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6126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6:00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包括容纳组件、方壳电池模组、动力铜排和侧盖,所述容纳组件包括壳体、若干个横隔板和若干个竖隔板,所述壳体具有一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壳体的容纳腔,若干个所述横隔板和竖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横隔板与所述竖隔板呈纵横交错分布,以将所述壳体内分隔为若干个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贯通的格子间;所述方壳电池模组插装在所述格子间内。本技术通过在壳体的两侧形成敞口,并由格子间分隔壳体内空间,可将方壳电池模组从壳体的侧面敞口,推入每个格子间,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方壳电池模组的动力铜排的安装位于壳体侧面的敞口处,便于动力铜排的走线和锁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池包的重要指标就是能量密度,为了增加能量密度,在固定空间中,往往要塞入好几个电池模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导致电池模组发生堆叠。例如202222409137.5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用电装置和制造电池模组的设备,该电池模组,包括稳固壳、多个电芯模块,以及隔离板,即为多层堆叠。软包电池模组和圆柱电池模组,因为有标准支架支撑,比较容易堆叠。但是方壳电池模组就稍微困难一点,现有常用的堆叠方式是以壳体上方开口,模组从上方吊装放入。

2、但是在方壳电池堆叠层数在超过三层时,若按照传统堆叠结构,模组的固定和支撑在堆叠下操作困难,并且动力铜排由于上下的堆叠,单单从壳体上方的开口,难以走线和锁接,因此,需要一种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在传统堆叠结构中,方壳电池模组的固定和支撑不易操作,以及动力铜排走线和锁接困难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包括:

3、容纳组件,所述容纳组件包括壳体、若干个横隔板和若干个竖隔板,所述壳体具有一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壳体的容纳腔,若干个所述横隔板和竖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横隔板与所述竖隔板呈纵横交错分布,以将所述壳体内分隔为若干个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贯通的格子间;

4、方壳电池模组,所述方壳电池模组插装在所述格子间内;

5、动力铜排,所述动力铜排设置在所述方壳电池模组的两侧,并从所述方壳电池模组的两侧延伸至其顶部;

6、侧盖,所述侧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用于闭合所述敞口。

7、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均插接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且分别抵靠于所述格子间的两侧,用于支撑所述方壳电池模组两侧。

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方框和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从上至下排布的设置在所述方框的内侧,所述方框插接在所述壳体内、并抵接在所述格子间的端部。

9、进一步的,所述方壳电池模组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耳,所述延伸耳搁置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

10、进一步的,所述延伸耳与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侧盖朝向所述壳体方向延伸有外包沿。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包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13、进一步的,所述侧盖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14、进一步的,所述侧盖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方框远离所述格子间的一侧与所述凹槽插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方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从所述方框的外侧延伸至所述凹槽内。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壳体的两侧形成敞口,并由格子间分隔壳体内空间,可将方壳电池模组从壳体的侧面敞口,推入每个格子间,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方壳电池模组的动力铜排的安装位于壳体侧面的敞口处,便于动力铜排的走线和锁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均插接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且分别抵靠于所述格子间的两侧,用于支撑所述方壳电池模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方框和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从上至下排布的设置在所述方框的内侧,所述方框插接在所述壳体内、并抵接在所述格子间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壳电池模组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耳,所述延伸耳搁置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耳与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朝向所述壳体方向延伸有外包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方框远离所述格子间的一侧与所述凹槽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从所述方框的外侧延伸至所述凹槽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均插接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且分别抵靠于所述格子间的两侧,用于支撑所述方壳电池模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方框和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从上至下排布的设置在所述方框的内侧,所述方框插接在所述壳体内、并抵接在所述格子间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壳电池模组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耳,所述延伸耳搁置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壳电池模组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平别传玉黄良取侯龙建马天行唐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