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具体是一种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创新也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电池就是使用新能源技术减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的新型汽车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使用性能,是实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因素。
2、现有的新能源电池大多不具备防护结构,电池在受到撞击后,极易导致内部零件损坏,出现温度失控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所述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包括:
3、盖板和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放置槽;
4、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安装于电池仓上;其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侧抗压板和顶角抗压板,所述侧抗压板设置有多组,所述侧抗压板上还转动安装有第二泄力杆,且第二泄力杆远离所述侧抗压板一端通过连接块滑动安装于电池仓上,所述连接块与第二泄力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电池仓上还安装于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且滑块与连接块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上还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位于滑块两侧,所述顶角抗压板通过第一泄力杆安装于相邻两组侧抗压板上,且侧抗压板上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三弹簧、铁块以及磁铁,所述第一导向杆一端安装于电池仓上,且第一导向杆为伸缩型结构,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上,所述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杆另一端,所述磁铁安装于侧抗压板内。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抗压板设置有四组。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角抗压板为四分之一圆环形结构。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池仓之间可拆卸连接,且盖板上还开设有通风窗。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仓上还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固定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通过电池仓和盖板的配合设置,能够实现对电池仓内电池的充分保护层,当侧抗压板受到外部冲击时,侧抗压板将按压第二泄力杆向两侧运动,在第二弹簧的弹性支撑作用下,能够实现对撞击的缓冲,从而达到防护目的,通过顶角抗压板的设置,能够减小撞击对电池仓拐角处的损伤,同时通过第一泄力杆与第一弹簧的配合设置,能够实现对冲击力的进一步缓冲,提高防护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防护组件的设置,避免了现有新能源电池大多不具备防护结构,电池在受到撞击后,极易导致内部零件损坏,出现温度失控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包括盖板和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放置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三弹簧、铁块以及磁铁,所述第一导向杆一端安装于电池仓上,且第一导向杆为伸缩型结构,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上,所述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杆另一端,所述磁铁安装于侧抗压板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抗压板设置有四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抗压板为四分之一圆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池仓之间可拆卸连接,且盖板上还开设有通风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上还安装有用于固定的固定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包括盖板和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放置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三弹簧、铁块以及磁铁,所述第一导向杆一端安装于电池仓上,且第一导向杆为伸缩型结构,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上,所述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杆另一端,所述磁铁安装于侧抗压板内。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蓝优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