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5301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1
本技术涉及揉捻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揉捻架,所述揉捻架的内部留有空腔,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转动板,所述第三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转动板,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与堵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第一转动板上的第一压板压着第二转动板向下旋转,第二转动板上的第二压板带动第三转动板向下旋转,第三转动板上的第三压板带动第四转动板向下旋转,从而使得揉捻盘在揉捻时保持水平状态,使茶叶被揉捻得更均匀,卸料时揉捻盘倾斜,使得下料速度更快,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工作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揉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1、揉捻是制茶工序中的一种,大部分茶叶制作过程都有这个工序,传统的白茶没有揉捻工序,但现在的新工艺白茶也加了轻柔这一工序;把经过杀青或萎凋变软的鲜叶用手工或机器揉成条形、针形、颗粒、片等要求的形状就叫揉捻。

2、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8318142u提供了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涉及揉捻设备
包括有基座、揉捻盘、三脚架、料桶、压盖、连接杆、卸料盖、旋转装置、气缸和电机,所述揉捻盘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揉捻盘上设置有3个旋转装置,所述三脚架通过3个旋转装置连接在揉捻盘上,所述电机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电机动力杆与任意一个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料桶和升降油缸设置在三脚架上,所述压盖通过连接杆连接在升降油缸动力杆上,所述压盖位于料桶上方,所述压盖与料桶互相配合,所述卸料盖一侧铰接在揉捻盘底部;本技术的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通过旋转装置调节料桶运动轨迹,达到揉捻老茶叶和嫩茶叶时可调节料桶揉捻轨迹的大小,再通过电机控制料桶运动的速度,使揉捻机便于各种茶叶的揉捻。

3、上述专利拥有便于各种茶叶的揉捻的效果,但是,该装置在揉捻茶叶时揉捻盘可能是倾斜的,可能不便于将茶叶揉捻均匀,另外该装置可能不便于对细碎的茶叶进行清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具有在揉捻茶叶时使揉捻盘保持水平从而使得揉捻更均匀、下料时开口更大、下料速度变快、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工作效能、清扫刷将茶叶碎屑清扫干净、实用性较强的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揉捻架,所述揉捻架的内部留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空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转动板,所述第三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转动板。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杆的数量为八个,滚轮的数量为四个,连接杆的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第三转动板、第四转动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第一转动板可以以水平杆为中心随滚轮转动。

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第一转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驱动第一气缸带动第一伸缩杆伸缩,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一弹簧移动,第一弹簧带动第一转动板随滚轮转动。

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三转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压板,所述第四转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压板。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将茶叶卸掉时,驱动第一气缸使第一转动板向下旋转,第一转动板上的第一压板压着第二转动板向下旋转,第二转动板上的第二压板带动第三转动板向下旋转,第三转动板上的第三压板带动第四转动板向下旋转,从而使得揉捻盘在揉捻时保持水平状态,使茶叶被揉捻得更均匀,卸料时揉捻盘倾斜,使得下料速度更快,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工作效能。

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堵块,所述堵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气缸。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堵块上下移动,从而将揉捻盘堵住或打开。

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与堵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驱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带动第二伸缩杆伸缩,第二伸缩杆带动堵块上下移动。

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揉捻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扫刷。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钩便于清扫刷的收纳,清扫刷将揉捻盘上的碎屑进行清扫,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通过支架、揉捻架、空腔、水平杆、滚轮、连接杆、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第三转动板、第四转动板、第一气缸、第一伸缩杆、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第四压板、堵块、第二气缸、第二伸缩杆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水平杆的数量为八个,滚轮的数量为四个,连接杆的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第三转动板、第四转动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第一转动板可以以水平杆为中心随滚轮转动,使用者驱动第一气缸带动第一伸缩杆伸缩,第一伸缩杆带动第一弹簧移动,第一弹簧带动第一转动板随滚轮转动,当使用者需要将茶叶卸掉时,驱动第一气缸使第一转动板向下旋转,第一转动板上的第一压板压着第二转动板向下旋转,第二转动板上的第二压板带动第三转动板向下旋转,第三转动板上的第三压板带动第四转动板向下旋转,从而使得揉捻盘在揉捻时保持水平状态,使茶叶被揉捻得更均匀,卸料时揉捻盘倾斜,使得下料速度更快,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工作效能,堵块上下移动,从而将揉捻盘堵住或打开,使用者驱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带动第二伸缩杆伸缩,第二伸缩杆带动堵块上下移动。

16、2、本技术,通过挂钩、清扫刷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挂钩便于清扫刷的收纳,清扫刷将揉捻盘上的碎屑进行清扫,提升了整体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揉捻架(2),所述揉捻架(2)的内部留有空腔(3),所述空腔(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杆(4),所述水平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滚轮(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贯穿空腔(3)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7),所述第一转动板(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板(8),所述第二转动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转动板(9),所述第三转动板(9)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转动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气缸(15),所述第一气缸(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6),所述第一伸缩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第一转动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7)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11),所述第二转动板(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12),所述第三转动板(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压板(13),所述第四转动板(10)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压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堵块(17),所述堵块(1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气缸(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9),所述第二伸缩杆(19)的顶端与堵块(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架(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钩(20),所述挂钩(20)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扫刷(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揉捻架(2),所述揉捻架(2)的内部留有空腔(3),所述空腔(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杆(4),所述水平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5),所述滚轮(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贯穿空腔(3)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7),所述第一转动板(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板(8),所述第二转动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转动板(9),所述第三转动板(9)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转动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料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7)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气缸(15),所述第一气缸(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6),所述第一伸缩杆(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第一转动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于学孔凡明唐前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