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榨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45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榨机模具,涉及压榨机的结构领域,包括筒体,筒体上设置至少四个流油孔,所述筒体呈锥台形,筒体的内周间隔固定连接若干根实心圆钢,各实心圆钢的轴向方向与筒体的轴向方向平行;在筒体的外周套置挡油筒,在筒体与挡油筒之间设置至少四个支撑块,每个支撑块的一侧与筒体固定连接,每个支撑块的另一侧与挡油筒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功能:1.料筒的高度比老式高的多,使得装料比以前多效率高。2.采用一定锥度,及非直筒型,脱模是不易损伤滤布,降低成本。3.模具采用立式油槽,使得不易刮伤滤布。4.避免了压榨液的飞溅,减少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榨机的结构领域,尤其是压榨机的压榨模具的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压榨机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筒体上设置至少四个流油孔2,这种 老式压榨机料筒或模具缺陷1.模具高度上有限制,不能太高,否则压制成功后无法搬动。 2.模具上下大小一样,脱模过程中容易损坏滤布。3.合模过程中如果手伸入不及时抽出容 易将手损伤,甚至致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损坏滤布并且安全性好的 压榨机模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压榨机模具,包括筒体,筒体上设置至少四个流油 ?L所述筒体呈锥台形,筒体的内周间隔固定连接若干根实心圆钢,各实心圆钢的轴向方向 与筒体的轴向方向平行;在筒体的外周套置挡油筒,在筒体与挡油筒之间设置至少四个支 撑块,每个支撑块的一侧与筒体固定连接,每个支撑块的另一侧与挡油筒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上设计,油从两个实心圆钢之间的缝隙中流入筒体上的流油孔,再 流从筒体与挡油筒之间流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功能1.料筒的高度比老式高的多,使得装 料比以前多效率高。2.采用一定锥度,及非直筒型,脱模是不易损伤滤布,降低成本。3.模 具采用立式油槽,使得不易刮伤滤布。4、避免了压榨液的飞溅,减少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3所示,为压榨机模具,包括上大下小的锥台形筒体1,筒体1上设置至少四 个流油孔2,筒体1的内周间隔固定连接若干根实心圆钢3,各实心圆钢3的轴向方向与筒 体1的轴向方向平行。在筒体1的外周套置挡油筒5,在筒体1与挡油筒5之间设置至少四 个支撑块4,每个支撑块4的一侧与筒体1焊接,每个支撑块4的另一侧与挡油筒5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榨机模具,包括筒体,筒体上设置至少四个流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呈锥台形,筒体的内周间隔固定连接若干根实心圆钢,各实心圆钢的轴向方向与筒体的轴向方向平行;在筒体的外周套置挡油筒,在筒体与挡油筒之间设置至少四个支撑块,每个支撑块的一侧与筒体固定连接,每个支撑块的另一侧与挡油筒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压榨机模具,包括筒体,筒体上设置至少四个流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呈锥台形,筒体的内周间隔固定连接若干根实心圆钢,各实心圆钢的轴向方向与筒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彪周正彪张竹来陈勇乔忠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