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德恒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防撞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703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5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防撞墩,旨在解决当前车辆与防撞墩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而导致防撞墩无法高效的对撞击产生的力进行偏移引导,使得车辆与防撞墩的受损程度较高,使得车辆内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存在一定的危险的技术问题,包括防撞墩主体,所述防撞墩主体朝向道路一侧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安装槽,且防撞墩主体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组接通安装槽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和安装槽内共同安装有滚动导向组件,本技术,可对车辆前冲时的方向进行偏移,并通过偏移方向使得车辆由持续前冲的方式减速,从而大大减少车辆接触防撞墩后产生的冲击,进而有效的降低车辆与防撞墩的受损程度以及驾乘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的危险,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尤其涉及一种公路防撞墩


技术介绍

1、目前公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较高,一旦发生事故,与主线分流处、出口三角区的栏端头、中央分隔带开口处端头等部位碰撞,会严重威胁车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目前为了提高意外发生时车辆以及车辆内人员的安全,多会通过防撞墩来进行防护,通过车头与防撞墩发生侧面碰撞,由采用水泥铸造的防撞墩来对车辆的移动方向进行导正,从而减少车辆冲出道路的情况出现,提高了安全性。

3、可现有技术中的防撞墩,其多采用水体一体铸造而成,配合铁杆或多个等距排列而成,其对撞击车辆起到防护和导正作用,可由于其采用水泥一体加工而成,当车辆与其发生撞击时,因车辆与防撞墩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而导致防撞墩无法高效的对撞击产生的力进行偏移引导,使得车辆与防撞墩的受损程度较高,使得车辆内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存在一定的危险,实用性较低。

4、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公路防撞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公路防撞墩,以解决当前车辆与防撞墩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而导致防撞墩无法高效的对撞击产生的力进行偏移引导,使得车辆与防撞墩的受损程度较高,使得车辆内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存在一定的危险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公路防撞墩,包括防撞墩主体;

3、所述防撞墩主体朝向道路一侧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安装槽,且防撞墩主体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多组接通安装槽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和安装槽内共同安装有用于在受撞击时偏转冲击方向的滚动导向组件,所述防撞墩主体的底端插接配合有与地面预先固定的限位组件;

4、所述滚动导向组件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固定安装于一组凹槽内,且支撑轴的外缘面上转动安装有用于受力滚动的橡胶受力偏转辊。

5、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抵接于防撞墩主体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梯形止退槽。

6、优选地,所述防撞墩主体的底端等距构造有多个插接设置于梯形止退槽内的止退键,且防撞墩主体底端的两侧均构造有抵接于底板一侧的抓持板。

7、优选地,所述底板一侧的顶部与另一侧的底部分别构造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顶端的中心均开设有贯穿孔。

8、优选地,所述防撞墩主体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供挂装件固定设置的圆槽,且防撞墩主体另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居中开设有供挂装件插入的挂装槽。

9、优选地,所述挂装件包括挂装杆,所述挂装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圆槽内,且挂装杆的另一端构造有适配挂装槽的挂装片。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1、得益于防撞墩主体上多个滚动导向组件的设置,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车辆撞击于防撞墩主体一侧的多个滚动导向组件上,通过防撞墩主体对前冲的车辆进行阻隔,防止其冲出路面,并且车辆前冲的动能作用于多根支撑轴上安装的橡胶受力偏转辊时,通过多个橡胶受力偏转辊的转动对车辆前冲时的方向进行偏移,通过偏移方向使得车辆由持续前冲的方式减速,从而大大减少车辆接触防撞墩后产生的冲击,进而有效的降低车辆与防撞墩的受损程度以及驾乘人员在事故发生时的危险,实用性较强;

12、得益于防撞墩主体和限位组件的设置,通过将事先备好的螺杆穿过两个底板上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并钉入地面,从而完成对于底板的固定,再搬动防撞墩主体,将防撞墩主体移动至底板的上方,从而使得防撞墩主体底部的多个止退键分别插入多个梯形止退槽内,同时使得两个抓持板抵接于底板的两侧,当车辆撞击于防撞墩主体时,除了多个滚动导向组件对车辆前冲方向的偏转,还通过多个止退键和两块抓持板配合开设有多个梯形止退槽的底板防止底板出现后退的情况,提高放置的稳定性,同时更换便捷,实用性较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防撞墩,包括防撞墩主体(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抵接于防撞墩主体(1)底部的底板(301),所述底板(301)的底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梯形止退槽(3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墩主体(1)的底端等距构造有多个插接设置于梯形止退槽(302)内的止退键(7),且防撞墩主体(1)底端的两侧均构造有抵接于底板(301)一侧的抓持板(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1)一侧的顶部与另一侧的底部分别构造有上固定板(303)和下固定板(304),且上固定板(303)和下固定板(304)顶端的中心均开设有贯穿孔(3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墩主体(1)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供挂装件固定设置的圆槽,且防撞墩主体(1)另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居中开设有供挂装件插入的挂装槽(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装件包括挂装杆(5),所述挂装杆(5)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圆槽内,且挂装杆(5)的另一端构造有适配挂装槽(4)的挂装片(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防撞墩,包括防撞墩主体(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抵接于防撞墩主体(1)底部的底板(301),所述底板(301)的底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梯形止退槽(3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墩主体(1)的底端等距构造有多个插接设置于梯形止退槽(302)内的止退键(7),且防撞墩主体(1)底端的两侧均构造有抵接于底板(301)一侧的抓持板(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1)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恒
申请(专利权)人:林德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