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平专利>正文

汉灸艾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641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汉灸艾柱,属于美容养生保健传统中医领域,结构由一内部放置有艾绒的外筒和金属网所组成,金属网由金属网一和金属网二所组成,金属网一嵌装于外筒内部的正面,金属网二嵌装于外筒内部的背面,金属网一和金属网二相互平行并将艾绒夹置在中间,金属网一在中心处开设有便于艾绒点然的中心孔,中心孔的周沿均布有起助燃作用的通孔,通过这样的设计,可确保艾绒燃烧后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保证安全,燃烧后的灰烬亦不会四处散落,亦不会烫伤皮肤,使用安全方便,并且造价低廉,推广价值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美容养生保健传统中医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保健、经络熏疗 的汉灸艾柱
技术介绍
艾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例如对胃痛、腹胀、呕吐等具有显 著的治疗效果,又称为灸疗,其主要是利用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加工成艾条。通过艾条的燃 烧产生的芳香和温热对人体穴位进行治疗。传统的做法是直接手持燃烧着的艾条在人体穴位上施行灸法治疗,其缺点在于 一是且燃烧着的艾条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上的,会给患者带来烧伤皮肤的痛苦,甚至会 造成皮肤感染;二是艾条燃烧产生的热灰,容易四处散落,打扫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设计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汉 灸艾柱。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汉灸艾柱,包括一内部放置有艾绒的外筒和 金属网,金属网由金属网一和金属网二所组成,金属网一嵌装于外筒内部的正面,金属网二 嵌装于外筒内部的背面,金属网一和金属网二相互平行并将艾绒夹置在中间,金属网一在 中心处还开设有便于艾绒点然的中心孔,中心孔的周沿均布有若干个通孔,起助燃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成本较低,通过将艾绒放置在外筒内部,并结 合金属网予以紧固,艾绒在金属网中燃烧,有效防止燃烧着的艾绒对人体皮肤造成的伤害, 且燃烧产生的灰烬被封固在外筒内部,不会四处散落,治疗效果显著,操作起来简单、安全、 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外筒,2、艾绒,3、金属网一,4、金属网二,5、中心孔,6、通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至图3所示,外筒1呈圆筒空心状,外筒1内部的正面嵌装上中心处开设 有中心孔5的金属网一 3,在中心孔的周沿均勻排布有六个大小一致的通孔6,而金属网二 4 则嵌装于外筒1内部的背面,金属网一 3和金属网二 4相互平行,艾绒2填充于金属网一 3 和金属网二 4之间,即将艾绒2填充于外筒1之中,由金属网一 3和金属网二 4予以固封, 由于金属网采用格栅式结构,使用时通过中心孔5将艾绒2点燃,通孔以提供助燃氧气使艾绒2的燃烧通畅无阻,艾绒2燃烧产生的烟雾散至皮肤并渗透进人体内,有效刺激人体穴位 及经络,既不会烫伤皮肤,又不会四处散落,非常实用。本技术还将艾绒2替换为其它类型的中草药成分,其治疗效果同样显著。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设计出更多不同结构 形式的汉灸艾柱,但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而列举,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 何基于本技术方案所变换的等同效果的结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汉灸艾柱,包括一内部放置有艾绒的外筒和金属网,其特征在于:金属网由金属网一和金属网二所组成,金属网一嵌装于外筒内部的正面,金属网二嵌装于外筒内部的背面,金属网一和金属网二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汉灸艾柱,包括一内部放置有艾绒的外筒和金属网,其特征在于金属网由金属网一和金属网二所组成,金属网一嵌装于外筒内部的正面,金属网二嵌装于外筒内部的背面,金属网一和金属网二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