时推杆先接触第三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向上移动,脱离第一传动杆内壁的锯齿,继而转动杆与旋转柱咬合连接,从而旋转转盘,带动旋转柱与收卷轮进行旋转,对线缆进行放线,拉杆通过弹簧的作用力带动刮板向外伸出,与稀释筒内壁相贴合,通过搅拌组件对内壁进行清理,设置的搅拌组件,可带动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相对旋转,使其搅拌的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稀释,具体为一种自动稀释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样品分析中,经常遇到样品浓度高于方法的检出范围,为此,根据不同分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要求,研究和探讨了样品稀释可采用原始样品、中间样品和分析后样品进行稀释,稀释倍数可根据日常积累的基础资料推算、肉眼观察和简单试验的方法确定,如何减少样本稀释过程中引起的测定误差,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关键。

2、在实际工作中,实验人员多采用人工的方式对高浓度的样本进行手工操作,当样本数量较大时或者对样本进行多重稀释时,效率和准确性就难以把握。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3314479u)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包括底板,通过设置有液体浓度传感器、吸液泵、流量电磁阀和plc控制器,使其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实现自动稀释,而在自动稀释时,液体浓度传感器对储液箱内中的液体浓度进行监测,当监测的液体浓度高于设定值时,发送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吸液泵开启,吸液泵将水箱中的稀释水抽出由流量电磁阀和第三管道流入至储液箱中,而流量电磁阀计算流入储液箱中的稀释水,当流入的稀释水达到设定的值时,plc控制器控制流量电磁阀和吸液泵停止工作,该自动稀释装置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当稀释水流入至储液箱中,开启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将稀释水以及储液箱中的液体进行搅拌,使得储液箱中的液体进行快速的稀释,提高了稀释的效果与速率。

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仍存在一定不足,当需要对储液箱的内壁清理时,需要人工使用刮板,并且打开储液箱才可对内壁进行清理,操作较为繁琐,同时,上述为单向搅拌,无法保证搅拌稀释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稀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清理内壁较为繁琐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包括稀释筒、第四齿轮和第一搅拌杆,所述稀释筒顶端设置有传动壳,所述传动壳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稀释筒底端固定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部设置有刮除组件,所述刮除组件包括推板,所述推板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两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板上端固定有固定筒,所述转动杆上方设置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上方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上方设置有隔板,所述旋转柱顶端延伸至第一传动杆内部与收卷轮相连接,所述收卷轮两侧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固定有刮板,所述固定筒内部滑动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固定安装在稀释筒底端,所述固定筒侧壁设置有锯齿,所述第四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传动杆外壁,且第四齿轮可与固定筒侧壁的锯齿咬合连接。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内部一端设置有锯齿,所述转动杆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筒外壁与转盘相连接,所述旋转柱底端设置有锯齿,且旋转柱底端设置的锯齿与转动杆顶端的锯齿可咬合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齿轮外壁设置有锯齿,且锯齿与第三齿轮咬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上方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且第三齿轮滑动套设在旋转柱外壁。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轮外壁缠绕有线缆,所述线缆与拉杆相连接,所述拉杆滑动安装在第一搅拌杆内壁,所述拉杆一端与第一搅拌杆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传动壳顶端,所述电机输出端延伸至传动壳内部与第一传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底端延伸至安装筒内部,所述第一传动杆外壁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咬合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通过转杆转动安装在传动壳内部顶壁,所述第二齿轮一侧设置有旋转筒。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筒内壁设置有锯齿,且锯齿与第二齿轮咬合连接,所述旋转筒底端固定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延伸至稀释筒内部与第二搅拌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

8、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刮除组件,通过向上推动转动杆,带动推板向上移动,继而带动固定筒向上移动,通过固定筒侧壁的锯齿,对第四齿轮进行限位,同时推杆先接触第三齿轮,带动第三齿轮向上移动,脱离第一传动杆内壁的锯齿,继而转动杆与旋转柱咬合连接,从而旋转转盘,带动旋转柱与收卷轮进行旋转,对线缆进行放线,拉杆通过弹簧的作用力带动刮板向外伸出,与稀释筒内壁相贴合,通过搅拌组件对内壁进行清理,设置的搅拌组件,可带动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相对旋转,使其搅拌的更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包括稀释筒(1)、第四齿轮(650)和第一搅拌杆(370),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筒(1)顶端设置有传动壳(2),所述传动壳(2)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稀释筒(1)底端固定有安装筒(4),所述安装筒(4)内部设置有刮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610)内部一端设置有锯齿,所述转动杆(610)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筒(4)外壁与转盘相连接,所述旋转柱(660)底端设置有锯齿,且旋转柱(660)底端设置的锯齿与转动杆(610)顶端的锯齿可咬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640)外壁设置有锯齿,且锯齿与第三齿轮(640)咬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640)上方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且第三齿轮(640)滑动套设在旋转柱(660)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轮(670)外壁缠绕有线缆(680),所述线缆(680)与拉杆(690)相连接,所述拉杆(690)滑动安装在第一搅拌杆(370)内壁,所述拉杆(690)一端与第一搅拌杆(370)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310),所述电机(310)固定安装在传动壳(2)顶端,所述电机(310)输出端延伸至传动壳(2)内部与第一传动杆(330)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330)底端延伸至安装筒(4)内部,所述第一传动杆(330)外壁固定有第一齿轮(340),所述第一齿轮(340)一侧咬合连接有第二齿轮(350),且第二齿轮(350)通过转杆转动安装在传动壳(2)内部顶壁,所述第二齿轮(350)一侧设置有旋转筒(3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320)内壁设置有锯齿,且锯齿与第二齿轮(350)咬合连接,所述旋转筒(320)底端固定有第二传动杆(360),所述第二传动杆(360)延伸至稀释筒(1)内部与第二搅拌杆(380)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370)与第一传动杆(330)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包括稀释筒(1)、第四齿轮(650)和第一搅拌杆(370),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筒(1)顶端设置有传动壳(2),所述传动壳(2)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稀释筒(1)底端固定有安装筒(4),所述安装筒(4)内部设置有刮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610)内部一端设置有锯齿,所述转动杆(610)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筒(4)外壁与转盘相连接,所述旋转柱(660)底端设置有锯齿,且旋转柱(660)底端设置的锯齿与转动杆(610)顶端的锯齿可咬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640)外壁设置有锯齿,且锯齿与第三齿轮(640)咬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640)上方与隔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且第三齿轮(640)滑动套设在旋转柱(660)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轮(670)外壁缠绕有线缆(680),所述线缆(680)与拉杆(690)相连接,所述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方洁袁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尚洋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